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

6月13日晚,中共达州市委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中国共产党达州市第五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相关情况。

当天召开的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达州市委关于以“四大”资源开发利用为着力重点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旨在破解达州的天然气、锂钾、能源、森林“四大资源”开发利用关键难题,加速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胜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共达州市委新闻发布会现场。(中共达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接下来,达州具体将如何行动呢?本次封面圆桌会,将通过部分市级部门和重点产业园区“一把手”的谋划来寻找答案。

圆桌嘉宾

达州市能源产业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 刘小流

达州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 任龙

达州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国洲

达州市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 肖启文

达州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邓涛

达州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张顺超

达州东部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董代春

关键词:能源产业发展布局

达州资源得天独厚,在天然气方面探明储量7200亿立方米,远景储量达到3.8万亿立方米,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气都;同时,拥有全国第一个海相锂钾资源矿,钾盐储量达到了7.1亿吨;未来三年内,达州电力装机容量将达到610万千瓦。

刘小流认为,这样的资源,为达州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源头活水。

他表示,作为全市能源和化工产业的职能部门,能源产业发展局接下来将努力推进央企、国企、民企联动,加大投资力度,促进增储上产,确保天然气、钾肥、清洁电力三大基地的建设蹄疾步稳,落地见效。

同时,将紧扣资源绘制产业图谱,做好建链强链延链补链的大文章,推动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四链并进,助力龙头企业顶天立地,传统企业改天换地,新兴企业开天辟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着力构建人才招聘、投资管理、联合创业的好局面。

达州东部经开区是达州工业发展主战场、科技创新主阵地、制造强市主引擎。董代春介绍,园区将抢先布局氢能源、半导体等产业新赛道,打造高端导电炭黑生产示范基地。同时,加快布局能源产供储销产业链,培育发展钠电、锂电、钒电等新型产业,谋划好、建设好、运营好万达开新型储能产业园,打造新型钠电储能示范基地。

关键词:森林资源开发利用

达州森林资源富集,全市森林面积达1134.14万亩,森林蓄积量超4744万立方米,承担着守护嘉陵江、汉江上游生态安全的重任,孕育着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潜力。

“本次全会再次就森林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作出了系统部署,提出了更高要求。”任龙表示,全市林业系统将坚持建设“天府森林四库”先行市、丘陵山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示范地既定目标,突出“林、文、旅、业、安”五大融合,以区域布局、产业规划、园区创建、试点示范等全方位多维度规划好发展蓝图。

接下来,他们将围绕生态修复、林木种植、林下经济、以竹代塑等多领域研究构建新业态,建设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积极创建林木加工、林产品供给、碳汇交易示范园区。

高效率推动探索创新,也是全市林业系统下一步的重点工作。任龙介绍,他们将优化“市统筹、县实施”工作机制,开展碳汇和林权交易试点,探索生态价值转换机制;聚焦助农增收,探索社会资本、国有企业、乡村集体组织、山区林农四方利益联结机制,试点开展森林“四库”“百千万”示范工程,打造丘陵山区乡村产业振兴绿色样板。

关键词: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以科技创新引领资源高端化开发利用,成为达州多位市级部门“一把手”的共识。

刘小流表示,他们下一步将携手院士团队,联手大院大师,牵手川渝高校,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不断厚植和彰显新质生产力的底色。

任龙也表示,全市林业系统下一步将强化引才引智,全力开展种苗科技攻关和林木良种培育,加大林木、林竹、林粮、林药产品研发,全力建设秦巴地区优质苗木供应基地,打造具有达州特色的天府森林粮库,持续擦亮“秦巴药库”金字招牌。

邓涛认为,必须坚持把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为此,达州市发改委将积极谋划无人机、航空物流等新赛道产业,打造无人机产业创新中心、低空融合飞行试验区。同时,将探索“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模式,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建成川东北和万达开算力核心枢纽、大数据区域协同创新基地和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高地。

本次全会鲜明提出“协同攻关新技术,引领资源高端化开发利用”工作导向,围绕人工智能、勘探开发等7大领域进行了系统的安排部署。李国洲表示,市科技局将聚力推进新技术协同攻关,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催生一批新产业新赛道。

李国洲表示,构筑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发展的新增长极、把准四大资源发展科技攻关的新突围点、全力激活优势科技创新资源的新主战场将是全市科技系统接下来的三大重点工作。

下一步,达州将在天然气锂钾探、采、研、用等关键环节不断拓展应用场景,加快建设以智慧能源化工为主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并在能源化工、低空经济、新材料等领域,重点培育50家人工智能核心企业和关联企业。同时,将协调全国高校院所和龙头企业建立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加快推动新技术推广应用和科技成果转化,力争2024年度全市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达280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660亿元以上。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产业高端化、加快产业智能化步伐、促进产业绿色化、助力产业融合化,回答了新型工业化干什么的问题。同时,我们还要回答工业战线怎么干的问题。”肖启文表示,接下来,市经信局将谋划出台市级工业发展资金支持“四化”建设的具体配套政策。

“要打造好示范,也要解决好困难。”肖启文说,下一步,他们将推动方大达钢、航达钢铁、瓮福化工、中顺洁柔等基础条件较好的行业重点龙头企业打造一批数字化应用场景、智慧车间、智能工厂,引领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实实在在助企帮困,让企业特别是百亿级大企业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快见效。

“达州高新区将围绕天然气、锂钾资源开发利用,实施玖源新材料、福斯特二期等项目,打造磷酸盐产业园,形成锂电闭环产业链推动达州建设全省低空经济第四城。”张顺超表示,他们将抢抓政策机遇,谋划申报一批重点项目,进一步完善园区运行机制,开展集成授权改革试点,实现要素、资源协同保障,加快重点产业转型升级。

“东部经开区将做好三篇文章。”董代春表示,他们将着力推动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创新”、未来产业“更新”。为此,园区将重点做好“断舍离”这篇文章——“断”掉粗放型模式、“舍”弃落后式产能、“离”开低端化竞争,加快推动达钢搬迁升级项目年底投产,聚力打造全国钢铁化工耦合碳中和创新先行区、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工业数字化示范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