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

2024年6月19日,重庆市梁平区、长寿区、垫江县,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开江县、大竹县以及广安市邻水县等“川渝七兄弟”,在达州市达川区召开共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党政联席会议第七次会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10月,建立示范带工作机制。(联席会议会务组供图)

至此,共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已进入第五个年头。其间,“川渝七兄弟”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协同机制更加健全,交流合作渐入佳境,发展效应加速释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4月,签署共建示范带合作协议。(联席会议会务组供图)

交通、水利、文旅、环保、教育等多个领域签订合作协议,联合发布机会清单,文旅联盟、医保联盟、教育共同体等抱团远行……五年来,示范带经济总量从2610亿元增长到3240亿元,占川渝两省市比重由3.1%提升至3.5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4月,明月山绿色发展机会清单发布。(联席会议会务组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12月,明月山文化旅游联盟成立。(联席会议会务组供图)

协作聚合

产业体系更加完善

共建共享,交通先行。

示范带各区县同心协力,以交通建设为突破口,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成功首发,梁平至开江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邻水至重庆“南北大道三期”建成通车,中国航油西南战略储运基地、明月山西麓旅游环线、东麓天香道路建成投用,达州金垭机场建成投运。

产业协作,聚合成势。

如今,达钢搬迁升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广安高新区创建为省级绿色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名片持续擦亮,明月山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辐射带动,安连普电子落户大竹,明月山粮油产业园大放异彩,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区加快成势,大竹川渝合作产业园、长寿经开区、开江经开区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一个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协作共兴、绿色环保的明月山现代产业体系已经形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6月,签订共建丘陵山区农机装备产业园合作协议。曾业 摄

文旅融合

两山实践活力迸发

文旅是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的一张亮丽名片。示范带各区县着力整合文旅资源,共建文旅“朋友圈”。

连续两年举办明月山生态旅游文化节,联合发布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徽标logo、精品主题旅游线路及文旅惠民政策,23家A级旅游景区实施门票减免或打折优惠。组建星级酒店联盟,七区县户籍居民享受指定酒店协议价折扣优惠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7月,明月山徽标logo发布。(联席会议会务组供图)

明月山·百里竹海“矿山变景区、竹山成金山”经验在全国推广。长寿菩提古镇获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垫江成功创建明月天香市级旅游度假区,梁平双桂湖、垫江三合湖、达川乌梅山、大竹渔人部落、开江金山景区等成功创建4A级旅游景区,邻水五华山、垫江恺之峰等4A级旅游区成功完成提档升级。

一个个景点景区串珠成链,一幅幅明月山“富春山居图”徐徐铺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锦绣明月江。(达州市达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治理联合

生态屏障筑稳筑牢

生态是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的底色。

五年间,“川渝七兄弟”常态化开展龙溪河、大洪河、铜钵河等跨界流域联合巡河、联合执法,主要河流国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跨界河流联合执法。(达州市达川区生态环境局供图)

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五年来,“川渝七兄弟”共建国家储备林22.7万亩,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21个。

梁平区、开江县、大竹县污染治理设施共建共享经验模式入选《川渝跨界河流联防联控典型案例汇编》,龙溪河流域纳入全国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全国试点,铜钵河入选四川省首批、重庆市2023年度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接轨现代化的乡愁画卷愈加美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月山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工程。(图据垫江县融媒体中心)

服务通合

行政审批高效便利

五年来,示范带各区县合力打通地域限制的堵点、破解政策差异的难点,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化建设,实现311项“川渝通办”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行政审批结果互认。

开江、邻水行政审批局被评为四川省首届“川渝通办”优质窗口,大竹“强化双核联动,推进合作项目(事项)落地落实”荣获四川省川渝通办“十大优秀案例”表彰,“垫小二”企业服务云平台获全国工商联宣传员队伍“创四优”活动表彰,达川区“一业一证(照)一码”改革荣获四川省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优秀案例,开江县“田事甜办”入选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改革典型案例。

五年来,示范区内43项便捷生活行动举措全面实施,311项“川渝通办”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同标准办理,累计办件16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