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毛主席差点被校长开除,而这位校长,则被毛主席轰下了台。

当年坚持要开除毛主席的,就是湖南第一师范的校长——张干。

1914年,张干被任命为校长,新官上任三把火,而这把火直接烧到了毛主席头上。

两人只因为一封信,便在学校里成了死对头。为此,毛主席带着学生“炮轰”校长,而张干也决定,将毛主席在内的17个学生赶出学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新中国成立之时,张干和毛主席依旧水火不容。

张干和毛主席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当年那封信件里,到底隐藏着什么信息?

点个关注,一起揭开毛主席和校长之间的矛盾。

10块钱引发的矛盾

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时的毛主席已经是我国领导人,而当年想要开除他的校长,却已经沦落成贫农。

两人仅仅因为一次矛盾,竟然相隔34年都没有再联系。

而要说起这个矛盾,其实也只是由10块钱引起的。

时间回到1914年,这一年毛主席20岁,他考到了湖南省公立第四师范,这所学校的校长并不是张干,但就在毛主席入学半年后,第四师范便和第一师范合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合影

这样一来,毛主席便搬到了第一师范里。

担任第一师范校长的,正是老教师张干。

张干出生在1884年,他曾是清政府时期的举人,中华民国成立后,他出于对教育的热爱,几经辗转,最后被安排在了第一师范里任教。

张干这人十分严谨,对待老师他也很有一套,在张干任职期间,他对老师的要求是:

学有专长,诚履笃实,堪为师表。

在对学生方面,张干也慧眼识珠,当毛主席入学后没多久,他就注意到了这个聪慧的学生。

尤其是在得知毛主席是第四师范的第一名后,张干对他更为喜爱。

不光是张干,学校里许多老师都很欣赏毛主席,尤其是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

可以说,在1915年之前,毛主席和张干的关系还十分融洽,但偏偏就在1915年,张干做了这样一件事,从此二人便彻底产生隔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干和学生

1915年6月,张干宣布了一个消息,那就是每位学生每学期都要上缴10元学杂费。

消息一经发生,许多学生都心存不满。

这所学校自创办以来,打的就是免除膳食和学杂费的名头,正是因为这一点,不少穷人家的孩子才纷纷进入学校就读。

之前不收钱,如今却突然收取学费,更何况,10块钱在当时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因此,这些学生才怨声载道。

当然,如果只是这10块钱,那还掀不起风浪,但时间一久,不少学生便打听到了一些小道消息:

这10块钱并不是拿给学校的,而是拿给当地政府的!

意识到这点后,学生们纷纷起来反抗,在他们看来,张干就是压榨学生,以此来讨好领导。

为了抵抗张干,学生们联合起来,他们写了一份《驱张宣言》,宣言里只有8个字:

不忠,不孝,不仁,不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和家人

很明显,这8个字的分量不是很重,因此毛主席看完之后,仍觉得没有写清重点。

要想捍卫穷孩子的利益,他们必须找到更为有用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击垮张干,他们的学杂费才能避免。

虽说毛主席家境不错,但他的心思全是帮助这些孩子翻身。为此,他不得不亲自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可比《驱张宣言》来得猛烈得多,开头直接就是16个大字:

对上逢迎,对下专横,办学无方,贻误青年。

毛主席心里清楚,他们只有坚决表态,这场学杂费纷争才能平息,因此他一纸宣言,直接递交到了教育署里。

在学校内部,毛主席更是带领一群学生起来呐喊,随着学生队伍逐渐壮大,他们的口号直接变成了:

张干一日不出校,我们一日不上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合影

由于事态演变过于严重,湖南政府不得不出面摆平此事。

而这次的摆平结果,将直接导致毛主席和张干形同陌路。

再次犯错,火上浇油

1915年,只因一封信,毛主席的校长便扬言:开除毛润之!

当时毛主席的宣言被传到了政府里,为了给学生们一个交代,他们开始彻查校长张干。

一边是学生的抵抗,一边是上级的调查,这个传统的老教师终于忍无可忍。

一开始收取10块钱学费,其实这并不是他的主意,当时政府财政吃紧,为了缓解财政压力,政府不得不对张干提出了学费要求。

这边张干领了上级的命令,可学校里的学生却毫不知情。可以说,张干完全是吃了哑巴亏,再加上带头反抗的,竟然是他最喜欢的学生,这让张干当场暴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年毛主席

为了惩治这些学生,张干连夜召集老师们开会,张干打算将毛主席在内的17个学生开除。

但开会的老师里,有不少人都很欣赏毛主席,尤其是杨昌济,他极力劝阻张干,在众人的阻拦下,即便是张干坚持要开除,但最后他还是无法撵走毛主席等人。

会议进行到最后,在其他老师的阻拦下,毛主席最终被记上了一次大过。

事情还没完,听到毛主席带领学生反抗,反而被记过后,这些学生的反抗情绪更加高涨,他们已经不满足在校园里抗议,甚至到后来他们还想到街道上去游行。

眼看事情一发不可收拾,政府不得不出面表态,而他们的这番表态,主要是为了维护政府的颜面,于是他们将张干调离了第一师范。

张干被轰下台,毛主席被记上大过,这对师生仅仅因为一次矛盾,便彻底形同陌路。

从张干下台开始,毛主席便没有再和这位老师联系过,直到1945年发生了这件事。

当然,这件事也根本不是什么好事,张干事后回想起来,当场便捶胸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