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在2024年高招季,搜狐邀请全国百所高校“发言人”做客搜狐教育“名校来了”高招访谈,通过视频、直播等形式详解高校招生政策、特色专业及录取规则,搭建考生与学校之间的桥梁,指导考生填报志愿、选择专业,帮助考生在第一时间零距离获取最新的高招资讯和权威的招生政策解读。

香港浸会大学创立于1956年,是八所受香港特区政府资助的公立大学之一,既是博雅大学,也重视研究。大学现有七千多名本科生及四千多名研究生,所颁授之本科硕士博士学位资格都获得内地及国际认可。从2003年开始,大学更获得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内地招收应届高考毕业生,每年人数约占一年级收生人数超过百分之十,主要来自北京、江苏、广东、安徽、辽宁、湖南等省市。

2024年香港浸会大学在内地有怎样的招生政策?本期节目我们请到香港浸会大学教务长程淑丽老师和香港浸会大学入学事务处经理陈碧怡老师做客搜狐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香港浸会大学教务长程淑丽老师(中)、香港浸会大学入学事务处经理陈碧怡老师(左)

精彩看点:

  • 2024学年浸大计划录取超过300名内地本科生;
  • 2024年浸大6个学院,提供四十多个本科及五十多个研究生专业,除了个别科目,全部用英语授课;
  • 浸大于去年推出「大湾区延伸学习」计划,落实「一校两园」;
  • 坚持“全人教育”的办学理念,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
  • 浸大为学生提供各种对外交流机会, 与超过350所国际知名的学府签订交换生协议,让学生开阔他们的眼界,加深对跨文化的了解,以及提升国际视野。
  • 浸大采取自主招生的形式录取学生,为同学在统招以外提供多一个选择;
  • 浸大各个学院的招生模式略有不同,主要分为“联合收生”和“独立收生”两类;
  • 今年的内地招生计划已开始接受报名,截止申请日期为6月12日,英语不低于110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搜狐教育:各位搜狐网友大家好,这里是搜狐高招《名校来了》高考特别节目,今天邀请到的嘉宾是香港浸会大学教务长程淑丽老师和香港浸会大学入学事务处经理陈碧怡老师,首先请程老师介绍下香港浸会大学的基本情况?

程淑丽:香港浸会大学创立于1956年,是八所受香港特区政府资助的公立大学之一,既是博雅大学,也重视研究。大学现有七千多名本科生及四千多名研究生,所颁授之本科硕士博士学位资格都获得内地及国际认可。从2003年开始,大学更获得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内地招收应届高考毕业生,每年人数约占一年级收生人数超过百分之十,主要来自北京、江苏、广东、安徽、辽宁、湖南等省市。2024学年浸大计划录取超过300名内地本科生。浸大的研究生课程也深受内地本科毕业生的喜爱,每年录取超过二千名内地生。

搜狐教育:香港浸会大学作为内地考生首选的知名高校之一,学校的学科优势和特色是怎样的?请程老师介绍下。

程淑丽:在2024年,浸大的6个学院,在文学及社会科学、理、商、传理、创意艺术、及中医药各范畴合共提供四十多个本科及五十多个研究生专业,当中更有不少属于全港首创的学院和专业。除了个别科目,全部用英语授课。

浸大的传理学院历史悠久,多年来为新闻,公关,广告等行业训练不少精英人才,学生毕业后投身业界,有很好的前景。近年新兴的游戏设计与动画,配合现代社会需要,极受同学欢迎。于2022年成立新的创意艺术学院,推动艺术、文化和艺术科技的发展,培育电影、音乐和视觉艺术等范畴人才。工商管理学院属于全球少于百分之一拥有三重认证的商学院,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体育及康乐管理文学士,学生中有不少是精英运动员,包括香港的奥运金牌得主。文学及社会科学跟理学院未来也会提供更多的跨学科专业,这些都是浸大学科的特色及优势。

中医药学院的中医课程是香港最早的中医课程之一,毕业生可考取中医执业资格。凭借于香港中医药教育和研究的领先地位及中医药临床服务的丰富经验,浸大获香港特区政府选定为香港首间中医医院的服务契约承办机构。中医医院的设立,将大幅提高香港中医药医疗服务的水平、有助研发中医药,促进跨领域的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学重视创意,提倡跨学科的学习。于2022年开办了四个创新的跨学科专业,其中崭新的“自订主修”,让同学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按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灵活设计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跨学科的学习在高等教育已发展成世界趋势。浸大未来也会继续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搜狐教育:香港浸会大学在本科生人才培养有哪些特色和举措呢?请程老师介绍下。

程淑丽:全人教育”是浸大一直坚守的理念,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除专业学术课程外,“通识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综合的广泛知识,锻炼学生知识整合的能力、明辨思维,通过多元活动提升同学的能力,以迎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新世代所带来的新挑战和机遇。

而“服务学习”则通过参与创新及有意义的社区服务,培养学生成为关爱社群及有承担的社会栋梁。在过程当中锻炼学生在群体的沟通与合作。浸大期望通过全面的大学教育,更培养同学所需的素养,毕业时具备包括:技能、创意、沟通和群体等特质。

另外,浸大于去年推出「大湾区延伸学习」计划,落实「一校两园」,香港学生可到大学在珠海的校园 – 北师大浸大联合国际学院 – 学习一个学期或一年,让学生通过交流、实习等互动,丰富他们的学习体验,让他们更了解国情, 也加深对大湾区的认识。

