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正值解放战争如火如荼之际,此时的延安却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这位不速之客的派头不小,坐骑是当时美国最先进的吉普车,数量有足足6辆之多。美式吉普车行驶在黄土地之上,与周围掀起的尘土看起来却有些不搭。

等到吉普车开到毛主席曾经居住的窑洞这才停下,车上一个威风凛凛的人缓缓走下。

这人正是国民党的领袖蒋介石,他在一众记者的簇拥之下,高昂着头颅走向了毛主席生活过的窑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前排左三)一行来延安

“两年前毛委员来我重庆做客,今天我不请自来到毛委员这里来看看,这居住的环境还真是够差的。”

不过他刚说完这句话,就看到了毛主席窑洞外的一个物件,顿时有些惊奇,等他问过身边人,又一次刷新了对毛主席的认知,不由觉得他无比高明。

蒋介石究竟看到了什么?他又为什么会突然到延安来呢?

1946年6月,由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彻底背叛革命,在大陆上还残留大量日军残军的情况下开始进攻解放区域,这彻底导致了解放战争的开始。

蒋介石还大言不惭地说:“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内我们必将拿下延安,三个月内完全胜利!”

这话听起来有些狂妄,不过对比当时国民党和共产党的战斗力量,还真不是空穴来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宗南

当时我军撑死也就120万战士,武器也只有汉阳造和缴获来的旧装备,伙食更不用说,能吃到一口小米已经实属不错。

再看看当时的国民党,训练有素的正规军数量超过400万,更是装备了大量的日军全新装备,甚至还有不少的美式装备。

再加上当时国民党控制着全国近76%的土地,他们无论是伙食还是衣着都要超过我军战士太多。

不过很显然,战争并不是一场数字游戏,纸面上的实力永远比不过真刀真枪的战斗。

解放战争开始之后,国共发生了多次战役,不过国民党在此期间都没有占到优势,损失甚至远远超过共产党,这让蒋介石寝食难安。

于是在1947年3月10日,蒋介石向他的左臂胡宗南下达命令,要求即刻进攻革命根据地延安。

胡宗南接到这一命令后,只觉得自己名留青史的机会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延安

此前他只觉得共产党正面拼不过他们,只能靠着游击战打迂回。而这一次的直捣黄龙,自然不会再给共产党任何机会。

此时的胡宗南觉得,这一战他们的胜利已是必然,而胜利后的加官进爵也是让他难掩内心兴奋,恨不得立马就大军压境。

不到一个月之后,蒋介石便收到了胡宗南发来的好消息。

“激战6天之后,我军成功攻占延安,歼灭敌军5万余人!”

对于自己的爱将胡宗南,蒋介石却是保持着百分之百的信任。

收到好消息之后,蒋介石立马给胡宗南连升三级,还颁发了“河图勋章”给他。

接下来便发生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蒋介石于1947年8月7日乘坐飞机来到延安,准备验收他的胜利果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宗南(中)在延安

蒋介石一来到延安,便住进了外交宾馆之中。不过对于宾馆里的环境,蒋介石却是有些不满。

宾馆内虽然该有的物件都有,但是品质完全达不到蒋介石的要求。

其实当时延安的条件并不算好,哪怕是最好的外交宾馆也是如此。蒋介石不满的住所,还是在胡宗南尽心尽力整理之后的模样。

当天蒋介石便召集部下展开了军事会议,就如何进一步“剿灭”共产党进行了讨论。在此时的蒋介石眼中,我军已经是风中残烛,不日便会被他消灭。

除去战争相关的讨论,蒋介石还提出了一个要求:“听说毛主席一直住在枣园里,一会带我去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延安枣庄

看看老对手的住所,这本来是非常普通的要求,可是胡宗南的脸上却隐隐有些异样,仿佛想要掩盖什么似的。

之后蒋介石便乘坐着最新款的美式吉普车来到了毛主席居住的枣园,一直开到了毛主席就寝的窑洞才将蒋介石放下。

拄着华贵拐杖的蒋介石一下车就愣在了原地,眼前如同废墟一般的窑洞和枣园,与他身上华丽的军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毛主席就住在这?”

