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住城乡融合的要点,唤醒农村沉睡的资源?又如何兴盛乡村文化,激活乡村创业之魂?为认真仔细解答好这些问题,汤河镇的驻村第一书记结合本地实际、勇于探索,走出了一条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新路子。

让发展方向“看得见、拎得清”

2023年12月,生态城集团总经理助理夏洪雷担任中洽沟村驻村第一书记中洽沟村位于河东区汤河镇驻地,全村有580户、2066人,耕地1500亩,该村以种植苗木、粮食为主导产业,村集体经济长期处于空壳状态,是市定贫困村。地理区位没有优势、要素禀赋有待发掘,路子怎么走?产业怎么选?发展的空间如何打开?

到村后,第一书记深入走访调研,梳理出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清单。他觉得,后进村的发展不能用常规的思路办法,要规划先行,谋定而后动,必须在改革创新上求突破、想办法。为此,他带领村干部6次登门拜访山东中联合创设计院和山东丰泽设计院,谈体会、谈资源、谈畅想,邀请两家新农村规划经验丰富的公司来村里驻村调研,帮助中洽沟村理清发展思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调研的不断深入,他发现,内生动力不足是该村发展最大的障碍,从村干部到村民,多数安于现状,没有一点“想法”。破解这一问题,必须做好群众工作,充分尊重全村老少爷们的意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激发群众参与村庄振兴建设的热情和激情。1个月后,村庄整体规划和特色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初步成型,村里连续召开了党员会、片组群众代表会、能人大户和在外人士座谈会,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汇聚民智民力,一个个发展构想、一块块美丽图板,一下子调起了全村老少爷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胃口。

奋斗目标明确,一张蓝图干到底。在此基础上,一个规划、两个引领、三张好牌、四件实事、五大产业的“一二三四五”驻村工作两年规划、16项具体任务和2024年度20件实事很快明确,村民对村庄发展的方向“看得见、拎得清”。

农村要发展,乡村要振兴,离不开党的建设。半年来他带领村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持续解放思想,先后22次外出考察学习开阔眼界、提高本领。为吸引各类人才留在农村,他和村干部一起大力培养乡村本土人才,让外村先进党支部书记、致富能手现身说法,引导本村大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退伍军人等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鼓励引导本村在外经营大户带着项目回流乡村,半年来培养了5名入党积极分子和3名种植大户,初步形成了支部成员干事热情高、群众基础好、示范带动强的良好局面,为加快中洽沟村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唤醒农村沉睡的资源

农村的道路、土地、房屋和集体资产很多时候也被称为“沉睡的资源”。有房有地,却不能像城里人一样抵押贷款;村集体资产挂着自己的名,却看不见、摸不着。农村有大量闲置劳动力,却无所事事,没有赚钱的路子。如何激活发展基因,真正走向共同富裕?第一书记内心始终坚定一个信念:同一个起跑线上,谁抢到风口,谁就能先飞起来。只要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谋得实,就完全可以在有风景的地方,发展出一大片生命力强的新经济。

中洽沟村庄规划整齐,村内超过5米宽的道路有4条,闲置的老宅160多套,全村有400多亩承包地,村里45岁以上的中年人多数处于无业状态。如何盘活这些农村资源、激发农村活力?第一书记带领村两委成员进行了大胆尝试,他们决心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因地制宜推进村庄产业振兴,为中洽沟村发展5大特色产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盘活农村闲置劳动力,2024年1月底,第一书记和村干部商量为村里注册一家劳务公司,在企业和当地农民之间架起对接的桥梁,将农村闲置的劳动力输送出去。注册劳务公司需要实缴注册资本金200万元,钱从哪里来?成为挡在他们面前的第一个难题。第一书记带领村两委成员跑银行、跑企业、跑党委,想方设法解决资金问题,半个月的时间,200万元资金终于协调到位。没有专业资质、缺少经营人才怎么办?他们从公益岗人员中挑选了2人到别的劳务公司跟班学习。2024年3月,村里注册的临沂市帝圆建筑劳务有限责任公司终于挂牌成立,办齐了劳务派遣资质和经营许可证。第一书记又带领业务人员跑遍了全区的大小企业,最终和梵美科技、爱朵护理、欧达光伏3家企业达成了合作,截至目前已成功输送劳务人员66人,劳务公司预计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10万元。

