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

今年以来,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着力在“减负”“赋能”和“激活”上下功夫,破解乡村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着力找到基层减负“最优解”。

以“消元法”减负,努力破难题、提效率

宜黄县严格按照指导目录,全面规范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挂牌,清理村级挂牌问题86个。明确群众自治组织依法自治事项指导目录和减负清单,以及村级层面依法自治事项和协助政府工作事项,确保村级减负事项“有据可查”。同时,严格落实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有序甄别和取消不应由村级承办的事项,让村级“轻装上阵”。

严格督促检查,县委组织部联合县党建指导站、片区工作站人员下沉乡镇、村(社区),联系指导乡村“减负”等工作,发现问题10余起,并督导相关单位整改落实情况,打出“减负、赋能、督促、问效”组合拳,推动基层干部为乡村谋振兴、求发展。

以“降次法”统筹,着力优机制、赋能量

完善权责清单,让基层有“权力”管事。规范基层工作职责事项准入范围,保留乡镇行政权力事项和赋予乡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向乡镇赋予应有的权利。完善乡镇执法机构与县级各类执法部门的协调机制,明确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机构主要负责职能职责和具体事项。

此外,推动人员下沉,让基层有“人力”做事。进一步优化县直部门派出乡镇机构工作人员的管理,明确由乡镇统筹日常管理、统一指挥调度的工作机制;优化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选派管理,让基层有“能力”干事。全县共派出驻村帮扶工作队32支92人,5月份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对19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村、红色名村、软弱涣散村开展了驻村帮扶评估工作,减少驻村工作队8支,驻村力量30人。

以“最优解”增效,全力强体系、增活力。

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全县12个乡镇构建起“乡镇党委—村党组织—网格党小组”的三级网格组织架构,科学划分基层网格,全县农村基层共有网格260个,配备专职网格员260,职能网格员2086人,收集群众意见1352个,解决民生事实1260余件。

与此同时,优化乡村队伍建设,分类推进乡村干部培训,精准设置主题,确保培训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5月份开始在县委党校有序举办了为期2年的“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基层治理专题培训班”“重点产业发展专题培训班”等7个专题培训班,并指导乡镇开展“村(社区)两委班子履职能力培训班”,提升村级干部履职能力。

加强乡村干部关爱,强化待遇保障,落实乡镇干部工作补贴,强化表现优秀的乡镇公务员职级晋升,落实村级定员干部待遇保障,实打实关心乡村干部。(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