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济南市平阴县始终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持续深化“万人下乡、千村提升”工程,整合产业、生态、文化等资源优势,奋力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名单,跻身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全国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行列,获评全省首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坚持规划先行,描绘美丽乡村蓝图。找准发展定位,按照“一红一绿一白”产业发展格局,谋划片区发展主题,成功打造以玫瑰为特色的玉带玫香、翠黛玫乡示范区,以阿胶、泉水为特色的古镇泉乡区等六大片区。

做好布局谋划,统筹推进“一轴四带”(沿黄河生态发展轴、沿安栾河、玉带河、浪溪河、汇河风景带)片区规划建设,沿黄河建成国内首条女性主题“女神1号”旅游公路和休闲+旅游打卡地,大力推进玉带玫香、翠黛玫香、古镇泉乡、北安新韵等示范区建设,实现美丽乡村以点串线、连线成面。做牢项目支撑,统筹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等,合理安排农业、生态和建设空间,为乡村连片发展“把脉开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聚焦全域提升,擦亮乡村美丽“底色”。聚力乡村建设,玉带玫香示范区被认定为山东省首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6个,东阿镇北市村入选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孔村镇入选省级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试点。聚力品质蝶变,大力开展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探索“四小园”建设、污水治理、户户通、裸露土地治理实现全覆盖,近三年人居环境考核位列全市前列。聚力农旅融合,突出玫瑰、阿胶、泉水(温泉)资源优势,一体扩展壮大西部文旅康养发展。泉福小江南景区、芳蕾玫瑰花乡田园综合体“五一”接待游客37.21万人次、同比增长29.9%,创历史新高。

整合优势资源,壮大强村富民产业。做强主导产业,打造全国首个玫瑰种质资源库,发展玫瑰种植6万亩,培育玫瑰龙头企业44家,玫瑰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60亿元;阿胶生产企业达20家,阿胶产业集群被列为全省“十强产业”雁阵型集群。挖掘乡村潜力,探索打造孝直镇马铃薯、大白菜生产基地,玫瑰养心菜、安城鲜食地瓜、锦水紫云珠葡萄等“土字号”品牌,孝直镇获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强化联农带农,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带农增收作用,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4家,推动211个村展开“三变”改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强化组织保障,夯实乡村治理根基。做好“联盟”、“共富”,建立第一书记“共富联盟”,开展农产品进超市、进社区等活动370余次,争取各类资金1600余万元;成立2个县级共富公司、8个镇级合作服务组织、12

个产业党委、56个联合党委,打造10个“跨村联建”示范片区、33 个产业联营示范项目。

做优乡村治理,积极推进全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建设,创新推行“支部在哪儿”群众服务平台,设立支部联系点684个,三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达330个。持续提升基层政务服务能力,建立“玫红驿站”40处,真正将政务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积极探索村庄治理新模式,“一单式”工作法入选2023全国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一核五治”入选全市政法系统十大改革亮点。做好精彩活动,探索实施“文艺活动+”模式,打造“玫好平音”理论宣讲品牌,开展宣讲活动2000余场次,举办“乡村过大年”“黄河大集”等传统技艺、民俗文化、文化遗产活动,引导群众崇尚积极、向上、健康的文艺节目,实现以文化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着力要素聚集,整合力量推动农村农民“双增收”。强化部门联合,集成优化“人、地、钱”政策机制,带动各行业涉农资金、项目集合集聚、统筹推进。先后整合资金10亿余元,集中打造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24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23个,省级示范区1个,市级示范区2个,县级示范区3个。强化人才助力,做好乡村振兴“三顾问”服务,组织开展各类服务180余次,带动培养乡土人才 141 人。

培育“85后”村党组织书记16人,回引346人回村任职创业,储备后备干部1031人。强化招商引资,一批农旅项目、智慧农业等重点项目将陆续开工建设,不断壮大农业产业集群,激发发展活力。

下一步,平阴县将以问题为导向着力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特色带动,做精玫瑰、阿胶等特色优势产业,壮大畜牧、蔬菜等主导产业。二是连片打造,推进“古镇泉乡”、“翠黛玫乡”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推动美丽乡村串线扩面。三是党建引领,探索股份合作等共建模式,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服务组织,有效激活乡村经济发展动力。(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刘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