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紧急提醒

注意!天津已接诊多例

因蜱虫咬伤患者

近日,市中研附院急诊科接诊多例因“蜱虫”咬伤出现高热、乏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的患者。

该院急诊科医师李琛提醒,夏季防虫正当时,见微知著保安全。

蜱,俗称壁虱、草爬子、八脚子等,蜱包括硬蜱科、软蜱科和纳蜱科,世界已知约850余种,广泛分布。蜱是媒介生物,常通过叮咬吸血传播病原体(病毒、细菌、寄生虫)使人患病。蜱可携带病毒细菌和原虫,其中大多数是重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人兽共患病。

吸血后会变大❗

蜱虫吸血之前的体型可能只有一个芝麻粒那么大,但吸完血之后它能增长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变大,变大,变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7月为蜱虫活跃期

蜱虫一般在哪出现

蜱虫通常出没在草丛、灌木丛、森林等植物茂密的地方,以及动物体表。在户外遛狗、露营、园艺、采茶、耕种都可能会与蜱虫亲密接触,也有人在院子或社区里感染蜱虫的先例。5-7月为蜱活跃期,人们被蜱虫叮咬的情况时有发生。

蜱虫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可以传播多种疾病,被蜱虫叮咬后,蜱虫的唾液会引起周围血管炎局部充血、水肿、出血及角质层变厚。

如存在虫媒传染病感染,可能还会出现高热、头痛、呕吐、腹泻等症状,很多人会误以为是感冒发烧,结果耽误治疗。

如果被携带新型布尼亚病毒的蜱虫叮咬,可能会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简称“发热伴”,以发热、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可因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近年来,国内报道多起蜱传疾病发生和流行的突发卫生事件,其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我国较常见的新发蜱传疾病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热伴血小板

减少综合又是什么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是我国于2009年首先发现的新发病毒性传染病,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起病急,重症患者病死率高。本病主要经蜱叮咬传播,人与人之间也可经直接接触患者血液、血性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传播,导致聚集性疫情发生。

2010年以来,我国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波及地区不断扩大,每年报告病例数呈不断上升趋势。截至2023年,中国大陆地区有27个省份报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绝大部分病例发生在山东、河南、安徽、湖北、辽宁、浙江和江苏等7个省份。

病例高度散发,具有一定区域聚集性。各年龄人群均有病例发生,95%以上报告病例集中在40岁以上人群,85%以上的病例为农民。患者性别差异不明显。在流行区的丘陵、山区、森林等环境从事生产生活的农民、劳动者以及赴该地区旅游、户外活动的人群感染风险高。由于接触SFTS病人血液或体液能够引起有限的人与人传播,所以病人亲属、密切接触者和无防护的医务人员感染可能性较大。

受气候、环境、蜱的季节性消长以及人群与蜱接触机会等因素影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各地流行季节及季节高峰有所差异。我国一般每年3月份报告病例数开始逐渐增多,5-7月达发病高峰,之后发病数逐步下降,部分地区可在9-10月份再次出现小的发病高峰。

对付蜱虫

一般以预防为主

蜱虫一般寄生在动物皮肤较薄、不易被挠动的部位,例如人体的头皮、耳后、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预防蜱虫叮咬,可以这样做↓

“全副武装”

避免在蜱虫栖息地长时间坐卧。如果去野外露营、徒步,尽量穿浅色长衣长裤,便于发现蜱虫。戴上帽子、扎紧裤腿,不要穿凉鞋、拖鞋、露趾鞋。

使用驱虫剂

裸露的皮肤、衣物和帐篷表面应涂抹、喷洒驱避剂,儿童应按说明书使用驱避剂。

两个月以上的孩子可以使用避蚊胺、派卡瑞丁、驱蚊酯;三岁以上的孩子,还可以选择柠檬桉油。这几种都对防蜱虫有效。

游玩后全身体检+清洁

野外归来要及时洗澡更衣,检查腋窝、腹股沟、头皮、颈部、腰部及脚踝下方等皮肤褶皱、薄弱部位有无蜱虫附着,看看有没有小红点、肿包等。

给宠物定期除虫

如果携带宠物外出踏青,回家后要仔细检查宠物体表是否有蜱虫附着,并给宠物定期驱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被蜱虫叮咬

应该怎么处理?

如果发现蜱虫附着在皮肤上,应尽快清除蜱虫。

错误做法×

被蜱虫叮咬后,不要通过拍打、生拉硬拽或烟头烫等方式“硬拔”。

因为被蜱虫叮咬后如果“硬拔”,容易让蜱虫的口器和头部残留在体内,导致病原体感染;如果“硬拔”时不慎捏破蜱虫,接触到蜱虫体液的部位也可能感染病毒。

正确做法✔️

1.先用酒精涂在蜱虫身上;

2.再用小镊子贴近皮肤的位置轻轻夹住蜱虫头部,垂直皮肤方向把蜱虫拉出;

3.随后用碘酒或酒精消毒被叮咬的部位。

由于蜱虫的口器部分有倒刺,刺入皮肤吸血后很难拔出。如果蜱虫深入皮肤,请尽快到正规医院处理。

医生提醒,被蜱虫叮咬后,部分疾病的潜伏期可长达一个月。如果在清除蜱虫后的几个星期出现发热、皮疹、乏力、肌肉酸痛、头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草丛、树林等地活动后

应重点检查裸露在外的皮肤

有无新增的“小黑点”

避免蜱虫藏匿

平时遇见的各种

新鲜事儿、突发事儿、烦恼事儿

也欢迎大家第一时间告诉我们~

“天津族”整理自天津城记、央视财经、科普中国、天津广播、网络,侵权请告知删除。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