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号请关注防失联,里面有很多福利和石医生的很多小秘密。

2023年是一个很特殊的年,在这一年很多的私立医院接连破产。

一直有着铁饭碗之称的公立医院也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因为说不定哪一天就会轮到公立医院

公立医院怎么可能出现破产?

这一点有很多人想不通,每年这么的毕业生为了进公立医院挣得头破血流,甚至于花钱走关系。

在公立医院不是铁饭碗吗?怎么可能破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一切正在悄悄发生…

于是很多人抱怨医改,埋怨DRG政策。

于是医保局想方设法地自证清白:

发公众说明书,开听证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如何自证清白,医院的亏损和医保政策没有一点关系?

明白的都懂,毕竟真真正正打在公立医院身上的痛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前段时间吵得沸沸扬扬的15天规定出院事件,很多人记忆犹新。

医保局出面说:从来没有规定患者住院满15天必须出院,因为患者的病情有轻有重。

然而却从来不说:这个病就给你这些钱,住院时间超了钱花完了,其他的钱你们医院自行垫付。

于是评论区瞬间被攻陷…

对于这些评价,我们不做任何评价。

其次是医保基金的及时垫付。

公立医院的运行资金绝大部分是靠医保资金的及时拨付正常运营,而实际是什么?

我相信在现有的医保政策之下,绝大部分医院的医保回笼资金是拖好几个月的,甚至到位也是拨付不全的。

于是出现了一个事实:

公立医院的正常资金运行出现了很大的缺口,因为医院每个月都面临巨大的债务需要偿还,比如新医院建设的贷款,各种大型器械的贷款、职工的工资福利等等。

实在没有钱怎么办?厚着脸皮去银行贷款。

如果银行发现你的资金链出现了问题,说白了就是你的账面上没有流动资金了,银行还会一直地充当冤大头给你贷款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旦银行停止贷款,医院就会面临什么?

显而易见,裁员或者破产

从表面上看,公立医院亏损似乎与医改政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但如果深入挖掘,其实还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钱”逻辑。 一、财政扶持力度不够

一直以来,财政扶持力度不够被认为是公立医院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

无论是医务人员的工资待遇,还是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都离不开财政的支持。

在当前的形势下,随着医疗成本的不断上涨,财政扶持的力度似乎已经有些跟不上医疗改革的步伐,这也让原本就亏损严重的公立医院雪上加霜。

从具体的数据来看,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各级财政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直接补助资金为5308亿元,而到了2020年,这一数字虽然有所增加,但仅为5867亿元,这样一来,公立医院的经营压力自然也会随之增加。

所以说,在解决公立医院亏损的问题上,没有国家财政层面的支持,但靠医院自己的能力很难脱困。

二、顶层政策设定存在问题

除了财政扶持力度不够之外,公立医院亏损的问题还与顶层政策的设定有着一定的关系。

在当前的医改政策下,为了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利益,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比如取消药物加成、严格控制附加费用等,这无疑是对公立医院经营收入的一次“双重压缩”。

以取消药物加成为例。

过去,公立医院可以通过提高药品价格来获取一定的利润,但自从取消药物加成之后,医院的药品收入便直接受到了影响,而这一块收入又占据着医院整体收入的相当大一部分。

所以一时间,不少公立医院的财务状况便出现了一定的下滑,甚至出现了很多药物在医院无法购买的情况。

医院不想卖药吗?医院不想为广大患者服务吗?

当然不是,在医院药品大量集采的背景下,药品的加成基本为0,加上每年医保拨付的资金有限。

这就意味着,医院卖的药越多,赔的越多。

毕竟医院要养家糊口,没办法,于是出现了很多的院内的院外病房。

还有更狠的。

严格控制附加费用也让原本就亏损严重的公立医院雪上加霜,因为在附加费用受到严格控制的情况下,医院很难再通过这一块来进行收入“弥补”,这也直接导致了医院整体的经营收入出现了一定的下降,亏损的状况也就相应地变得更加严重。

三、屋漏偏逢连夜雨,医院自身存在的管理问题也让人堪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外部环境的影响之外,公立医院自身的经营管理也是导致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不少公立医院纷纷进行了大规模的设备更新换代,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一些大型的医疗设备,比如CT、核磁共振等。

虽然这些设备的更新换代无疑可以提升患者的就诊体验,但其背后所带来的经济压力也是不可忽视的,因为这些设备通常价格昂贵,而医院又很难一次性拿出如此巨大的资金来进行购买,只能通过贷款等方式来进行解决,这也就意味着医院未来的一段时间里,需要背负着巨大的还款压力,而这无疑会对医院的财务状况造成一定的冲击。

除此之外,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工作也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而这些支出又很难通过传统的收入模式来进行弥补。

所以在当前的形势下,公立医院的自身经营管理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也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才让医院的亏损状况变得更加严重。

四、如何解决公立医院亏损的问题

针对当前公立医院亏损的问题,短期内通过单一的方式是很难解决的。

只有政府履行承诺,该拨付的医保资金及时拨付。

该承担的财务补贴按时承担,严格监管医院的同时少点惩罚,让医院喘口气。

同时医院内部的管理人员,多干一点实事求是,少一点尔虞我诈,不要用形式来敷衍形式。

其次还必须从根本上入手:调整医疗卫生机构的收入分配机制,激励医务人员提高工作积极性和服务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够从内部激发出医护人员的积极性。

这样一来,医院的整体经营效益自然也会得到一定的提升,亏损的问题也可以得到一定的缓解。

如果真的有一天全国大多数的公立医院倒闭,最直接受害的还是广大的老百姓,这一点谁忍心看到?

当然可以鼓励医院加强科研创新,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从而开拓其他的收入来源,减轻对财政的依赖程度,还可以借助互联网+的模式,拓展远程医疗、家庭医生签约等服务,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但科研创新也得立足现实和环境,尤其是对广大的县级医院来说,无论是从资源还是硬核,短期内谈何容易。

综合来看,公立医院亏损背后所蕴藏的“钱”逻辑其实非常复杂,它既与外部环境的变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与医院自身的经营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所以要想彻底解决公立医院亏损的问题,就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找到最适合的解决方案。

相信随着医改政策的不断深入,公立医院的亏损问题也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

备注:一个小医生的思考,不代表任何第三方,纯属个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各位老师指出。

如果各位老师有不同的意见,请在留言区留下你宝贵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