劳务公司运营走上正轨后,他们又琢磨着如何盘活村庄道路资源,让这些道路也像村民的屋顶一样能安上光伏,为村里挣钱?听说潍坊市有这样的光伏大道项目,第一书记就带上村两委成员赶到潍坊现场考察,联系区里的光伏企业来村里考察洽谈,两家民营企业来考察后直摇头,投资大回收周期太长,他们不愿投资。第一书记又和镇上的大组长王娟一起对接国电投、国家能源公司等央企来村里洽谈合作,共同谋划建设30兆瓦光伏大道发电项目,计划为汤河镇15个村建设光伏大道(其中在中洽沟村建设4条共2.2兆瓦光伏大道),项目总投资1.2亿元,项目落地后当年可产生税收1000万元,稳定运营后每年发电产值1200万元,每年可为汤河镇增加税收200万元,为15个村增加村集体租金收入220万元(其中中洽沟村年租金收入15万元)。目前该项目已和国家能源蓬莱发电厂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正在进行项目的前期测绘、设计、立项和并网批复等手续的办理,近期将启动项目一期建设工作。

中洽沟村有河滩地360多亩,这一地块正好处于汤河国家湿地公园核心区,周围河湖湿地密集,生态资源集中,可以说是“天生丽质”。但这些资源分散在全村120多个承包户手里,土地大多处于撂荒状态,农业效益低下,当地老百姓守着生态没饭吃。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把沉睡的土地资源唤醒盘活,以支部领办合作社牵头,采取入股、联营等方式,积极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乡村休闲旅游等产业,切实把资源整合好、利用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干就干,第一书记带领村两委成员逐户做工作,成功流转河滩地106亩,建成了30亩金蝉养殖基地和10亩豆丹养殖基地,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30余万元。同时,他们请来山东丰泽设计院深度挖掘旅游业,正在做生态大公园规划,计划招引资金4000万元,打造依水而生、因水而兴的特色田园乡村。依托大湿地、荷花荡、经典美食、市花节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垂钓、房车营地等城郊特色旅游项目,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给人一个让人非来不可的理由,让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城镇居民休憩新去处、农耕文明传承新载体。把生态资源更好地转化成生态资本,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现“生态越美丽—发展越兴旺一百姓越幸福”的良性循环。

在这些项目的带动下,那些村里曾经走出去的大学生和青壮年劳力也开始回乡创业。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怎么把点上的探索,变成面上的实践,全面打通富民增收的渠道,让老百姓的钱袋子更快地鼓起来,实现从“打工潮”向“创业潮”转变,第一书记夏洪雷说。

腰包鼓了,面子也要新

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村庄颜值,夏洪雷带领村两委深入开展村庄环境整治,争取公益补助资金20万元,对村庄排水、绿地照明等统一规划建设,多方争取资金20余万元,完成了村庄党群服务中心的建设启用,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里还把民风建设作为振兴乡村的重要内容,开展一个村训、一个村规民约、一批家规家训、一个红白理事会等活动,整治歪风邪气,引导农村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同时,深入挖掘孝文化,发扬孝道传统,扎实开展评选“好婆婆”“好媳妇”等活动,组织成立妇女广场舞队,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诚实守信、尊老爱幼、邻里互助蔚然成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乡村振兴要迎难而上,埋头苦干,久久为功。下一步,夏洪雷将继续带领该村“两委”充分利用河滩地建设林果采摘区,成立果蔬合作社,抓好特色养殖产业,建设好光伏大道,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探索壮大村集体经济,努力打造活力、生态、和谐、幸福、美丽的新洽沟。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 记者 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