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机务频道的一篇关于国外机务的值班表,很有意思!

是这样说的: Air new Zealand/air canada 或者澳航倒班表

5-5-4,值5天夜班,休五天,5天夜班,休四天。

五天夜班休五天,四天夜班休五天,俗称5-5-4。

每个shift 是11个半小时。有的工龄长的,全部白班也是5-5-4,白班 5-8个过站,夜班一般一个人cover两个航后(仅仅航后没有附加工作)。

机库航线夜班夜班干A检,一般情况下3-4小时做完工作。

相比国内行业情况,一说到白夜休休的排班表,老外直接一句:how crazy your employer!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根据一位熟知shift公司的作息时间的网友回复:

他们这个shift工作有几个大原则:

第一就是长期平均的每周工作时间是40个小时。

第二就是每天工作时间,即使是有加班的情况,不能超过13个小时。

第三就是必须有连续50几个小时的休息。(具体数字忘了,要看他们各州的劳动法。) 比较常用的倒班就是一个白班组11个小时,比如四点到十五点,一个夜班组11个小时,15点到第二天两点。中间那俩小时就没人。上四休四,也有上六休六的。然后白班和夜班交替着上。总共是四组人,一组白班,一组夜班,两组在休息。

还有一种shift是永久白班shift,七点到十八点,上四休四或者上六休六,这种适合周末需要人,但是不需要夜里有人的。这种是需要两组人,一组上班,一组休息。

国内上班制无需多言。其实这种有利有弊。连续上班肯定很累。当然看人家一晚上就两个航后。这样上班也就可以理解了。

如果按照国内的工作量,这样的上班根本扛不住。当然,要说羡慕还是比较羡慕的,人家是真能按照劳动法执行,这一点我们就比不了。

能这样上班的前提条件,那就得有足够的员工,最起码能倒开。然而,对于某些企业来说,人力成本才是最大的成本。想方设法都要控制人力成本。三个人的活一个人干,那再好不过了。

再说中国人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还是有的。别看14亿人口的大国,对于这些地方真还舍不舍请人。

试想一下,一架航后一个人干和三个人干的区别,一个人遗漏没人查,三个人还能起到互检的效果。对于安全来说,应该算个好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