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作为民生的基石,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动力,更是国家长治久安的稳固基石。赛罕区深入剖析本区就业形势和存在的就业挑战,坚定不移地秉持以发展带动就业的理念,通过招商引资策略积极引进更多产业项目,推动产业繁荣发展,促进就业市场繁荣。同步持续开展大规模的职业技能培训活动,加强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培育,加强择业引导和就业服务,全力以赴扎实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确保全区就业局势稳中向好。

多措并举,就业创业更尽心

2023年以来,赛罕区坚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创新性打造“区长喊你来就业”招聘品牌。2024年,开展“逐梦赛罕,职导未来”主题“周周招”直播带岗10期,累计参会企业199家,提供岗位4919个,线上累计参会人数15.2万人次。开展线上线下同步大型招聘会6场,累计参会企业565家,提供岗位16374个,累计参会人数30.52万人次。为及时满足求职者需求,赛罕区“精准导航”,在“赛罕就业”公众号设置“岗位推送专栏”,共提供3000余种专业的2万余个岗位,涉及新能源、主管、会计、生物医药等多种职业。

精准发力,社会保障更贴心

按照人社工作总体要求,赛罕区全面推行人社综合柜员制服务,将服务延伸到镇(街道)。目前在镇(街道)、区域服务中心等地设置19个综合服务平台,122个社区均设有人社综合服务窗口,101个村均有人社协理员开展帮办代办工作。村(社区)目前服务内容包括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核定、领取养老待遇资格认证、养老保险政策宣传、就业失业登记、《就业创业证》申领、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创业担保贷款推荐、就业创业政策宣传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统筹发展,人事人才更舒心

为助力赛罕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区人社局与中环产业园积极对接,针对非公企业急需解决的职称评定、职业技能培训等人社业务,开展“人社服务进企业”活动,为企业留住人才提供政策保障,全力优化赛罕营商环境。截至目前,已开展技能培训12个班次,完成技能培训1523人,完成全年任务数的59.73%。完成2024年各类专家人才服务基层、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少数民族特培、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支持计划申报、公派出国留学选派、政府特殊津贴等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凝心聚力,劳动关系更安心

赛罕区不断建立健全劳动争议仲裁工作标准化建设,创新调解仲裁工作机制,强化“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区人社局积极与工会、工商联、辖区各镇(街道)等部门合作,加强调解组织建设。截至目前,已有175家企业完成电子劳动合同平台注册,签订9094份电子劳动合同,开展劳动保障类法律法规宣传活动6次,受理劳动争议案件396起,受理劳动监察类案件2709件,开展劳动维权监管监察3轮,检查在建项目52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共建共享,公共服务更热心

2023年,赛罕区成立赛罕区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各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就业工作格局。构建区、镇(街道)、村(社区)、网格四级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就业工作标准化、服务优质化。将公益性岗位、三支一扶、社区民生志愿者等各类人才充实到村、社区223个服务终端。建立事权、资金、人员及相关考核制度。

聚力转型,助企惠民更知心

赛罕区紧紧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加大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力度,集聚高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以产教融合为核心,通过组织实施就业创业政策落实行动、人社专员服务企业常态化行动、“人社局长进校园”行动等八大行动计划,积极开展三年“五万产业工人留呼”工程,搭建政校企合作平台,提升“人口能级”。

未来,赛罕区将继续秉持“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理念,从群众期盼出发,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完成,不断推动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等各项工作提质增效,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李琛瑶、李琛瑶)

来源: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