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浩源妈妈

有人为了找寻自己丢失的孩子可以倾家荡产,有人却为了丢弃自己的孩子不管不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可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每天都会有无辜的孩子被自己的父母狠心遗弃。

是迫不得已?是无可奈何?是有苦衷?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这样的行为都应该受到道德的谴责,毕竟这是一条活生生的生命。

在这些被遗弃的小生命中,总有一些是幸运的,他们会遇到收养自己的贵人。

更让人感动是,在这些好心人中,有很多是顶着各方面的压力,甚至是家人的极力反对,也要把孩子养大成人。

却不曾想,多年以后,亲生儿女和收养的孩子,在孝顺老人方面竟然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缘分的开始:上海老太捡到给人男弃婴

缘分这东西真的很奇妙,它可以让两个素不相识的人、两个素不相识的家庭走到一起,甚至是跨越国界

当缘分到来时,会让人感觉很突然,但又似乎是命中注定,早已被安排好的一般。

2000年8月份的一天,家住上海浦东新区北蔡镇长征村的老太朱水宝,像往常一样拎着篮子去菜市场买菜。

回来的路上,听到村道旁边的草丛中隐隐约约传来哭声。剥开草丛一看,一个光着身子、又黑又瘦的小婴儿被放在一个小竹篮里,里面只垫了一块破毯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当时天气炎热,孩子身上长满了痱子,老人满眼的心疼。

再一看孩子身子下面的垫毯里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出生于2000年8月1日

朱水宝明白,这是一个被遗弃的,而且出生仅仅只有8天的小婴儿,心里真的不是滋味儿。

或许是出于女性特有的母爱;

或许是内心善良的本质;

也或许是自己淋过雨,总想为别人撑把伞,因为当年55岁的朱水宝,家中有8个兄弟姐妹,她排行老七,从小过惯了苦日子,最见不得孩子受苦。

所以,那一瞬间,老人没有多想,决定把这个可怜的孩子带回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觉得这或许就是缘分吧,毕竟一上午的时间,路过那么多人却没有停下脚步的。

可爱的老人

回到家后,她想着赶紧给孩子洗洗澡,然后去医院做个全身检查。

可就在给孩子洗澡时,朱水宝发现,这小家伙不是一般的黑呀,不禁自言自语道:“这孩子妈妈也太狠心了,再怎么说也给孩子洗个澡呀!”

一边唠叨着,一边轻轻的给孩子搓洗,可整整洗了6遍之后,孩子还是那么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傍晚老伴儿回来一看:“老太婆,你仔细看看,这孩子应该是个黑人,不然怎么会洗不白呢?”

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的朱水宝这才恍然大悟,这孩子不就是电视上看到的高大强健的黑人的“升级版”吗?

家人的反对

对于老人抱养这个男婴,一家人显然是不支持的。

一来,家里本来就很拮据,这样一来无疑是让并不宽裕的生活更加艰难。

二来,孩子被遗弃肯定是有原因的,万一摊上说不清道不楚的麻烦,那不是惹祸上身吗?

但无论家人如何反对,她都不能扔下这个孩子不管,毕竟这是一条鲜活的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朱水宝也理解家人的顾虑,她也曾经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想帮孩子找到亲生父母,不想让孩子有遗憾。

她在孩子被遗弃的地方,一等就是一个多月,她也找过警察帮忙,但最终还是一无所获

从那以后,朱水宝老人就郑重的对家里人宣布:“从此以后,你们谁也不要阻拦我,我来管这个孩子。”

并给孩子取好了名字,随她姓“朱”,名“军龙”。“军”是因为孩子出生在8月1日建军节,“龙”是我们中国吉祥的象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孩子户口奔波

朱水宝老人有两儿一女3个孩子,虽然生活过得并没有多么富足,但是其乐融融,很温馨。

小儿子和儿媳结婚几年一直没有孩子,他们也把朱军龙视如己出。买好吃的,带他到处玩儿,把孩子养得“黑黑胖胖”的,很可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是被一家人的善良感动,后来,小两口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全家人给孩子取名“军虎”,龙腾虎跃嘛!

一家人也并没有因为军虎的到来而忽视小军龙,朱水宝老人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你们都是我的宝贝”。买什么都要买一样的。

转眼间,朱军龙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但因为没有上海户口没办法入园。

为此把老两口急坏了,奔波了半个多月竟没有半点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打听到说朱军龙去了福利院才能保证他入学和落户口。

老两口虽然万般不舍,可为了孩子的将来,还是决定狠心做了决定。

可刚来到福利院门口,小军龙就感觉不对,以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不要自己了,便哇哇大哭起来。

看到孩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一家人的心都被哭碎了。

正当老两口一筹莫展时,福利院院长说,由于朱军龙的国际没办法确定,福利院也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也只能让他们回家等消息。

这下,一家人又可以在一起了,老两口抱着孩子开心得像个孩子似的。

没有上海户口的朱军龙只能以借读的方式入学,后来通过一家人多方咨询和求助,上海浦东新区相关部门决定给予朱军龙特事特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终于在2014年,朱军龙的收养证和户口都顺利办下来,从此,朱军龙的名字出现在了朱家的户口本上。他终于可以像本地同龄孩子一样,通过正常途径上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知恩图报:我要做奶奶的拐杖

2017年7月1日,当地政府特地在上海浦东新区分配给祖孙俩一处新居,有了户口和新家,17岁的朱军龙不再是“黑户”身份,奶奶多年的奔波、辛苦也有了结果。

其实,老人本来是有自己的房子,但因为漏水卖掉了,后来因为大儿子在外欠债,偷偷花了母亲卖房的钱,也只能跟着孙子蜗居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军龙是个特别懂事的孩子,他告诉奶奶,房子并不独属于他一个人,还许下心愿要给爷爷奶奶买大别墅。

看着依旧每天在小区门口等待自己的年迈的奶奶,朱军龙很是感动。上楼梯时,他总是走在奶奶身后,一只手拎着书包,一只手在奶奶后背和腰上托着。

朱军龙告诉奶奶:“奶奶,我现在是你的拐杖,等你有一天老得走不动了,我就会从拐杖变成你的飞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家人的悉心照顾胡和呵护下,朱军龙长成一个乐观开朗的大男孩儿,有时又不失中国人的腼腆文气

2018年,18岁的朱军龙考上了大学,一梦成真,奶奶喜极而泣,她期待这天太久了。

老太是个善良的人,但让人心寒、可惜的是,“血浓于水”的关系竟然比不上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孙子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