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小编又发现了一个新乐子!

当然,可能对部分网友而言,这只是在炒冷饭!不过没事儿,管他热饭还是旧饭,能吃下去填饱肚子,那就是好饭。

离谱的《永乐大典》谣言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品鉴一些离谱的《永乐大典》梗~(无意冒犯《永乐大典》)

某网友称牛顿(1643~1727),原名朱慈炖,是崇祯帝的幼子。

牛顿出生后不久,明朝灭亡。宫廷的一位义仆带着尚在襁褓中的牛顿和《永乐大典》逃往西方。

牛顿长大后的科研成果,在数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诸多成就都在《永乐大典》中有记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这种说法小编实在是哭笑不得啊,正史不一定正,但野史一定够野!

这种说法与三国赵云死于胆囊炎有什么区别?

很多人《永乐大典》丢失与西方科技腾飞这两件事强行联系起来,觉得西方科技的腾飞是因为《永乐大典》的缘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编想问这些人有了解过《永乐大典》究竟是个什么吗?

但凡会查百度,就能知道这所谓的《永乐大典》实际上是一个古代典籍的大杂烩,说白了就是图书馆名录,是搜索引擎,是一本“百科全书”。

《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主持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 全书22877卷(目录60卷,共计22937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内容包括经、史、子、集,涉及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

大家可以将《永乐大典》理解为古代版的百度百科。

部分人将西方科技的腾飞与《永乐大典》联系起来,实在有些牵强附会。

小编不否认西方的历史的确存在难以解释之处,但永乐大典也不是一个什么都能装的大筐。

有些人将量子力学,核技术,二进制,全部往《永乐大典》这个筐里装实在是有些太不可理喻。

客观来说,《永乐大典》的传说其实是部分伪史论博主鼓吹起来的,他们说《永乐大典》的英文翻译是亚里士多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还说电话、电报等记录于《永乐大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时候,小编看着视频里侃侃而谈、言之凿凿的博主们,实在是分不清他们是为了挣钱而胡说八道,还是真的对此深信不疑。

有时候想要争辩一两句,又觉得没这个必要!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品鉴品鉴那些关于《永乐大典》的奇葩式发言。(其中有不少是反串玩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时候,小编都搞不懂他们的言论到底是在捧吹还是在故意抹黑?

难道他们不担心,日后大家看到《永乐大典》这几个字,就觉得是愚蠢的代言词,继而心生抗拒心理,又会因为抗拒就更加不可能会去了解《永乐大典》中的传统文化。

这岂非是得不偿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为了《永乐大典》梗广泛传播,立下汗马功劳的“西方伪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西方伪史”的研究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领域。学者们通过对文献、史料、考古发现等多种证据的层层考究,努力还原出历史的真相。

可这样一项严肃且繁重的学术研究到了某些自媒体博主的手中。却变成了用几句话,几张图片,几段史料,就能够轻易完成的工作?

部分博主仅靠一些伪证,或列举一些不能形成逻辑链条的史料,人为的添加上一些子虚乌有的猜测,就妄言西方的某段历史是虚假的。难道他们不知道“孤证不立”的道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行为让“西史辨伪”这个能锻炼人思辩能力的有趣话题,逐渐变成了博取流量、洗脑大众的歪门邪道。

永乐大典这书好呀,好就好在它没了,可以由着人胡编乱造,对着没有实证的东西盲猜,反正谁都拿不出证据。

总之,我们应以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西方历史。警惕民族主义和文化偏见的影响,避免盲目相信未经证实的观点。

算了,不说了,指不定小编写的这篇文章也是《永乐大典》中早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