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偃师一位名叫武会霞的女子,由于职业是哭灵人,所以很少被亲人邀请参加聚会

而且一年下来,可能要对着葬礼哭七十多场、磕上万次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说行行出状元,但哭灵人这个职业在大部分人的眼里,多少带有几分不吉利的色彩。

不过武会霞她可没有因为这件事而自我内耗。

毕竟她知道过好自己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流言蜚语都没有自己和家人来得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意外了解到这份职业

说起来,武会霞之所以能够知道这份职业,是因为路过了一场葬礼

武会霞有一次替自己的母亲买药,在去往县城路上,偶然发现了别人在办丧事。

领头的那个人哭得那叫一个撕心裂肺。

那种悲戚的氛围感染到了武会霞,她也有所触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武会霞询问周边的人,这个人是故人的什么人,居然哭得如此伤心?

想必一定是关系很亲密的家人。

然而周围的那个人却告诉武会霞,这个人是家属专门请的哭灵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大部分的家属早就哭干了泪,除非是泪失禁,否则是哭不出来的。

而当家属哭不出来的时候,就会请哭灵人来哭,这也是当地的一种习俗。

武会霞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的职业。

听说还有不少的钱可以领,一时间武会霞居然有些动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武会霞和她的丈夫一直都是老老实实的农民。

可奈何家里有三个孩子要养活,而且他们还要下定决心送他们去上大学。

光是靠种地可没有办法养活这一大家子。

更何况做长远的打算的话,武会霞还需要存钱盖房子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一想,武会霞其实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务农钱没有赚多少。

自己年纪也不小了,上上下下都没有个照应。

如今去给母亲开药的钱都凑不齐,还要下个月再来开。

武会霞眼轱辘一转,忽然想到自己其实有一副好嗓子,曾经还唱过河南坠子戏。

为什么不尝试干一下哭灵人这份职业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次尝试当哭灵人

不得不说,武会霞的执行力还是很强的。

当时她一冒出了这个想法,就向村里面的人打听有没有类似的工作。

然而还没等她打听清楚,武会霞的丈夫率先不同意了。

他觉得这份工作实在是太不吉利了,哪有正经人家做这份工作的?

然而这一次武会霞却非常硬气,她非常肯定地告诉丈夫。

自己非要试试这份工作,如果他看不起自己,就要闹离婚。

武会霞的丈夫看到武会霞那么坚决,便也就不再阻拦。

毕竟家里确实是比较捉襟见肘,如果不靠武会霞补贴家用,家里只会更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人可以跟钱过不去,武会霞也不例外。

她联系到村里几个有名的主办丧事的人,告诉他们自己要做哭丧人。

然而,虽然武会霞有这份哭丧的心,她还是没有哭丧的时候哭出来。

这可尴尬了,人家可是请了她来哭丧的,不是让她表演撕心裂肺的假哭的。

逝者家属自然是很不满意,不过主办方还是给了武会霞钱。

武会霞知道自己拿着这份工资,自然是要把这份工作做好的。

于是她开始刻意地训练自己的眼泪,让眼泪哗哗地流。

用眼药水肯定是不行的,这实在是太容易穿帮了。

所以一定要让自己能够真情实感地流出泪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会霞私下里训练了很多次,终于掌握了流泪的秘诀。

那就是回忆起之前自己连替母亲买药的钱都付不起的难过。

而那种难过是刻骨铭心的,一下子就能激发武会霞的共情。

想到自己这前半生遭受的种种苦难,武会霞终于不再压抑自己的内心,将难受的情绪通透发泄了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武会霞逐渐摸索到了随时随地都能崩溃大哭的秘诀。

她也在接下来的葬礼上,尽职尽责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武会霞的“一哭成名”让她接到了源源不断的单子。

