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广东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内关于教室内开空调需扫码付费使用的消息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据网络视频反映,有学生吐槽称大教室的中央空调一节课竟然要收取24元的高额费用,这一做法立即引发了公众的广泛讨论和质疑。

随着舆论的持续发酵,6月17日,校方后勤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针对此事作出了回应。他们澄清称,每节课需交24元电费的说法并不准确。实际上,学生所预付的24元并非固定费用,而是根据课程结束后实际使用的电量进行结算,并退还剩余费用。这一解释让原本看似高昂的空调费用变得相对合理。

据了解,此前该学校教室并未安装空调设备,为了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学校近期决定安装扫码支付的空调。然而,由于学校并未将空调用电费用纳入预算,因此只能通过收取空调费来分摊成本。这一做法虽然解决了学校资金短缺的问题,但却引起了学生的不满和质疑。

对于这一事件,网友们的看法褒贬不一。一部分网友认为,教室内的空调作为教学设施的一部分,其使用费用应该由学校承担,而不应转嫁给学生。他们认为,学生所交的学费中已经包含了基本设施的使用费,因此学校再额外收取空调费是不合理的。同时,他们也质疑学校为何不能从其他渠道筹集资金,比如增加财政拨款或寻求社会捐赠等,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然而,也有一部分网友对学校的做法表示理解。他们认为,如果空调使用的总电费不高,那么全班分摊下来的费用也不会太多,学生完全有能力承担。同时,他们也认为学校安装空调是为了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这是一件好事。因此,他们认为学生应该支持学校的做法,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和质疑。

事实上,关于高校是否应该向学生收取空调费的问题,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在公办学校中,如果教室装有空调,其电费通常由学校公用经费支出。例如,2023年7月浙江宁海县教育局在相关答复中就明确指出,教室空调电费由学校公用经费支出。而湖南衡南县发展和改革局的工作人员也表示,学生在学校住宿使用电器产生的电费可以收取,但收取教室空调费则无依据。此外,深圳龙岗区教育局也曾明确表示,依据广东省中小学收费政策,收费项目并不包括空调费,无论公办还是民办学校均不得以空调费名义收费。

然而,在高校中,情况则有所不同。虽然高校收费标准中并没有明确规定教室空调费是否应向学生收取,但一些高校确实存在向学生收取空调费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高校的教学楼和宿舍楼数量众多,用电量大,而学校的经费又相对有限,因此需要通过收取一定的费用来分摊成本。

对于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的空调收费问题,我们也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首先,如果该校的空调是由第三方安装的共享空调,那么遵循“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收取费用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无论是哪种情况,学校在向学生收取空调费时都必须遵循自愿原则,不能强制收费。同时,电费收取应该公平合理,按照当地电力部门规定的标准收取,并做到公开透明。

其次,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应该承担起为学生提供舒适学习环境的责任。在炎热的夏季,为学生送清凉、提供防暑用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是学校的分内之事。因此,学校应该合理规划和管理资源,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不应以防暑之名增加学生的负担,将自身的义务转嫁到学生身上。

最后,对于类似的争议事件,我们应该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一方面,我们要理解学校的难处和苦衷,尊重学校的决策和管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关注学生的权益和诉求,积极寻求最佳解决方案。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和指导,明确收费标准和规范,防止出现乱收费现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保障学校正常运行的基础上,真正做到为学生服务,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

以上内容,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