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发出的司法建议书真是一场‘及时雨’!我缴纳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已经移交至区房管中心的专项维修资金公户,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6月12日,陕西省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对一起案件回访时,当事人董某拉着他的手难掩激动心情。

这是几年前的一起小案件,虽然涉案金额只有几千元,但却引来商洛市房地产行业的大整顿。

2013年6月,董某从商洛市某房地产开发公司购买一套住宅。在双方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时,开发商向董某收取了全部购房款,并代收了大修基金(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8602元。

2023年8月,董某听说部分房地产开发公司截留业主大修基金,便立即前往房管部门查询,没想到居然没有自己的缴费记录。他认为开发商的行为严重侵害了其合法权益,遂诉至法院要求开发商返还代收资金及资金占用利息。

办案法官接到案子后,考虑到该案可能并非个案,认为必须慎重处理。于是法官前往房管局、房地产公司、开发企业、小区等地走访,与各相关单位业务人员座谈讨论,及时了解情况。

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办案法官发现自己的担心并非是多余的,以前全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由市房产管理局管理,业主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由开发企业代收。2019年12月,商洛市加强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将收缴权限由市房管局移交至区房管局,资金由业主持购房合同直接缴纳,全市很多住宅小区存在专项维修资金由开发商收取后未及时上缴维修资金专户的情况。

商洛中院为此召开专题会议,决定向相关部门发送司法建议,要求加强维修资金收缴和管理。

2024年2月,商洛中院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房产管理局、商州区房产管理局等多部门发出司法建议书,要求积极履职尽责,以务实举措尽快向开发商追回维修资金;举一反三,对全市范围内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梳理排查;规范管理,确保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切实保障广大业主权益。

“有司法建议书做后盾,那些一直困扰我们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催缴管理难题就有了解决思路,也有了法律依据,我们的底气更足、信心更大了。”司法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特别是市、区房管部门的积极回应。

市、区房管部门以司法建议为切入点,对商洛市区范围内98个住宅小区住房专项维修资金缴纳情况进行了严格排查,查出开发商未上缴维修资金的小区共10个,涉及资金2100余万元。

针对这一情况,他们和相关部门进行联合执法,督促相关房产企业缴清代收维修金余款。目前,共有700多户1000万余元维修基金追缴到账。

5月20日,市、区房管部门分别向商洛中院反馈落实司法建议的结果,并表示,下一步房管局将联合公安、税务、法院等部门,加大追缴清算力度,多措并举督促相关房产企业缴清代收维修金余款,并进一步完善资金管理,切实维护广大业主合法权益。

“司法建议的发出,是对房产行业市场整治力度的进一步强化,有助于从源头上减少相关涉诉案件的发生,助力房产管理风险防控关口前移,变化解矛盾为提前预防,让司法建议真正发挥作用。”商洛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陈彩喜强调,全市法院在依法审理案件的同时,围绕类案审理中的普遍性问题,抓住职能部门制度管理上的隐患性漏洞,及时发出司法建议,开出监管良方。今年以来,全市法院就环境保护、房产管理、保险理赔、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未成年人保护等多个领域发出司法建议14份,切实以审判之力促推社会之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