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2月的清晨,毛主席刚刚从沉睡中醒来,洗漱完毕后,他拿起早报准备浏览当日的新闻。然而,今天的早报却让他的心情异常沉重,那些文字仿佛在眼前晃动,无法平息内心的波澜。正当他倒了一杯热水准备喝时,门口突然传来了急促的敲门声。

毛主席皱了皱眉,他感觉这敲门声似乎预示着什么。他放下手中的报纸和热水,沉声说:“请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话音刚落,毛主席就见到彭德怀满头大汗地疾步走来。他见到毛主席后,向来挺直的腰杆缓缓弯了下去。他哽咽地说:“毛主席,我向你负荆请罪,我有负你所托,是我没有把岸英照顾好……。”

毛主席心头一惊,直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慌乱下水杯也被碰倒了。“岸英他,他怎么了?”毛主席声音颤抖的问。

彭德怀慌了,他突然反应过来,周总理还没告诉毛主席这个消息,他可能是怕毛主席伤心,但是今天自己的作为是直接让毛主席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得知了这个噩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德怀嘴巴嗫嚅了几下,始终没有发出声音。毛主席又问了一句:“老彭,你说岸英他怎么了?”

彭德怀只好硬着头皮说:“毛主席,敌机轰炸了司令总部,岸英没有及时跑出来,他,牺牲了……”

“别说了,别说了,你走吧,你先出去吧。”毛主席急急地将彭德怀地话打断,彭德怀还想张口:“主席……”

“老彭,莫要讲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岸英牺牲了,毛主席的大儿子牺牲在了异国他乡。事后,也曾有人问过毛主席,毛岸英的死是否怪彭德怀,但毛主席的回答却出人意料。

毛主席是如何回答的?毛岸英又是怎么牺牲的?

毛岸英的坎坷一生

1922年的一个秋天,毛岸英诞生在湖南长沙。当时是毛主席最为艰难的时候,为了不拖累毛主席,毛岸英的母亲杨开慧带着毛岸英回到了长沙板仓老家。

但是谁都没想到,当时的湖南军阀竟然是那样的丧心病狂。毛主席领导了秋收起义,得罪了湖南军阀何键,何键在抓不到毛主席的情况下,刨开了毛氏祖坟,还抓捕了杨开慧及毛岸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在毛岸英的面前,对杨开慧严刑拷打,没有一个孩子能看到母亲在自己面前被打的面目全非而无动于衷。这一画面给毛岸英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

那天,毛岸英看着母亲被敌人拖走,听着母亲的惨叫声,他的心像被撕裂一样痛苦。他的眼泪不停地流淌,却无法减轻内心的痛苦。他感到无助和绝望。毛岸英目睹了母亲的苦难,这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0年11月,杨开慧英勇就义。毛岸英记住了杨开慧宁死不屈的刚强品格,杨开慧告诉毛岸英,为了国家、为了革命、为了百姓,宁死无悔。这一人生信念被深深地镌刻在毛岸英的脑海中,虽然这一信念是以母亲的鲜血和生命为代价。

1930年12月,毛岸英被营救出狱,随即就遭到了敌人的追杀。为了保住毛岸英及其两个弟弟的性命,党组织将他们安排到上海的大同幼稚园,由上海的一个名为董健吾的牧师照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董牧师的妻子是一个极度吝啬的人,她对三个孩子的生活条件极为苛刻。她经常给孩子们吃剩饭剩菜,甚至用粗鲁的语言辱骂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下,毛岸英和毛岸青两兄弟感到了无法言喻的苦楚。

当最小的弟弟毛岸龙不幸去世后,两兄弟再也无法忍受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他们毅然离开了董牧师的家,踏上了上海的街头,开始了流浪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上海的街头巷尾,毛岸英和毛岸青尝试了各种能生存的方式。他们卖过报纸,挑过沉重的担子,捡过垃圾,甚至拾过煤渣。除了乞讨,他们的母亲曾经告诉他们,人生最为腐败糜烂的生存方式就是不劳而获,那是一种没有尊严的生存方式,因此就算再艰难,他们也没有放弃尊严,跪地乞讨过。

在流浪的日子里,他们经历了无数的艰辛和苦难。他们生病过,挨饿过,甚至遭受过毒打。但他们始终坚信父亲会来找他们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6年,党组织终于找到了这两位饱经生活磨砺的年轻人。毛岸英和毛岸青原本以为,这次被找到后,他们就可以见到父亲了,再也不用在异地他乡奔波流浪了。然而,他们并没有想到的是,由于国内情况复杂,他们被直接送到了苏联。