搜狐教育:地处香港的优势是非常多的,学校的国际化交流有哪些特色优势呢?请程老师介绍下。

程淑丽:香港作为国际人才汇聚的大都会,浸大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报读。除获大学豁免外,浸大所有课程均以英语授课,除了吸引了不少内地生报读浸大,也吸引了来自非洲,南美洲及中亚地区的学生报读。目前,我们有约一千名的海外学生来自4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内地学生占百份之七十五。浸大为学生提供各种对外交流机会, 包括学生交换计划釜海外/本地实习机会,海外服务学习以及交流团, 让学生可拓阔他们的眼界,加深对跨文化的了解,以及提升国际视野。

浸大积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大学合作机会,提高师生对世界事务的认识和参与,提升学术研究水平。大学与超过350所国际知名的学府签订交换生协议,每年互派交换生学习,交换为期半年到一年。除此以外,大学也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法国等地的著名大学合办双学位课程,同学在浸大和海外大学完成课程以后,分别获得浸大和海外大学颁发的学位。

搜狐教育:对于即将要步入大学的学生来说,对于未来的大学生活还是充满了向往。请介绍下香港浸会大学的校园生活情况是怎样的呢?

程淑丽:浸大致力提供最佳的学生体验,拥有浓厚的关爱文化,大学了解内地新生刚来香港所面对的问题,特别为新生举办各类学习和社交活动,帮助他们融入在香港的生活。例如“内地生关顾服务组”会举办不同类型的文化适应、生活规划等活动;“全人发展导师计划”协助同学积极、自主地规划个人成长的发展,让学生在成为 ‘浸大人’ 的路上得到支持。

另外,大学建校至今校园不断扩展,校内设施不断更新,课室和实验室配备先进器材,图书馆藏书丰富,并设有舒适的学习共享空间,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学习。浸大又提供优质的学生宿舍及完善的体育设施,让同学体验校园生活的同时,又可建立健康的生活。大学目前有超过1,700个宿位,保证入学首年安排宿舍给内地生,新的赛马会创意校园快将落成,届时将提供更多宿位。

搜狐教育:2024年香港浸会大学的招生政策和招生计划是怎样的?与往年相比有哪些变化呢?请陈老师介绍下。

陈碧怡:浸大采取自主招生的形式录取学生,为同学在统招以外提供多一个选择, 申请浸大既不占用学生的高考志愿,与统招也不冲突。31省市的应届高考学生(包括复读生)可以直接向大学提交入学申请。今年招生政策其中一个改变就是香港特区政府把香港高校的非本地生比例从百份之二十提升至百份之四十,浸大也将会大幅扩招,去年我们录取约180名内地生,今年计划录取超过300名内地生,各省市没有名额限制,最终录取人数视乎考生的整体水平而定。

浸大各个学院的招生模式略有不同,主要分为“联合收生”和“独立收生”两类。在“联合收生”的制度下,报考时,同学可按自己的兴趣报读心仪的专业的所属学院,入学后利用第一年时间多了解各个学科范畴,在第一年下学期或第二年才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和学院定立的分配准则后修读相关的专业。

“联合收生”的专业包括文学士、工商管理学士、传理学学士、理学士、社会科学学士及音乐学士。

另一种招生模式是“独立收生”,同学则在报读时已须选定专修,例如中医学学士及生物医学理学士、体育及康乐管理文学士和创意艺术学院的大部份专业等。

入学要求方面,除理学院及中医药学院有学科方面的要求,浸大大部份专业都是“文理兼收”。

除高考成绩外,部分专业另设入学面试作综合评估,符合资格的申请人需要参加面试和提交作品集。面试会在线上以英语进行,主要评核考生的英语能力、个人素质及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包括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明辨思维、解难技巧等。大学会综合考虑申请人的高考成绩和面试表现,择优录取。

在高考成绩公布以后,大学会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公布面试和录取名单。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定,所有录取程序会在7月7日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搜狐教育:今年学校的报名截止时间和英文成绩上是怎样要求的呢?请陈老师介绍下。

陈碧怡:今年的内地招生计划已开始接受报名,截止申请日期为6月12日。有兴趣的学生可直接通过浸大官网提交申请。学生所报的专业于截止报名后将不能更改,大学将按照申请人所报专业进行录取,所以请学生慎重选择报读的专业。

录取标准方面,申请人的高考成绩必须达到所属省市的一本线或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而且英语成绩达110分才有机会获邀面试或录取。工商管理学院专业及商业计算及数据分析理学士的英语要求为120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搜狐教育:香港浸会大学毕业生就业是非常不错的,这方面也是广大家长比较关注的,接下来请陈老师介绍下?

陈碧怡:在大学各单位,老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浸大毕业生都有很好的发展。2022年内地毕业生当中,约百份之二十留港工作,他们在会计、科研、广告传媒、行政等行业得到很好的发展机会。另外,约百分之五十的毕业生会留在香港或者到海外继续升学。过去,有毕业生会到哈佛、耶鲁等顶尖的大学继续考研。

而留在浸大深造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我们学院提供超过五十个修课式研究生课程,有特定学科、跨学科、双学位、专业博士学位等选择 ,部份更获得专业认可。2022年研究生毕业后约百份之二十投入全职工作,分别从事商业、社区服务及教育等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搜狐教育,请程老师留下学校的官方联系方式并为今年的考生送上祝福。

程淑丽:我希望同学们在备战高考的同时,亦应注意身体健康,适当地放松心情,让身心保持最佳状态, 在面对压力下,仍能在考场沉着冷静,发挥最好的自己。之后如果报考的专业有面试安排,就要好好的练习英文口语,才能更好的表达自己的逻辑思维及知识,在一些不同的话题中阐述自己的观点。

最后,祝福大家高考成功,取得好成绩。我们期待更多优秀的同学加入浸大,开展人生的另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