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约2克,形如胶囊大小。6月7日,荆门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为一85岁“心律失常”高龄患者植入“无导线起搏器(Micra)”,“续航时间”长达12年,并配合兼容1.5T/3.0T全身核磁共振扫描检查等创新功能,这也是医院开展的首例无导线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该项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荆门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在“心律失常”介入诊疗技术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将为更多的心脏疾病患者带来福音。

5月底,85岁高龄的吴爷爷(化名)因高血压(最高达200/90mmHg)伴活动后心慌、气短入院治疗。

吴爷爷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陈旧性脑梗等多种基础疾病,曾做过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入院后完善检查,诊断考虑为“心律失常、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根据24H动态心电图显示,吴爷爷平均心率仅39次/分(最快心率57次/分、最慢心率36次/分),远低于正常最低心率60次/分的极限,心脏不仅随时有停跳的可能,发生晕厥甚至猝死的风险非常高,情况不容乐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俗地说,就是吴爷爷的心房/心室电脉冲传导系统受阻或中断,心脏不能有规律地正常搏动。”荆门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二科主任李琳及团队对吴爷爷的各项指征进行缜密评估后,认为仅单靠药物治疗无法“治本”,唯一的办法就是植入心脏起搏器。但考虑到吴爷爷年事已高,又有多种基础疾病,传统的心脏起搏器体积较大,需要皮肤切口制作皮肤囊袋,将起博器及两根通往心脏的电极导线全部埋于皮下,囊袋感染、导线脱位等相关并发症不容忽视,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充分沟通后,李琳及心血管团队决定采用“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无切口、无囊袋、无导线,避免了传统起搏器的几乎所有并发症,家属也十分期待并决定尝试这种新型起搏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李琳团队术后查房关注吴爷爷康复情况

无切口、无囊袋、无导线,“胶囊起搏器”让心脏“重生”

人的心脏有着复杂的调控系统,其中一套特殊的“电路”系统,掌握着心脏跳动的快慢以及是否规律。窦房结是“司令部”,它按照一定的节律释放电信号,左右心房、房室结(希氏束、右束支、左束支等)、左右心室依次接收电信号并下传,最终使得心肌细胞受到电刺激后产生搏动,有规律的周而复始。

一旦信号传导过早/过晚、“短路”甚至发生混乱,就会出现室性早博、房颤、心律失常等情况,进而引发头晕、心慌、眼前发黑、乏力倦怠等一系列相关症状。

“手术适合有症状的、阵发性或永久性房颤合并心动过缓患者,或预计起搏比例较低的房室传导阻滞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患者。”李琳介绍,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手术是在局部麻醉下,通过股静脉穿刺,将起搏器通过导管植入到心腔内部的手术。

人工“起搏器”用特定频率的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代替心脏的起搏点带动心脏搏动的治疗方法,是治疗不可逆的心脏起搏传导功能障碍的安全有效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心血管团队为吴爷爷手术

6月7日,经过严谨的术前准备,吴爷爷被推入手术室。荆门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团队凭借熟练的技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引导下,穿刺股静脉、建立输送通道,将一枚重约2克、形如“胶囊”的无线起搏器植入吴爷爷右心室室间隔,确认位置、成功释放,同时立即测试各项参数达到理想状态并完成固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DSA引导下起搏器植入

手术耗时仅30分钟,因为采用的是局部麻醉,吴爷爷术中几乎没有不适感觉,也无需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辅助。“太神奇了!”手术团队精准操控,全身仅留下一个1cm穿刺点,这一切让吴爷爷连连称赞医学的进步和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团队高超的技术。

术后心电图示“起搏器”表现出良好的房室顺序起搏功能,心慌气短、乏力等症状消失。术后次日即可下床活动,恢复正常生活,吴爷爷已于术后第4天顺利出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术后心电图示房室顺序起搏功能良好

——在线科普——无导线起搏器与传统起搏器

传统起搏器大约为火柴盒大小,埋藏在胸部的皮下,与放置在血管的电极连接。有囊袋感染机导线断裂的风险,同时日常生活中也需加强维护。

“无导线起搏器(Micra)”是世界上体积最小的心脏起搏器,其体积比一粒布洛芬胶囊稍大、重量约2克,俗称“胶囊起搏器”,重量仅有传统起搏器的十分之一。手术植入无切口、无凸起、无束缚,患者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功能却与传统的心室单腔起搏器无异。

无导线起搏器不需植入电极导线,也无需在胸前区做切口,只需将胶囊大小的起搏器经静脉植入心腔内即可。手术无切口,无疤痕,术后感觉不到起搏器的存在,几乎避免了常规起搏器面临的手术创伤、出血、感染等风险。

个头虽小却拥有长达12年的电池续航能力,而且兼容1.5T/3.0T全身核磁共振扫描检查,可实现生理性心房与心室的同步起搏,大大降低了心衰的风险。

荆门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是湖北省临床重点学科,不仅承担荆门市及周边地区常见多发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如早搏、房颤的诊治,以及复杂、疑难重症心血管疾病,如难治性高血压、急性心肌梗死、难治性心衰、肺栓塞、复杂心律失常等的救治任务。

近年来,科室成熟开展临时/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主动脉夹层封堵术、房颤射频消融术、室性早搏射频消融术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琳 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荆门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二科首席专家,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冠心病介入治疗、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及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在难治性高血压、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顽固性心衰等心血管各种急症救治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