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下午,从风云四号高清可见光卫星云图上可见,今天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天气格局显然和之前已经不太一样:在冷涡的漩涡状云系再次出现在我国东北部地区时,长城以南两道清晰的云系显示出今天我国已经呈现出“双雨带”的天气形势,在这当中,长江以北的大片浓云更是发展到近期降水稀少、干热严重的河南等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特旱河南开始下雨!

6月16日,对于许多关注气象的朋友们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今天副热带高压和西南季风双双加强,给全国天气格局带来了新的变化。今天凌晨开始,河南中东部地区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降雨。从上午的雷达图上可见,河南中东部凌晨开始强对流迅速发展,上午河南多地更是出现深红色的对流云团,显示出降雨和对流活动十分活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南省气象台监测数据显示,6月16日8时至17时,淮河以北出现阵雨、雷阵雨,郑州、洛阳、平顶山北部和南部、周口南部、南阳、驻马店出现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并伴有雷电、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全省平均降水量12.1毫米,降水量位列前三的站点分别为:荥阳市贾峪115.0毫米、荥阳市塔山104.6毫米、洛阳市辛店99.5毫米,最大小时降水量为洛阳市辛店63.8毫米(6月16日12时至13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一度出现40度干热高温的郑州,监测数据显示郑州普遍出现中到大雨,局部地区降雨量已经达到了暴雨-大暴雨量级,这次降雨的到来,对于饱受干旱之苦的河南省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紫红雨区进河南

副热带高压就像一个强力的气压巨人,它的存在对我国夏季天气影响深远。通常情况下,副热带高压会在夏季逐渐北移,带来炎热和晴朗的天气。然而,当它遇到南下的冷空气时,容易形成强烈的对流活动,从而引发暴雨天气。今天,正是由于副热带高压在我国南方的影响力增强,使得广东境内的暴雨带有所减弱。而这个强力巨人的北移,也为河南地区的降雨创造了有利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南季风则是夏季降水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它从印度洋带来了大量的水汽,当这些湿润的气流遇到大陆上的冷空气时,便会形成降雨带。今天的降雨,就是因为西南季风的加强,部分水汽得以输送到长江以北,使得河南等地的降雨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副热带高压和西南季风的双重加强,新的暴雨带正在逐步形成。一条新的暴雨带在广西、湖南、江西、福建、浙江一线逐渐建立,另一条则在四川、重庆、陕西、河南一线开始显现。特别是河南地区,今天凌晨的降雨已经初显威力,未来还将有更多的降雨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央气象台的10天降水量预报中则显示,未来一段时间内,紫红色的多雨区将扩展到河南南部和安徽中北部,这意味着河南将迎来更多的降雨,或许有望从强烈干旱的极端天气中解脱出来,但另一个风险也不可小觑:降雨虽然给干旱的土地带来了宝贵的水分,但暴雨的进一步增多对于部分地区而言,也必须警惕旱涝急转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数据显示,随着降雨缓解了干旱,目前我国中东部地区的重旱-特旱区有所收缩,但随着季风加强,部分地区也要注意旱涝急转的风险。特别是在地势较低的地区,连续降雨可能导致积水和洪涝灾害,需做好防范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未来几天河南南部和安徽中北部的降雨将会增多,但对于山东、河北南部、河南北部等地区来说,降雨仍然偏少,抗旱工作依然艰巨。这也提醒我们,面对复杂多变的天气状况,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科学应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的来说,6月16日的降雨给河南带来了希望,也意味着我国的天气形势正进入了新的阶段。面对极端天气频发的现状,大家需要更多的关注气象信息,以科学的态度应对天气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