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疾控局监测数据显示

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1.9%

我们经常听到“吃蓝莓枸杞能护眼”

“多看绿色能预防近视”类似的说法

那么这些所谓的“常识”真的靠谱吗?

预防近视的正确方法是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吃蓝莓、枸杞能护眼吗?

蓝莓和枸杞之所以成为“护眼神果”,是因为其中含有叶黄素。叶黄素又名“植物黄体素”,是类胡萝卜素家族中的一员,它是构成人眼视网膜黄斑区的主要色素,而黄斑是人眼赖以看东西非常敏锐的部位,大部分的视觉能力也来自黄斑。

叶黄素是构成人体视网膜黄斑区最主要的色素,是视网膜成像必须利用的物质,对视网膜有保护作用。它可以降低光和氧化对黄斑的损伤,从而保护黄斑,但叶黄素对防治近视无效。

但每100克枸杞中大约含叶黄素十几毫克,一般人每天也就吃那么几颗,量实在是很有限。如果指望通过吃枸杞来改善视力、缓解视疲劳,作用不大,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不仅是枸杞,还有常说的胡萝卜、猪肝、蓝莓……虽然确实含有对眼睛有益的成分,但千万别指望吃点东西就能让一直辛苦工作的眼睛健康起来。

02

多看绿色能预防近视吗?

听说看绿色有对眼睛好,很多人纷纷把自己手机、电脑的屏幕,换成了绿色,甚至专门找张绿色的图画放在电脑旁边。

其实,绿色和保护视力并没有关系,人的视力和眼球的睫状肌保持的状态有关。我们之所以会感觉到眼睛疲劳,是因为长时间用眼,导致眼球的睫状肌处于高度的收缩状态,得不到放松。久而久之,还会形成近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只要眼球睫状肌得不到放松,就算看再多的绿色,也无济于事,眼睛照样会感觉疲劳。

很多小伙伴认为绿色保护视力,是因为绿色不像其他颜色那么刺眼,会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作为三原色之一,绿色光的波长在500-570nm之间,位于可见光谱的中心,人们也就更容易看见绿色。所以看到绿色感觉舒适,是心理因素的作用,并不是真的护眼。

03

护眼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合理安排电子产品使用时间。避免长时间用眼,尤其是黑暗条件下近距离使用小屏电子产品。

做好劳逸结合。用眼20分钟,远眺6米外的物体,至少20秒;用眼45分钟,休息10分钟。

调整工作用眼境。需使用显示器时,眼睛和显示器的距离不少于50cm;视线高于屏幕中心15~20cm左右;调整字体大小和显示器亮度,不眯眼、刺眼就能轻松看清。

积极选择替代性活动,如多到户外活动,多观察花草树木等,减少视屏时间,锻炼身体、放松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