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如何在有限的教育资源条件下,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将养成教育和劳动教育作为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以赠予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生礼物”。6月12日,2024全国主流媒体河南教育行大型融媒采访团一行走进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升达”)进行实地探访。

鲜明的升达文化——养成教育

升达自建校以来,坚持每天早上6点30分升国旗,每天都有数千名师生统一着装参加升国旗仪式,至今从未间断过。这种隆重的升旗仪式,在新生军训、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上都会举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坚持每日升国旗(资料图)

除了坚持每日升国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每天还要开展“秩序礼仪竞赛、文明宿舍竞赛、学生整洁竞赛”,每学期开展“文明礼貌月”“好学月”“诚信自立自强月”“感恩周”等养成教育活动。大一学生一入校,学校就要求学生认真学习与背诵校训和治校格言,学校还专门以二十四孝图为内容修建了一条孝道文化长廊,每学期都会组织学生参观学习。校党委学生工作部负责人表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大学教育教学之中的做法,不仅加强了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也增强了学生们的家国情怀。

擦亮劳动育人工程名片

近年来,国内高校普遍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劳动、学会劳动、认可劳动、热爱劳动。作为劳动教育的率先践行者,升达学院从建校伊始即实施“劳动育人工程”,主旨为培养学生热心公益、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等,并把劳动育人列为教学计划,作为学生的必修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荣誉董事长王淑芳深入现场指导学生开展劳动教育(资料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劳动教育现场(资料图)

一年级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在辅导员和一名高年级学生带领、指导下,每天早晨或下午劳动半小时,清扫校园固定区域的卫生,修期一年,学年末考核通过获得学分。除以上基本劳动外,学院还在二、三、四年级开展由全体学生参加的团体劳动和由部分学生参加的工读劳动。团体劳动为义务劳动,工读劳动为勤工助学性质的有偿劳动。基本劳动、团体劳动和工读劳动的深度契合,实现了劳动育人工程的有序衔接和传递。

多年来,劳动育人工程的开展不仅收到了明显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和广泛赞誉,也得到了学生家长的广泛赞同,他们认为学院为孩子补上了人生最重要、最缺失的一课。劳动育人造就了学生的优秀品质,受到了用人单位普遍好评,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较高水平。

发挥文化传播主阵地作用

文化育人工程的持续推进离不开对思政课的深化改革,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积极探索实践育人的新途径,不断深化思政课教育教学模式,强化思政课教学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课程思政教学比赛(资料图)

每学期定期组织开展专家学者热点报告会、师生面对面交流会、党建和思政知识竞赛、论文大赛、思想问卷调查、主题电影欣赏、观摩教学……学校不断完善“一会一交流”“一赛一调查”“一影一观摩”的思政课创新实践教育机制。

据了解,“思政课活动周”是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的又一特色。为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强震动和高频率,学校每个学期都会围绕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社会热点等来选定主题,开展为期一周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问卷调查、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问卷调查、“思政课”知识竞赛,邀请专家学者就热点问题作报告、进行师生面对面思想交流等形式,学生真正能够将思想政治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谭敏)

作者: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