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中国人民大学宣布退出世界大学排名,对于这件事,我只想说,干得漂亮。

其实这并不是第一个宣布退出排名的大学了,兰州大学、南京大学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宣布退出大学排名。

南京大学在相关文件中还说,以后办学会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科技前沿,强化注重内涵建设促进质量提升,增强科学自信。

为什么说他们退出排名,我们要拍手叫好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国际大学排名的真相。

国际大学排名,顾名思义就是对各个国家的学校进行一个统一的排名,干这一行最顶尖的有六个机构,他们分别是:

英国QS世界大学排名、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英国自然指数排名、美国U.S.News世界大学排名、美国基本科学指标排名以及中国的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等。

这六个机构排名的方式不一样,所以说他们所排序出来的榜单也不一样,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歧视非英语国家。

我们拿德国来举例,在前几年一些机构的排名中,前三十名的大学,竟然没有一个是德国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国最出名的就是严谨,我们听过去美国大学混毕业证的,去加拿大大学混毕业证的,但是没有听过来德国大学混毕业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德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数量也远远超过美国、英国等国家,你说这样的国家大学排名靠后,这根本不符合逻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说,这个所谓的国际大学排名,并没有想象中的这么公正,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地不公平。

第二,他们排名的标准是什么?

虽然说他们在排名方面有些不公平,但不能否认的是,他们的排名在国际上,是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的。

外国人想要去一个国家留学,首先要看的就是这个排名榜单;外企招聘员工的时候,有时也会参考这个榜单。

那么到底那个学校好,他们又好在哪里?这是困扰我们的一个大问题。

甚至北京还颁布过一些政策,国际大学排名靠前的学校,可以直接办理引进人才,特殊的还可以直接办理落户。

也就是说,只要你的学校在国际大学中排名靠前,并且你的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再满足一些特殊条件,那么你就可以直接拿到北京户口,这是多少人努力了一辈子都得不到的东西。

也可以说,这个排名影响了学校学生的未来,以及未来教师的招聘和社会资源的再分配,这么大的影响力,我们很多高校都是挤破脑袋也要留下一笔。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句话同样适用,负责排名的人既然是人类,那么他就有一定的弱点,这也正是我们所擅长的。

比如某个排名机构的中国总监是一个中国人,每到排名的时候,各大高校就会争相邀请他,通过各种方式留下好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有了一定的东西,这个排名自然也就不怎么公正了。

这还是最简单的,很多机构判定排名的标准,竟然是国内学生和国际学生之间的一个比率。

说简单一点,就是看你们学校的留学生多不多,如果留学生多的话,那么排名自然就会靠前,如果留学生少,那么排名就往后挪挪。

就是因为这一个指标,各个大学都开始想方设法招收留学生,这也是现在留学生乱象的原因之一。

但是你使尽浑身力气,也只能吸引来黑人,白人是瞧不起这样学校的,所以我们在各大高校看到的黑人比较多,白人寥寥无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黑人可是学校的宝贝,关系到学校的排名,自然就需要好吃好喝地供养着,这也就有了留学生独立宿舍之类的特权。

一些学习比较好的黑人留学生,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也是要看排名的,所以一些学习、品行比较差的学生,自然就来到了一般的院校。

第三,必须戒毒

一切向指标看准,忘了教书育人的标准,这件事自然也就成了毒药。

中山大学的原副校长徐俊忠也说过一句话:

大学排名可能是一剂毒药,让一切回归正常,让大学多一点宁静,只有这样,真正原创的东西,才有可能源源不断,一流大学干事情,二流大学数文章。事实大概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所谓的排名,无法给我们带来任何的好处,只能说扰乱我们的学术环境,让真正搞科研的人没有容身之地。

这样吸引来的人才,也根本不是真正的人才,最后糊弄来糊弄去,只是糊弄了自己,真正的人才反而在国外看我们的笑话。

就像是上面说到的,一些学校想要拿到更高的排名,就必然要干一些见不得人的事,否则你的排名就一直在后面。

长此以往,我们的教育和文化就没有了什么希望,最后我们的教育被殖民化,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换国计划。

所以说这次中国人民大学当天下为先,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是一个非常英勇的举动。

这样的排名我们的学校可以拿来做参考,但是决不能奉为圭臬,真正独立自主的学校,应该积极地交流,提高自己学校的实力,而不是拿一个指标来办学。

中国的大学,没必要和那些外国相争,先办好自己,名声自然就上来了。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