周围的人点了点头,蒋介石一下子便说不出话来了。这时候,他看到窑洞前摆放的一个大型木头摆件不禁有些好奇:“这摆件是做什么用的?”

胡宗南见缝插针地过来说道:“他们穷困潦倒,这是他们用来纺纱的机器。听说因为物资匮乏,他们共产党人没有不会纺纱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共领导人纺纱图

原来这所谓的“木头摆件”,竟然是民众日常使用的纺车。只不过早已脱离了人民,每天享受西方物质生活的蒋介石对此一概不知。

听完胡宗南的话之后,蒋介石若有所思的坐在了纺车之上,有模有样的操作了起来。不过他当然是压根不会的,甚至还被木刺刺破了手。

之后他又走进了窑洞,看着屋内简陋的设施感慨般地说道:“一支队伍的首领,竟然就住在这样的地方,实在是令人不解。”

周围的军官听到这话,也借机讥讽毛主席:“是啊,听说他还自己种菜,甚至还天天跟农民一块吃饭,这哪里有个当首领的样子!”

蒋介石一听到这话,脸色大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延安时期的纺车

幸好胡宗南及时看出了蒋介石脸色的不对,拉开了发言的军官,准备带蒋介石回宾馆休息。

没想到蒋介石却摇了摇头:“今晚我就住在这里,他毛主席能住的,我也能住。”

夜晚蒋介石躺在毛主席曾经就寝过的床榻之上,久久没能入睡。

虽然已经换了新的床单被褥,但光是坚硬的炕和满屋弥漫着的土腥味,就让蒋介石难以忍受。

“他竟然就在这样的条件之下,创造了那么多奇迹吗?”

一时之间,蒋介石内心产生了一种挫败感,若不是自己即将胜利,他可能会觉得自己远远比不上毛主席。

但是事实的情况真的是这样吗,蒋介石真的要胜利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在延安旧居

冷静下来看胡宗南发来的好消息,其实是非常不靠谱的。

当时延安的驻军最多不超过三万人,跟胡宗南的五万人根本对不上号。

那么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胡宗南又是如何“战略”延安的?

1947年3月10日之后,胡宗南率领大军前往延安。不过等胡宗南来到延安之后,他却傻了眼。

只见延安城内空无一人 ,别说是胡宗南期待的大战,就连一个共产党战士都没有看到。

胡宗南虽然感到了古怪,不过也没多想,大张旗鼓地走进了延安之中。

紧接着,马上便要迎接蒋介石的来访,同时蒋介石还叮嘱胡宗南准备迎接中外记者团。

胡宗南自然知道这一次蒋介石与记者的来访有多重要,他丝毫不敢耽搁,立马便开始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宋美龄来到延安

他先是从自己的部队中找来一些士兵,用找到的共产党军装来给他们打扮,将他们假装成被俘虏的共军。同时胡宗南还给这些士兵进行了训练,保证记者团来的时候可以对答如流。

等到记者来的当天,这些假俘虏也真没给胡宗南丢人,同时还将共军在国际社会上的面貌给扭曲了些。

《中央日报》在4月13日对本次采访的报道中提到,他们见到了一个共产党的副司长,这人邋里邋遢,胖乎乎的模样加上满口的阵地战、阶级斗争,让人们把共产党看成了一副滑稽的模样。

在此之后,胡宗南还在延安城内设立了“为人民服务处”,只要有人来就发物资。结果没过两天,胡宗南的军费就顶不住了,赶忙撤销了服务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在延安

除此之外,他还提议将延安打造成旅游胜地,并请求蒋介石为他题词“直捣黄龙”,意味着他这一次占领延安的成功行动。

但是等他处理好了这一切,闲暇时间准备来毛主席生活的枣园看一看的时候,却是吃了个大亏。

刚来到枣园的胡宗南,对毛主席日常生活的一切都是一副嗤之以鼻的模样:“真是乡下人,就生活在这种地方?”

