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讯(记者 严松 通讯员 李奕霖)“现在市场上文化类产品同质化严重,想要做出不一样的产品,关键在于要有出色的设计师团队,但是现在既懂消费者又了解苏州文化的设计师,这样的人才实在太难找了。”近日,在姑苏区双塔街道召开的“文化企业圆桌会”上,金城新村苏作馆的负责人表达了企业目前遇到的难题。

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是文化产业的核心部分,打造出优质的“人才生态圈”,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我们走访了殿春里·霓美术馆,苏作馆,乐村等多家文化类企业后发现,一方面,文化企业间同质化竞争严重、人才稀缺的情况普遍存在;另一方面,上下游文化企业存在联动难、同步难、共享难,许多可以交流的资源都没有流通起来。”双塔街道“红链助企专班”的成员在走访文化类企业后总结道。

文化企业“出题”,街道精准“解题”。对此,双塔街道通过“党组织”穿针引线,帮助企业与苏州大学等高校牵线搭桥,对接高校相关专业学院,让人才与企业之间精准匹配,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和产业协同。同时,双塔街道在文化产业园内建立产业园党建联盟,集结文化产业上下游企业,定期召开“文化企业圆桌会”,畅通企业间的交流渠道,构建文化产业链党建协同矩阵,把党建效应转化为文化产业集群效应。

随着十全街保护更新提升的有序推进,街区潮流文化氛围也日渐浓厚。“十全街主街和乌鹊桥路的业态整体打通,街区的整体联动让人气持续上涨,始终让游客们保持对十全街新鲜感,还需要大家一起发力。”在殿春里·霓美术馆的“红韵会客厅”中,十全街上的潮流店铺主理人们热烈地讨论。为了打造出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文化消费体验场景,街道党工委组织十全街的商户成立“十全经济联盟”,让商户深度参与十全街的整体发展。对于在十全街开设的“首店”,开展“全周期管家”式服务,成立“海棠花红·助企帮帮团”,安排党员干部持续跟踪服务企业,定期举办“红色引擎·惠企讲堂”,邀请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对最新政策进行详细讲解,始终让十全街的店铺充满潮流与活力,在以文促商中带动整个十全街区产业进一步发展。

双塔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双塔街道紧紧围绕“党建+”“文化+”“数字+”策略,深挖和发挥子城深厚的文化底蕴优势,以文化为内核贯穿城市文化发展脉络,“我们牢牢发挥党的组织优势,以党建为纽带,加强互联互通、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根据企业业态、产业形态等,摸清企业需求,结合街道实际,建立有针对性的助企举措和惠企服务;整合产业协作资源,加强对企业发展的引导,带动整个行业向上发展,激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相关负责人说,去年以来,街道重点围绕数字创意文化产业、文化服务两大产业集群,打造科技文化产业园7个,建设省级以上众创空间4家,组建产业集群党建联盟,不断激活产业集群新活力,为街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