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恢复道路后的群力大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恢复道路后的哈药路。

□文/摄 本报记者 邢汉夫

地铁建设过程中,地上施工围挡占用部分路面的情况在所难免。随着哈尔滨地铁3号线西北半环建设进入收官冲刺阶段,如何快速“还路于民”“还绿于民”,最大限度消除施工对市民生活的影响,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成为广受关注的话题。连日来,记者走访哈尔滨地铁3号线上海街站、河松街站、丁香公园站等多个施工现场,探寻地铁建设背后的故事。

提前45天 恢复4条主路交通

近日,记者在友谊路报业大厦门前路段看到,伴随哈尔滨地铁3号线上海街围挡和警戒线的拆除,平整的柏油马路和崭新的交通警示线映入眼帘,友谊路主干线全面恢复通车,现场车流顺畅。

“这些看似细微变化的背后,哈尔滨地铁集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确保上海街工地及时回填和早日‘还路于民’,施工单位从去年冬天开始就在外部租用场地储存了2万立方米土方。今年2月,这些土方被提前运至工地,3月份开始回填路面,5月份进行路面浇筑和沥青铺装。”哈尔滨地铁集团建设分公司副经理陈培军告诉记者,道路恢复期间,集团成立专项小组,统筹安排参建单位编制施工计划,24小时盯控,加速推进道路恢复。

随后,记者来到丁香公园站附近的群力大道,该路段地铁围挡拆除后,目前,主路交通已恢复。

陈培军介绍,本着完工一处恢复一处、第一时间“还路于民”的原则,地铁集团在抢抓工程建设的同时,根据工程进度,适时启动拆除围挡工作,今年已还建道路1.5万余平方米,其中,恢复车行道7000余平方米、人行道8000余平方米。今年已经恢复的群力大道、康安路、哈药路及友谊路4条主路交通,比原计划提前45天。

出站见景 提升百姓“微幸福”

“还路于民”的同时,还要“还绿于民”。出地铁站即入景,转角遇见绿、抬头可见蓝,这样的情景已经成为现实。

近日,记者来到地铁人民广场站附近的友谊公园,平整的步道、错落有致的灌木,绿意融融,随着哈尔滨地铁3号线施工围挡陆续拆除,哈市对拆除区域相继实施了环境综合提升改造,通过补种绿植、景观小品等方式,让乘客出站就能赏景。

“我每天上下班都会经过这个站点,去年这周边还都是施工围挡,现在围挡拆除后,这里经过提升改造变成了小公园。走出地铁站满眼都是绿色,心情也格外好。”市民刘女士笑着说。

“地铁施工围挡拆除后,我们在人民广场地铁站周边和友谊公园的园林绿化恢复上下足了功夫。结合友谊路提档升级和友谊公园特色景观,地铁集团与相关部门重新规划了友谊公园的园林绿化、道路铺装、景观小品等,对公园进行了全面提档升级。”陈培军表示,经过改造,恢复绿化面积2200余平方米,并种植紫叶李、紫丁香、榆树梅、水曲柳、樟子松等植被,对道路进行了大理石铺装。

在丁香公园地铁站,随着地铁施工围挡拆除后,哈尔滨地铁在该区域新补植了绿树,现场一派绿意盎然的景象。

“在丁香公园和河山街地铁站的园林绿化工程恢复上,地铁集团充分结合丁香公园园林绿化及群力大道、康安路景观带的实际特点,积极与各级政府、园林部门以及产权单位深入沟通,充分征求意见和建议,共同研究制定了‘绿色景观带实施方案’。”陈培军说,目前,丁香公园站和河山街站两大片区的园林绿化已全部完成,共种植紫丁香、山杏、榆叶梅、海棠、樟子松、水曲柳等植被1000余株。其中,丁香公园站道路中央恢复了绿色景观带,总面积7950余平方米,道路两侧种植了240棵行道树;河山街站恢复绿化带总面积达到3150平方米,为市民打造了一个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生态环境。

14次导改 最大限度保障道路畅通

在地铁3号线二期工程西北半环建设过程中,道里区友谊路沿线兆麟公园站、友谊宫站、人民广场站、上海街站四座车站的进展尤为引人注意。这一地段作为哈市重要交通通道,连接着群力新区、机场路、江北等重要区域,每天有数万台车辆在这里通过。

哈尔滨地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保障地铁施工顺利进行,同时减轻友谊路地段的交通压力,哈尔滨地铁集团配合市交管局、市交通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等部门,反复研究施工方案。地铁集团组织多家施工单位,在地铁车站施工进场前,提前打通了安顺街、爱园路、河江街、河梁街、爱湖路5条道路,同时对上海街-爱建路、上海街-安隆街、河润街-达道街等10处交通道口进行了渠化改造。这些措施极大提升了友谊路地段的通行能力,有效缓解了拥堵问题。

上海街地铁站作为地铁3号线西北半环的重要站点,其主体围护结构长达470米,是西北半环主体施工中围挡最长的车站。

“在上海街地铁站的主体及附属结构施工中,地铁建设者精心策划并实施了多达14次的交通导改。在交通导改过程中,通过采取‘倒边作业’的方式,在上海街站将施工围挡缩小到极限。”陈培军告诉记者。

记者走访中了解到,哈尔滨地铁3号线西北半环工程是3号线环线最后的“一块拼图”,今年年底,西北半环全线通车后,哈尔滨将形成“十字+环线”地铁网络,届时将对促进区域间经济发展、拉动就业、缓解交通压力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