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4年2月,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匠心强技·造就未来”—“山东手造”进技工院校七项行动的通知》,实施“山东手造”进技工院校七项行动。各市和各技工院校立足工作实际,深入研究筹划,精心推动落实,挖掘亮点优势,打造特色品牌,涌现了一批好经验好做法。为充分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山东省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于近期开展“匠心强技·造就未来”——“山东手造”进技工院校七项行动经验做法系列宣传。通过宣传推广典型案例,旨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工匠精神、强化技能培训、培养技能人才,促进我省就业创业工作高质量发展。

系列宣传于近日陆续推出,今天,为您带来第一期“匠心强技·造就未来”——“山东手造”进技工院校七项行动案例分享,一起来看济宁市技师学院的典型做法吧。

匠心强技·造就未来”

济宁市技师学院启动匠师培养计划

田园 济南报道

为弘扬手造文化,促进手造传承,培育师生工匠精神,碰撞手造创新火花,按照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实施“匠心强技·造就未来”——“山东手造”进技工院校七项行动的通知》要求,济宁市技师学院于近期实施“山东手造”师资提升行动,启动匠师培养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匠师培养计划将手造传承与学院专业特色进行结合,确定了“面塑”、“剪纸”、“木雕”、“烙画葫芦”、“草编”、“古法中药制作”、“刺绣”、“传统制茶技艺”等八个匠师培养项目。为确保匠师培养质量,切实提高匠师教学能力,济宁市技师学院聘请了济宁市非遗协会会长、山东工艺美术大师刘娟;圣仁膏坊中医药健康产业(山东)有限公司创始人杜新磊;济宁市技师学院优秀毕业生、非遗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李占恒等非遗传承人、手造大师担任授课教师,培训师资力量非常雄厚,参训教师也经学院严格选拔,均为对手造文化感兴趣、有志于将学习成果运用到教学工作和学生培养工作中去的优秀教师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济宁市技师学院认真贯彻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四部门印发的《关于在全市技工院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广设“山东手造”第二课堂,切实发挥“山东手造”在培育学生工匠精神、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积极作用,充分挖掘“山东手造”等传统文化课程中所承载的课程思政元素,形成了“手造讲座+传承人授课+手造体验+成果展示+作品售卖+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六位一体的传承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一步,济宁市技师学院将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实施“匠心强技·造就未来”——“山东手造”进技工院校七项行动的通知》精神,在济宁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指导帮助下,组建“山东手造”师资专家库,成立“山东手造”创新工作室,将技工教育工学一体、产教融合培养模式与山东手造人才培养相融合,打造“山东手造”传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