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修缮一新的北京站将续写新的辉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起,最新一轮铁路调图开始执行,65岁的北京站开始成为京沪高铁线路上部分车次的始发终到站。

2011年通车的京沪高铁连接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桥站,全长1318千米,自通车起便成为全国最繁忙的高铁线。但北京南站相较北京站而言,离天安门这个城市中心还远点。

13年之后,京沪高铁线终于由北京南站向北延伸,首次接通北京站。途经京沪高铁线而从上海、杭州、厦门等地发出的部分高铁车次,也将终点站设在北京站。这意味着,来自我国东南沿海的部分高铁旅客,能大大提升出行效率。

“中华第一站”

现在的北京站,位于东长安街东单往南不远处,而老北京站位置并不在此。

晚清民国时期,北京站位于正阳门,始建于1901年,旧称“京奉铁路正阳门东站”。随着历史沿革,曾沿用前门站、北京站、北平站、北平东站等站名。1949年9月30日,北平东站改称北京站。

1958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迅猛发展,往来于首都北京的国内外游客与日俱增,外国领导人的专列也常常进出北京,位于正阳门的老北京站已不能满足铁路发展的需要。根据北京市政规划,中央决定建设一座与首都地位相称的新客站,这便是现在的北京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恩来总理对新站建设高度关注。根据周总理提议,设计者对主楼立面图进行了修改,在车站大楼主体两侧双翼处各加上一座角楼,使主体建筑更匀称和谐、更具民族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站建设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站建设现场。

当年,北京站建设速度很快。1958年10月下旬至12月10日,铁路有关单位完成了新站设计方案,将新站位置选定在东单和建国门之间,东临通惠河,西倚崇文门,南界明城墙遗址,北界长安街,距天安门广场2.6公里。

1959年1月29日,新北京站正式破土兴建。资料记载,工程总投资为5782万元,全国109家工厂为北京站加工制造189项装修材料和机电设备。当年参加建设的施工人员最多时达2万余人,动用施工机械300多台、汽车200多辆。

7个月零20天后,1959年9月15日,伴随着《东方红》悠扬的钟声,新北京站通车运营。北京站的历史也翻开崭新一页,不仅成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首都“十大建筑”之一,更成为举世闻名的“中华第一站”。

1959年国庆节之夜的北京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9年国庆节之夜的北京站。

北京站老站长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回忆:“刚建成的北京站不仅在建设速度上创造了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还是当年全国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火车站,配得上‘中华第一站’。”

当年有多牛?

记者在北京站站史馆中看到,1959年落成的北京站,大楼内候车面积达1.4万平方米,可以同时容纳1.4万名旅客候车。中央大厅设有4架自动扶梯,每小时可运送6000人次,还设有多部直梯。

大楼内,旅客候车室、母子候车室、电影厅、游艺厅、旅客餐厅、邮局、医务室、旅客问讯处、食品售卖处……设施齐全。特别的,北京站内还安装了当时国内少有的空调设备,冬天可送暖风,夏天可给冷气。

很长一段时间,南来北往的旅客在北京站要花上一笔不算少的钱,照张相,留个纪念,如同在天安门前留影那么激动。不少游客离开北京站前,还在该站买上自己喜欢的各种北京点心,装在一个长而高的纸箱式食品盒里,回家与亲人分享。

可以说,北京站,承载着很多人幸福的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厅。
旅客在游艺厅收看电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旅客在游艺厅收看电视。

努力还原本貌

历经岁月的变迁,北京站像一个人那样,茁壮成长、走进壮年、又步入老年。这些年,客流量少了,站内商业不火了,还有些脏乱差,影响旅客的出行体验。

“但从2022年底开始,我们便对北京站开始了修缮整治,希望还给旅客一个全新的北京站。”北京站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尊重历史、还原本貌”,是此次修缮工作的核心。为了将视觉色彩恢复至建站模样,北京站有关人员翻阅大量文字资料,配合早期彩色照片,设计了复原方案,将整体色调确定为水湖蓝色。这种偏冷的色调不仅典雅复古,还可以帮助旅客舒缓情绪,抚平着急赶车的急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站环境升级力求高度还原1959年原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站环境升级力求高度还原1959年原貌。

走进北京站大厅,仰头便可望见12盏大型水晶灯,这是1959年建站时的模样。为恢复旧貌,相关单位下足了功夫。“我们将备料库中存放了六十余载的配件取出,辗转找到一家南方灯厂,照着老物件开模复原,力求让灯具的古铜色鎏金效果更好展现。”北京站工作人员杜京林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站进站大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站进站大厅。

除了大厅内的12盏水晶灯,北京站还对各候车室进行了照明补强——在候车室的白色天花板上加入了一排排规则排列的圆形、方形LED照明灯,跟背景融为一体,整体效果十分和谐。

在65岁的北京站内,候车室内的座椅看上去颇有“年代感”。“这些座椅看着像古董,其实都是更新过的。”杜京林解释,在改造时,本着节省资金和还原1959年场景的原则,对所有座椅进行了微改造,“远看很旧,走近就会发现它们很新,坐着很舒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历史资料还原照明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历史资料还原照明系统。

曾经,北京站被各类商业设施挤得满满当当。这次改造时,北京站拆除了靠近窗户的1124平方米商业设施,将空间还给旅客。同时,在二层第八候车室打造精品商业街,统一商户内外形象。

在二层候车大厅,旅客们还能透过宽大的玻璃窗看见明城墙遗址。“旅客在候车时看见窗外美丽的历史文物,心情也会变得更加舒畅。”北京站负责人说。

第八候车室和商业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八候车室和商业街。
北京站内二层候车厅可看见明城墙遗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站内二层候车厅可看见明城墙遗址。

在配套服务方面,北京站升级了母婴哺乳室,新增了自助服务区,还在候车大厅西侧新设置医务室,配备检查床、血压计和各类常见药品,为旅客提供基础的医疗用药服务。

北京站内软件服务升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站内软件服务升级。

提质扩到站外

第一阶段站内提质工程完成后,北京站将提质范围扩大到了站外——更为完整地恢复北京站主楼历史风貌,释放广场功能。

有罩棚时期的北京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罩棚时期的北京站。
进站口处的罩棚已被拆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站口处的罩棚已被拆除。

走出2号线北京站地铁口,迎面可见北京站主楼进站口处的罩棚已被拆除,主楼整体已基本恢复至1959年原貌。在广场北面靠近长安街一侧,原本停满调度出租车的车道已被铺满地砖,遮挡视线的障碍物也被拆除,旅客们在广场上即可看见人来车往的长安街。

在北京站站前广场朝北站可见长安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北京站站前广场朝北站可见长安街。

“北京站进、出站口提质改造工作已在今年五一假期之前完成并投入使用,为之后应对假日大客流创造了有利条件。”北京站负责人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中华第一站”将加开国内最为重要高铁线路——京沪高铁。经过一年多的“环境升级”,旅客们不仅可以在65岁的车站内感受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建筑艺术风格,还能体验到北京站的干净、明亮、方便、宽敞和现代化。

我们可以期待,修缮一新的北京站将续写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