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1元的挂号费、长时间医患沟通、严谨规范的接诊流程……近日,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开设1元教学门诊,由已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的年轻医生直接面对患者,资深医生让出“C位”,在旁指导监督,并作为诊治责任人,引发人们热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多地医院开设了教学门诊,包括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密云医院等知名医院。教学门诊是由住院医师、规培医生等已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的年轻医生独立接诊,同时在副主任医师以上级别的医生指导监督下进行的教学型门诊。

对于医生,“教学门诊”到底有什么作用?对于患者,在这里就诊又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患者:仅1元挂号费,换来一个团队给自己看病

1元挂号费价格这么便宜,看病过程有保障吗?据报道,教学门诊由住院医师、规培医生等已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的年轻医生独立接诊,同时在副主任医师以上级别的医生指导监督下进行。“平时,国家级专家挂号费81元,省级专家挂号费51元,教学门诊只要1元,而且诊疗时间在30分钟以上,不仅能和医生充分交流,还有专家在旁边指导和把关,相当于是一个医疗团队给看病!”这是松原市长岭县刘女士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教学门诊看病的感受。

刘女士表示,她为了挂上专家号,已经连续多天盯着手机,无意间发现想挂的专家在“教学门诊”有号,她便第一时间预约上。术后第一次复查,原本她的心情特别紧张,没想到年轻医生接诊时认真的态度、耐心地解答、充裕的接诊时间,让她缓解了紧张情绪,所有想咨询的问题都跟医生提了出来。“下次复查如果还能遇到‘教学门诊’我还来,年轻医生看得细,专家在旁边指点得明白,让我心里特别踏实。”

患者的感受充分证明了教学门诊的优势,只收象征性的挂号费,但可以提供长时间的咨询交流,还有严谨规范的接诊流程做保障。长期以来,很多患者对“排队几小时,看病几分钟”不满意,期望问诊时间更长一些,医生可以详细地回答各种问题。但通常一位医生在半天的门诊中需要诊疗几十例患者,没有太多的时间为每一位患者详细回答各种问题。

挂1元教学门诊,换来一个团队给自己看病,患者无疑是受益者,经济上十分划算。并且,与单个专家诊疗相比,由包括专家在内的医疗团队提供诊疗,诊疗思路更开阔,诊疗盲点也更少,诊疗时间更长,服务也更为细致,患者得到的好处不少。

医生:生动的实践课,培养实战能力

实践性是临床医学最显著的特点。临床医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堆砌,更重要的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临床实践中。医生通过观察、询问、检查,收集患者的病情信息,并结合医学知识,才能作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而通过看诊过程,不仅培养年轻医生的临床基本技能、临床思维能力,更培养医患沟通能力。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住院医师小全出诊教学门诊后表示:“很多时候,除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亲身体验门诊出诊,才能学到更多的良好沟通技巧,在为患者诊疗身体疾病的同时,更让患者和家属从心理上得到治愈。”

“锻炼临床思维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能让我们迅速成为独当一面的医生。”马上结束研究生学习,即将独自走上医疗岗位的另一位医生表示,在教学门诊的接诊过程中还要进行复盘和释疑,让学习的书本知识真正在临床场景得到运用。

而负责指导的老师指出:“学生们虽然掌握了书本知识,但缺少‘实战’经验,出于对患者负责,我必须认真听他们之间的每一句交流。”针对学生不够完善的环节,包括医患沟通、病历书写等细节,带教老师都需要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这个过程就像一次现场答辩,只不过对学生来说,答辩的场地从熟悉的教室、病房来到了门诊。

教学门诊能否普及,医生能否忙得过来?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介绍:“我们现在固定每周三、周五开两次教学门诊,一次限3个号,为了保证教学和医疗质量,不加号,每个患者看诊的时长可达30~45分钟。”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选择内科、外科、妇产科、眼科、儿科、康复医学科6个专业基地,共计20余个临床科室开设“教学门诊”。自5月开诊以来,吸引了不少患者前来就诊。

教学门诊若能得到普及,肯定会受到患者的追捧。但这种诊疗模式是否可推广?医学专家、导师本就十分繁忙,现在又增加了旁观指导年轻医生的任务,必然造成“忙上加忙”的局面。从效率上看,一位专家一天可看几十位患者,但现场指导年轻医生,一天或许只能看几位患者。从此点出发,教学门诊恐怕难以推广。此外,专家教授少,年轻医生多,能够有幸参与到1元教学门诊的年轻医生毕竟是少数,加之这类门诊的数量有限,从尝试到普及,中间隔着不少障碍。

虽然大范围普及1元教学门诊目前难以实现,但只要秉持医疗与教学融合、专家与年轻医生联手这一创新思路,还是可以创造一些好的诊疗模式的。比如将一个教学门诊变成一个梯级诊疗单元,形成一位专家带多个年轻医生的诊疗模式,也同样可以实现患者、专家、年轻医生的多方共赢。在大力改善就医体验和优化诊疗流程的当前,这一诊疗新模式不仅值得推广,而且有必要推出更多类似的开创性做法。

编辑丨王申冲

审核丨卢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