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我国成功自主研发出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可谓是突飞猛进、扭转过往被人卡脖子的屈辱历史,其中盾构机制造技术更是凝聚了无数科学家们20年的心血和汗水。

可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盾构机这项价值连城的创新科技,在国际市场上的出口价格却只是国外产品的十分之一这是贱卖还是采取了某种策略?又是出于何种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息来源:环球网·科技日报,2023-08-18,关于“掘进,一路向前——中国盾构机走向世界始末”的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产盾构机的萌芽与自主创新

想要发展,交通更定是要先行的,于是在上个世纪我国很多地方都开始修路和挖隧道,但是当时我国的修建方式用的还比较老套,在挖山打通隧道时,需要先进科技机器的帮助。

因为当时仅有几个国家才能生产盾构机,考虑之下,我们选择了德国企业生产的,结果对方给出了一台收费3.5亿的报价,这还是仅仅是机器的价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让我们研究,也不让我们去修理,必须由他们来,但是机器出了问题,对方就开始狮子大张口,修理费一天就要600美金,还要再给他们报销其他的费用。

结果我们花了钱,还要被对方防备。因为修理的过程是保密的,很害怕被我们学会了,可惜的是技术在他们手里,我们只能听他们的安排,即使这样很屈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这些经历,点燃了中铁隧道集团工程师们自主攻关的斗志,研发属于我们自己的盾构机,这才是出路。

但是这段过程有多难,没有具体的资料,就在相关的资料一点点查询;再进行比对,让上万的小零件能够组装在一起开始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是在2004年,我们有了自己的第一台盾构机,打破了外来盾构机的垄断;又在4年后研发出来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复合土压平衡盾构机“中国中铁1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台机器在天津地铁修建中大显身手,成功使用,还获得了国家级奖项,同一年“进越号”则是在上海地铁里大显神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国外技术封锁的重重阻力下,中国工程师们孜孜不倦地钻研,终于凭借坚定的决心和顽强拼搏,让国产盾构机首次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息来源:湖南日报,2024-05-24,关于“占全球市场七成!“工程机械之王”的逆袭之路”的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产盾构机走向世界

研制成功后,国产盾构机很快就面临了一个全新的挑战:如何在国际市场上生存和发展?一开始,国内外很多人对这款后来者存有质疑,可就在怀疑声此起彼伏时,国产盾构机已经悄然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

因为中国采取了一种“低价”的竞争策略,卖得价格非常低,最便宜的仅需2000多万,复杂一点的价格要昂贵一些,要5000多万。与此同时,国外同类产品的价格至少上亿元,国产盾构机价格仅是他们的十分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低价”的做法让中国产的盾构机很有优势,毕竟对于有些国家来说,花上亿购买装备还是很困难的,几千万的价格更有性价比。

2012年,马来西亚成为我们的一个客户,接着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前来咨询和购买;2年后我们就出口不下于5000台的盾构机到世界各地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正是凭借这一“价低者得天下”的策略,中国盾构机才得以如飞鸟般迅速占领了国际市场。根据统计,短短数年,国产盾构机已抢走了全球70%的市场份额,成为行业“霸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为什么能做到如此低价?这确实与中国制造业的一些独特优势分不开。国产盾构机的零件我们可以自产自用,不需要进口,成本上就很有优势,还很节约时间,同时我们的人力成本相比下也更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让盾构机的成本降低不少,价格低的同时还能保证好的质量,何愁不好卖?当然定价低也不是没有风险,但中国企业采取低价策略,更多还是出于无奈之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息来源:人民资讯,2021-05-26 ,关于“7亿一台?国外恶意哄抬盾构机价格,中国重拳出击打脸西方众国!”的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价低者得天下”

长期以来,中国在高科技领域被国外企业垄断定价权,只能被动“忍辱负重”。要想改变这一现状,不仅要自主研发,还要打开国际市场。

一旦占领了市场,获得了用户的认可,未来再提高产品溢价能力,获取应有的定价话语权,也就指日可待了。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企业“低价但不损利”的策略,其实是一种精心部署、运筹帷幄的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短期来看,或许会有些许牺牲,但从长远和全局出发思考,这一策略所凝聚的发展动力,必将为中国制造的崛起插上腾飞的翅膀。然而长期执行下去,也难免会存在一些潜在隐患。

所以说未来我们必须尽快摆脱低价的桎梏,这就要持续加大科研投入,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新的突破,从根本上提高产品附加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重品牌塑造,让中国制造真正树立起良好的口碑形象,赢得消费者对我们产品的信任和认同。人才也同样的重要,补足人力资源短板,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智力动力。

只有做到这一切,我们才能彻底扭转被动局面,真正掌握话语权和定价权,实现从“价低者得天下“到“物超所值“的华丽转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曾经的被动被宰割,我们如今已主动掌控自己的命运。虽然目前还在“低价“的钳制下,但只要继续坚持自主创新,保持战略定力,终有一天必将华丽绽放,实现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华丽转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正是中国发展的伟大进步,值得我们每个人为之骄傲和自豪。未来,我们定将以更加坦荡、昂扬的姿态,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出中国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10-10,关于“人民日报海外版:国产盾构逆袭之路:已连续三年产销量世界第一”的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国外先进技术的长期压制,我们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而是秉持“自力更生“的决心,全力以赴突破重重技术壁垒,如今自主创新的硕果终于让世人看到了中国制造的硬实力。

未来,我们将在创新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不断突破自我、超越对手。作为全球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中国正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