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刘亦凡)6月12日,首届京津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论坛启动仪式暨“05后大学生精准画像赋能高质量思政”研讨会在北京交通大学举行。该活动由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主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主任王稼琼表示,今年正值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十周年,高校作为推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主力军,在“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北交大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积极融入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努力当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锋队和排头兵。思政中心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和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在各兄弟高校的支持下,坚持服务教育两委思政工作大局,服务首都高校思政工作实践,取得了显著成绩。今后,学校将坚持立足北京、服务京津冀,锚定高水平研究平台的职能定位,进一步加强思政中心建设,努力为高校思政工作贡献更大力量。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达品指出,促进京津冀高校思政工作的协同发展,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指示精神的内在要求,又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和思政工作重要指示批示要求的重要举措。他对京津冀高校思政工作创新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聚焦难点,加强共研共商。希望三地定期举办学术论坛,共同攻关解决难题,推动思政工作理论和实践创新。二是要突出优势,加强资源共享。用好“大思政课”资源汇聚优势,发挥数字科技优势,多打造沉浸式教学场景。三是要抓住关键,助力队伍成长。要不断壮大专家队伍,凝聚思政工作骨干力量,举办高水平学术研讨和科研培训活动,为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和专家化成长创造更多条件、搭建更多平台。

专家主旨报告环节,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于成文、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蚌珠、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润枝、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李朝阳、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柴勇,分别从如何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如何把握思想热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发挥行业优势精准做好思政工作、如何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等方面,分享了自身以精准思维推动高校思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思考。

在同日举行的“05后大学生精准画像赋能高质量思政”研讨会上,与会人员围绕如何精准把握05后大学生特点,高质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讲深讲透讲活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交流讨论。

作者:刘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