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演员在公祭伏羲大典上表演乐舞告祭仪式。新华社记者 张智敏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21日,演员在公祭伏羲大典上表演乐舞告祭仪式。新华社记者 张智敏 摄

新华社兰州6月21日电(记者文静)羲皇故里寻根,龙城天水祭祖。夏至时节,陇山苍苍,渭水泱泱,2024(甲辰)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拉开帷幕。海内外500多名嘉宾代表齐聚“羲皇故里”甘肃省天水市,共同祭拜中华人文始祖伏羲

伏羲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相传伏羲一画开天,肇启文明,创立八卦,教人渔猎驯养。从古至今,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祭祀伏羲、尊崇伏羲文化的传统赓续不绝。

伴随庄严的鼓乐声,舞蹈演员们手持八卦鼓、古琴等含有伏羲文化的道具,通过舞蹈展现伏羲的功绩。“祖宗崇拜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传承、保持旺盛生命力的精神基因。由伏羲文化奠基的中华文明及其精神财富,至今仍滋养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任蜜林说。

乐舞告祭后,各界人士代表缓缓步入伏羲庙。在伏羲庙的主体建筑先天殿内,近三米高的伏羲泥塑彩绘像手托先天八卦盘,威仪古朴。参祭人员敬献花篮,行鞠躬礼,瞻仰圣像。

这是6月21日拍摄的公祭伏羲大典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周文涛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6月21日拍摄的公祭伏羲大典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周文涛摄)

伏羲文化是海内外华人普遍认同的民族精神象征、文化标志和情感纽带。公祭伏羲大典在天水举办了30多届,是全球华人寻根祭祖的盛会和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公祭伏羲大典在海内外的影响力日益提升,已经成为甘肃省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

台湾工商企业联合会理事高天龙此次专程从台湾赶来参加公祭伏羲大典:“公祭伏羲大典是伏羲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现场参祭,让我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两岸共祭中华人文始祖,对密切两岸交流交往发挥重要作用。”

甘肃天水相传是伏羲的诞生地,有“羲皇故里”之称,伏羲文化是天水的重要城市文化符号。“天水是伏羲文化的发祥地,我在参观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这一点。古城、古庙、卦台山,处处都体现着伏羲对这里的深远影响。”来自台湾的蔡俊章说。

6月21日,演员在公祭伏羲大典上表演乐舞告祭仪式。新华社记者 张智敏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21日,演员在公祭伏羲大典上表演乐舞告祭仪式。新华社记者 张智敏 摄

如今,艺术创作人员开发了一批以伏羲文化为主线的文创产品,包括伏羲女娲情侣钥匙扣、手链、摆件、明信片等,正在以全新的视角向世人讲述古老传说。当地雕漆艺术家还结合古老雕漆艺术,设计制作了融合伏羲元素的茶杯等精美工艺品。

今年公祭伏羲大典期间,在麻辣烫的流量加持下,天水市文旅市场持续“热辣”,吸引更多海外游客前来品美食、赏文化。

“2019年,我曾作为表演嘉宾,在公祭伏羲大典的舞台上表演太极。”来自德国的诺伯特说,今年是他第二次参加大典。他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尤其喜欢太极。他曾在天水拜师学艺,每年都会抽空来学习。

据了解,天水市还同步举办了“2024年伏羲文化论坛”、海峡两岸书画艺术交流展、卦台山民间祭祀伏羲典礼、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羲皇故里寻根祭祖行等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