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体报道了一起执法事件:执法人员在检查网约车时,拦住乘客不让离开。针对此事,官方回应称:乘客拒绝配合,与执法人员产生了语言冲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6月13日,有4名乘客在宜宾高铁西站附近,预约了一辆网约车。随后川 CD55125新能源小汽车司机,通过平台接单后,赶往约定位置接上了4人。

网约车刚行驶没一会儿的时间,刚好碰到了宜宾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联合市公安交警开展的整治非法营运车辆专项行动。网约车被拦了一下,经过执法人员查证,涉嫌从事非法营运

4名乘客见状,就下车准备离开,但是执法人员要4名乘客配合调查,乘客不想耽误时间就离开现场,多名执法人员将乘客围住不让走。

而这一幕,被附近的路人拍摄,并上传到网上,引发网友们的热议。

6月14日,针对此事,宜宾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发布情况通报说,5名同车人员拒绝配合调查,其中4人强行离开现场,与执法人员产生语言冲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事经由媒体的报道,也引发了更多网友的关注和讨论。

首先,什么是网约车的非法运营?网约车不是有一辆车,有驾驶证,在相关网约车平台注册后,就能运营拉客。根据2022年12月5日颁布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网约车车辆需要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同时驾驶员需要按规定考核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否则将涉嫌违法违规经营。

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的,对当事人处以3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的,对当事人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其次,为何需要拦截乘客配合调查?关于这一点,也是本次事件争议最大的地方。

有网友对此表示支持,执法人员正对网约车进行非法营运的专项检查,司机涉嫌非法运营,乘客涉嫌配合非法营运行为,那么乘客就有配合调查的责任和义务,执法人员提出配合要求后,乘客强行离开的行为肯定是不被允许的。

也有网友表示不赞同,执法人员查非法运营,凭什么拦截乘客?乘客是在网约平台下单,然后平台匹配网约车。作为乘客,目的就是乘车出行,不可能去查这个车合法还是不合法。执法部门要查,也是查平台和司机的问题,没有哪条法律规定必须乘客要配合的,乘客没有犯法,也不是闲着没事,没有必须配合的必要。

网友对此也是争论不休,然而这件事情带来的思考却不仅仅只是表面这些。

首先,非法运营不仅仅只是网约车司机的问题。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只要不是钱多愿意罚,都会想办法让自己合法,但很多网约车为何是黑车呢?第一,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不到位,很多人不知法。第二,平台为了增大规模,忽视或者降低了对网约车司机的硬性要求。第三,这些证件的获取有一定的难度。

其次,执法过程中的温度和尺度。对于危害较大的、一看就是违法的人或事,使用雷霆手段,迅速将不法的人或者事给处理好。对于危害不大,介于违与不违的事情,多点讲解的耐心,多点温度和尺度。

如果真的较真,乘客可能涉嫌配合非法运营,但有这个必要吗?执法不是彰显个人本领,乘客行为的危害性微乎其微,批评教育一下会不会更有尺度和温度呢?

最后,打击违法犯罪是应该的,但违法犯罪也要看什么类型,执法的尺度和温度,是考验执法部门的执法能力,多点包容和理解,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