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农快评

鹅肠清粪靠脚踩、用血水染色,生产日期随意更改;鸭肠与洗地污水混在一起,经过简单过水搅拌、分装冷冻,就被打上“免洗”标签,销售至多个省份;死鸭掉在混有鸭毛、污染物的排污渠中,重新挂回生产线;甚至还有工人向排污渠撒尿……近日,有记者卧底河南和山东两家肉类食品加工厂,脏乱差现场触目惊心。

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记者就此事联系两地多个监管部门以后,涉事企业竟给记者打来了电话,说鸭肠加工是外包的,刚换了承包商,过渡期间出现问题,视频先别发,会影响销路,咱商量商量,并且说电话号码是相关政府部门“李主任”给的。

李主任”是谁?为什么要把记者电话给涉事企业来阻止记者曝光?企业发生了如此恶劣的食品安全问题,他们还敢有意袒护。这很容易让人怀疑,当地监管部门或政府人员与涉事企业之间存在某种利益关联,已经突破了监管的底线。更让人惊讶的是,2022年,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微信公众号发文,还对这家涉事的山东雅士享肉类食品有限公司的食安管理点赞。短短两年时间,生产标兵变得如此“脏乱差”,是之前的检查有问题?还是企业突然“堕落”了?

电话里,负责人的那句“会影响我们销路”,同样让人震惊。销路靠什么?靠的是过硬的产品,靠的是企业的诚信。产品出了大问题,却想通过遮掩来蒙蔽消费者,即使成功,也只能是一时的,暴雷是迟早的事。这样不负责任、在食品安全上出问题的企业,损害的不仅是消费者的利益,也损害了整个行业声誉。对于这样的企业,就得让更多的消费者看清楚,就得让它的产品销不出去。很想问问这位负责人,这样的鸭肠,你敢吃吗?

食品安全无小事,人们对监管公正与否的在意和对监管部门履职行为的关注,本质上是对食品安全的担心。如此触目惊心的乱象,是对食品企业道德良心的叩问,更是对监管失灵的“打脸”。监管处罚不能只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而要把工作做到平时,不能等媒体曝光后再做查处问责类的“规定动作”,甚至“通风报信”。

事件曝光后,当地已组织市监局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依法责令涉事企业立即停产整顿。

三农快评——从三农角度看问题

聚焦“三农”领域大事、要事、急事、难事,权威跟踪“三农”领域热点、焦点、难点、重点话题,独家解析“三农”新闻事件,认真寻找新闻第二落点,用有速度的关注、有高度的站位、有态度的表达、有温度的关爱、有深度的见解回应社会关切。

作者丨中国三农发布评论员 李宜晓‍‍‍‍‍‍‍‍‍‍

编辑丨杨笛‍‍‍‍‍‍‍‍‍‍‍‍‍‍‍

摄像丨徐豫‍‍‍‍‍‍‍‍‍

视频剪辑丨鲍孟涵‍‍‍

主编 | 蒋琳

监审 | 钟倩

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遇侵权

请联系我们删除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优质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