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技术壁垒?不存在的!”

在科技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我国的快速进步早已成了无法忽略的事实,虽然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想方设法对我们进行阻挠,但也不妨碍我们的整体科技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在工业科技的起步阶段,我们还是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技术封锁,导致一些先进的产品只能从发达国家中购买。

有句话说的不错,“落后就要挨打!”花钱买人家的东西,还要看人家的脸色,甚至连讲价的资格都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碍于当时技术落后,即使受制于人也只能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尤其是像盾构机这样的尖端产品,让我们在几十年前就遭遇到了“卡脖子”的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想到几十年过去,我们不但有了自主研发的能力,更是让欧美国家体会到了“卡脖子”感觉,如果早知道会有今天,他们还会做出相同的选择吗?

自主研发的动力

早在1997年,中国为了修建秦岭隧道从国际上寻找合适的盾构机卖家。

当时能够生产盾构机的大都是发达国家,而且他们的技术侧重点不同,经过甄别后我们最终选择了德国的盾构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对方仗着我们无法自主生产,竟然开出了每台3.5亿的天价,可即便如此,我们也不得不接受对方的报价。

没想到当我们支付了巨额的货款,将两台盾构机拉回国内后,发现这两台机器似乎并不是全新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为了不耽误工期,只能将这两台机器投入使用,而与机器一同前来的技术人员也不是多么好心来教我们如何使用,而是别有用心谋求更多的利益。

原来在机器的调试和维修过程中,德国的技术人员总是不允许我国技术人员在现场观摩,明显就是不希望有一丁点的技术外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他们的薪水和机器的维修费用高到吓人,但是离开他们机器就办成了一堆废铁,因此我们只得接受对方的无理条件。

关键是国外的技术人员根本不关心我们的工程进度,因此他们也不在乎我们的工作节奏,有时机器坏了恰好不在人家的上班时间,那我们就只能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没有自主研发的能力,我们只能受制于人,这对处于快速发展的国家是非常不利的。

有人说既然如此我们能否放弃对盾构机的依赖,用其他方法代替盾构机的工作?

其实在没有盾构机之前,我们只能用人工和传统的工具进行挖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方法效率慢,危险程度高,远远无法和先进的盾构机相提并论。

而且在国家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地下工程的建设已经急不可待,无论是地铁还是水电隧道等工程,都离不开盾构机的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们下定决心要造出领先全球的盾构机产品,可当我们真正开始走上研发之路,才发现要远比我们想象困难得多。

披荆斩棘的研发之路

欧美国家得知我们想要自主研发盾构机时,曾大言不惭地嘲笑我们“100年也造不出来”。

中国人民什么时候惧怕过困难?都说我们造不出来,我们偏要造出来,还要造出来比你们更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1年,国家将盾构机研制列入“863计划”,次年,中铁隧道局集团正式开启了国产盾构机的研发。

虽然盾构机问世至今已经有近200年的历史了,但是对于我国来说,这就是一个从“0”到“1”的转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涉及到的专业学科技术比较广泛,国家调集了多位科研人员进行技术难题攻克。

要知道想要研发出符合预期的盾构机,首先要学习盾构机的工作原理和各种参数

当真正了解到盾构机的构造有多么复杂,才知道短时间内自主研发几乎是不现实的事情,但这种不现实偏偏在中国科研人员手中变成了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刀头困难我们就攻克刀头,元器件困难我们就攻克元器件,总之就是一句话,干就完了!

而且要知道盾构机是高级定制化产品,因为运用的场景不同,所遇到了地里环境不同,对刀具刀盘的设计要求自然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在研发人员心中其实一直有两个组关键的因素,就是研发合格的材料和成熟的加工工艺。

好在无论经过多少次失败,都没能打击到我国科研人员的信心,在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后,2008年,我国第一台可以在复杂地质中作业的盾构机终于研制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这个消息传遍世界,很多欧美国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不敢想自己自己将近200年的路途被中国短短几年就给走完了。

他们当然无法相信,因为他们不曾感受过“受制于人”的无奈,更是无法体会中国想要快速发展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也有外国专家不相信我们真的能制造出世界级的盾构机,直到2009年2月,“中铁1号”在天津地铁3号线始发,彻底带领国产盾构机走上了世界的舞台。

吹响反击的号角

“中铁1号”盾构机下地开始,中国在盾构机研发制造方面并没有停滞不前,相反,能够制造出来时一方面,能够领先全球就是另一方面。

这次我们不但要打破欧美国家对盾构机的垄断,更要将他们的引以为傲的自大给击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开始面对中国产的盾构机,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大都处于观望态度,毕竟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的技术累计时间还是太短了,想要让他们接受中国制造,明显还需要一个过程。

但随着中国地下工程的不断延伸,中国盾构机的效率和质量得到了完美的验证,完全不输于进口盾构机让国产的口碑节节攀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键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国产盾构机在价格上一下就将进口盾构机打的找不到北。

当年3.5亿元一台的“二手货”早已不复存在,各个国家为了扩大在国际上的市场份额,纷纷开始调整自己的定价策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国产盾构机的出现不仅打破了欧美国家的技术壁垒,更是打破了长久以来的价格壁垒。

如今我国的盾构机技术已经发展了十几年,凭借创新技术、过硬质量及高品质服务开拓国际市场,在全球市场占比达7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今年4月份,由我国自主研制、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机——沪渝蓉高铁崇太长江隧道“领航号”盾构机顺利始发,标志着我国在盾构机领域早已经一骑绝尘,很多国家的基础建设现在已经离不开我国的盾构机。

据悉为了保证核心技术不被泄露,大型盾构机已经出现在我国对欧美国家禁售的名单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如果当初欧美国家不要这么过分,也许还无法如此快速促使我们对盾构机的研发,只是没想到现在却成功被我国“反制”,只能说造成今天这样的结果,完全是它们咎由自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使他们想要对此表示不满,也没有丝毫的说服力,毕竟他们总是仗着起步早对我们进行“卡脖子”的行为,如今也让他们尝尝其中的滋味,这不是合情合理的嘛!

结语

一项技术从无到有远不是说说那么简单,好在中华民族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不缺少奇迹的民族,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惧世界上的任何挑战,因为我们有能力应对任何困难,这就是国家给与我们的底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