说着他又走进毛主席就寝的窑洞,看着屋内陈旧的摆设,他对毛主席愈发轻蔑。

可当他坐在毛主席的书桌前的时候,他却愣在了原地,紧接着便是满脸的愤怒。

只见书桌上摆放着一张纸条,上面是毛主席留给胡宗南的一句话:“胡宗南进延安,势成骑虎,进又不能进,退又退不得。奈何!奈何!”

读完之后,胡宗南直接将纸条撕成了碎片:“这毛主席,竟然早就看穿了我的行动!”

而胡宗南之所以会如此愤怒,正是因为几天之前他大败在了我军面前,甚至损失了超过一个旅的兵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匆忙离开

早在胡宗南开始进军之前,延安这边就已经收到了相关的信息。很多人为此感到头痛,毕竟胡宗南大兵压境,这一场仗几乎是必输的。

不过毛主席却并不怎么着急,只淡淡地说:“不用固守,我们直接离开延安就好。”

毛主席的这一打算让众人为之不解,延安可是革命根据地,怎能如此拱手相让呢?

“你们的看法不对,延安是革命要地不假,但我们没必要阻止他们占领延安!以蒋介石的性子,延安如果被他占领,他就会觉得这场战争他已经打赢了。但胡宗南这人只会拍马屁,根本没有能力,让他待在延安,这将会是导致蒋介石大败的一个决定!”

就这样,毛主席带领中央部队撤离了延安来到陕甘宁一带,让胡宗南占领了一座空城。

三喜临门的胡宗南自然不会放过这一次机会,在占领延安之后,立马开始在陕北一带与我军交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在延安

但当时胡宗南面对的是之后的开国十大元帅之一的彭德怀元帅,与彭德怀元帅和他的西北野战军相比,胡宗南的战略意识实在是相差太多。

在连续多场战役打得不温不火之后,便开始了青化砭地区的大战。

3月24日,胡宗南指挥的第31旅在一个小时内被西北野战军歼灭,所有高层军官几乎都被俘虏。

这一战胡宗南损失了整整一个旅,虽然与他众多的兵力相比并不算多,但紧接着便让胡宗南开始了连战连败。

但是这一战的失利,胡宗南并没有选择向蒋介石汇报,报喜不报忧的他只说了占领延安的好消息,让蒋介石蒙在鼓里的同时开心至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北野战军

可能会有人问,当时胡宗南经历了一场大败,就算胡宗南没有汇报,那蒋介石就没有其他眼线吗?

其实是有的,蒋介石也收到了不少相关的消息,不过他并没有相信胡宗南失利的消息。

因为对于当时的蒋介石来说,胡宗南身为他的爱将已经不仅仅是左臂右膀的程度,可以说是蒋介石最为相信的将军。

一直到蒋介石来访延安,他都一直保持着被蒙在鼓里的状态。

不过在参观完了毛主席居住的枣园之后,蒋介石一言不发,逃也似地离开了延安,并且再也没有回到过这里。

到了这个时候,他才知道为什么共产党的军力和他相差了那么多,却可以和他分庭抗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在延安演讲

不是因为别的,正是因为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没有搞特殊,将自己看做人民的一份子。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在这一点上,蒋介石实在是输毛主席太多。

到了这个时候,蒋介石已经知道了胡宗南的大败,也已经知道了自己与毛主席之间的差距。但此时此刻的他,又何尝不是毛主席纸条中所写的胡宗南呢?

“蒋介石打内战,势成骑虎,进又不能进,退又退不得。奈何!奈何!”

但大势已定,他已经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等待奇迹的发生。

蒋介石的能力绝对不容轻视,只是他最终选择的道路,为了打赢内战甚至不惜借助日本帝国主义的力量,这样对人民、对祖国的背叛行为,也是他注定失败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