大家都知道她是很有名的哭灵人,所以很多时候家属们都愿意加钱请她来哭灵。

武会霞的生意做得倒是越来越好,然而背后嚼舌根的人却也越来越多。

有的是逝者的家属,觉得武会霞不应该哭了自家的坟头还去哭别人家的坟。

还专门跑到武会霞家里来闹。

有的觉得武会霞的钱赚得非常黑心。

居然为了钱愿意同死人打交道,去跪死人,为不认识的死人哭。

毕竟在农村,很多人都觉得死亡是一件很晦气的事情。

一些没有接受死亡教育的农村人觉得守灵人不吉利,所以都对武会霞避而远之。

那个时期武会霞的事业才刚刚起步,自己也没有巧舌如簧的能力去和街道邻居争辩。

更多的时候,只是躲在自己家中默默哭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在武会霞的丈夫一直支持着武会霞,不断鼓励她继续做自己想做的工。

武会霞的孩子们也非常理解母亲的选择,所以武会霞也就慢慢走出了阴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哭灵的意义与自洽

很多人都不能理解武会霞,为什么那么执着于做这份哭灵人的工作?

而且自从武会霞她决定干这份工作后,就再也没有换过。

现在武会霞已经在老家建了楼,孩子们的学费也筹备得差不多了。

为什么不换一个清闲一点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当哭灵人,可不只是遭到村里面人的议论那么简单。

更多的还要提供不少的情绪价值,而且动不动就哭非常耗费自己的嗓子。

要知道,葬礼的仪式非常繁琐。

武会霞一年要嗑上万次头,而且整场仪式都要自己在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武会霞却只是笑了笑,告诉了大家自己坚持到现在的一个理由。

那就是她找到了做这份工作的意义。

要知道,哭灵人的工作不只有哭泣那么简单。

她还需要了解逝者的生平,要去和逝者的家属打交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得有一次,武会霞她被请到县城的大户人家里办理丧事。

这家的老太太是在九十八岁的时候去世的,办得非常隆重。

武会霞想,既然他们家里面这么舍得花钱办这么隆重的丧事,想必子女一定非常孝顺吧。

但是事实恰恰相反,这位九十八岁的老太生前相当孤独。

虽然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但是子女们都相当地冷漠。

之所以花很多钱来办理丧事,主要还是儿女们的一种愧疚心理。

生前没有为老太太养老,所以死后就办得隆重一些。

据说子女们为了让老人好好待在家里,还在她的门口设置了机关,挡住了她的去路。

而老太太也最终郁郁而终,到最后都没有等来子女的孝顺。

这一次的哭丧,武会霞真情实感地控诉“母亲,孩儿不孝!”

引得老太太的孩子们都为之动容。

或许只有在人死了,子女们残存不多的良心才会回来,但是正所谓: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迟来的孝心就像是笑话,武会霞并不能与老太太们的子女共情。

尽管她收到了不菲的报酬。

不过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次的经历,武会霞也越来越坚定自己的选择。

知道自己选择入这行的正确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富带动后富

武会霞的事业蒸蒸日上,她作为哭灵人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

很多人都眼红她高薪的工作,也动了想要做这一行的心思。

然而武会霞却没有记恨那些曾经诋毁眼红过自己的人。

反而真诚地邀请他们入行,甚至还教他们一些哭丧的技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会霞的思想也在不断地进步。

她觉得传统的哭灵方式,已经不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了。

而且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事这个行业。

于是决定在哭丧中增加戏曲的选段,这样也提高了观赏性,又不至于被人诟病封建迷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面武会霞也成立了歌仔戏剧团。

既让自己的爱好有了英雄用武之地,又能够改变人们对于哭丧行业的刻板印象。

同时,她的丧葬团队的规模也越来越专业,也促进了武会霞村的就业率。

更多的人开始改变对于丧葬文化的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会霞也成为了红人,回想起当年转行的坚定,她也从来没有后悔过自己的选择。

当初强烈反对武会霞从事这个行业的武会霞母亲。

如今也渐渐能够理解自己女儿的选择,武会霞的孩子们也成功考上了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机遇往往蕴含在挑战之中,武会霞就是发现了自己的长处并且勇于踏出自己的舒适圈。

才有可能取得如今的这份成就。

相信越来越多人能够转变对丧葬行业的刻板印象,给予相关的从业者们多几分尊重与肯定。

摒弃一些不好的封建迷信的观点和戏谑,让武会霞这类的哭灵人能够过上正常的幸福的生活。#图文万粉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