在苏联的日子里,毛岸英和毛岸青开始了新的生活和学习。直到1946年他才回到中国,见到了毛主席,这是他们父子分开19年后的首次会面

毛主席当时大病初愈,但还是坚持在机场接毛岸英,甚至破天荒地在家做了六个菜,请了彭德怀、周恩来等老战友,将毛岸英介绍给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天以后,毛主席就让毛岸英脱下苏式制服,换上老式棉衣棉裤,和大家一块吃大锅菜,一块吃黑窝头,并让他跟着范吴满劳模学农活。后来,毛主席还将毛岸英派到解放区参加土改,到工厂当工人,去基层当翻译员。

毛主席知道毛岸英并不熟悉国内事务,因此,毛主席才想让毛岸英下基层,只有干过基层工作,毛岸英才能知道劳动人民地辛苦,才能切身实地的为劳动人民着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岸英牺牲

1950年10月,在知道朝鲜战争爆发,毛主席准备派出志愿军支援朝鲜的时候,毛岸英主动报了名,成为志愿军报名名单上的第一个人

当时的毛岸英刚刚与刘思齐结婚不久,但是知道情况的险峻,毛岸英只能瞒下刘思齐独自坐上了飞往朝鲜的飞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岸英于1950年10月19日晚抵达朝鲜,并于10月25日参加了志愿军的首战。毛岸英在志愿军司令部担任俄语口译员和机要秘书一职。除了彭德怀等少数人知道毛岸英的真实身份以外,其余人都不知道他是毛岸英,其他人对他的印象都是平易近人,朴实能干,风趣幽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月25日11点钟,四家敌机从司令总部上空飞过,原本大家只以为是普通的侦察机,岂料,那四家敌机又掉头飞回司令部上空,开始投掷汽油弹。

彭德怀一声令下,让所有人迅速从房子里跑出来,一开始所有人确实都已经跑出来了,但毛岸英想起来自己负责的地图还在房间内,那个地方地形复杂,地图仅此一张,少了这张地图就会给后续作战带来极大的麻烦。

随即,毛岸英冲了进去,想尽快抢出地图,但是即将跑到门口的时候,,房屋突然塌了,熊熊大火立即将其吞没,毛岸英就此牺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得知毛岸英没有跑出来后,彭德怀十分着急,立即召集队伍展开营救,最终大火扑灭后,人们在废墟中找到了毛岸英的遗体。

彭德怀眼泪当时就要下来了,他没有想到这样活生生的一个小伙子,昨天还在跟自己研究地图,今天就走了,他没办法跟毛主席交代阿。

那日晚上,彭德怀就给刘少奇和朱德发了电报,将毛岸英牺牲的事情告知了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少奇等人也十分错愕、震惊,由于当时毛主席的身体不好,他们找到周总理,几人商量一番后决定先将事情瞒下来,而后再徐徐将这个消息告诉毛主席。

但这个机会他们始终没有找到,他们谁都不忍心告诉毛主席这个噩耗。直到几个月后,彭德怀回到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德怀回到北京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见了毛主席。听完彭德怀讲的来龙去脉后,毛主席伤心难过之余,还安慰彭德怀说:“老彭,打仗自古以来就是要死人的,其他人的儿子能牺牲,我的儿子也能牺牲,这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毛主席对于儿子的牺牲当然是心痛的,但再心痛岸英也回不来了,其他千百万牺牲的战士也回不来了……

到了晚上,毛主席始终无法入眠,他拿起笔在纸上写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是毛主席对于毛岸英身后事的回应。最终,毛岸英被安葬在朝鲜首都平壤附近的一个公墓里,与数千万名牺牲的战士为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毛主席的朋友周士钊问过毛主席,岸英的牺牲责任在谁?

毛主席听到这句话皱起了眉毛,说:“岸英的死,归根究底在于美帝国的野心,他是为了保卫国家,为了朝鲜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他是我毛泽东的孩子,他就应该上战场,彭德怀没有任何问题。”

毛主席的这番话,充满了力量和决心,他将儿子的牺牲归咎于美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没有责备任何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士钊被毛主席的话语深深打动,他深切理解毛主席对儿子的深情厚意,以及他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与担当。他举杯向毛主席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无声地表达了自己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尽管毛岸英的生命短暂,但却留下了无数辉煌的功绩和坚定的信念。他的事迹将永载史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努力拼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