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

盛夏已然至

万物竞生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明公园健步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春时节的一天早晨,温度适中,惠风和畅,我漫步在青龙湖畔的光明公园,绿草茵茵,风送花香,让人心情愉悦,好一派春天的美景!走着走着,我听见密林深处传来一阵优美且动感极强的音乐,接着出现一支队伍,在一面鲜红的队旗引领下,步行穿过树林,行进在绿道上。原来是一支健走队,队员个个昂首挺胸,迈着整齐的步伐,甩开双臂,口号震天,引得路人驻足观看。

俗话说“人老先老腿”。退休后,花甲之年的我腰腿疼的老毛病找上门来,疼痛难挨,那些日子整日忧心忡忡,不知该咋办。观察周围的同龄人,发现那些经常出去参加运动的同龄人不但腰腿灵活而且性格开朗,我很羡慕他们,因此决定改变生活习惯,每天早晨或者晚饭后也出去锻炼。我正想运动呢,便迈开大步欣然加入行进中的队伍,感受到队友这昂扬向上的气氛,一种兴奋感油然而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运动使人分泌“内吗啡”与“荷尔蒙”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行进中跟领队老大哥攀谈起来,他说他是这里的老住户,最了解这里。这里以前是一处野园,只在当初的河道两边栽种了一些杨树、柳树、松树,无人管理,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尤其是每次下雨天的时候,道路泥泞,出行困难,住在这附近的居民苦不堪言,平时很少有人到这里来......最近几年,唐山市政府为了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和居民幸福感,进行了三次提升改造,把这里连接了环城水系,通过主河槽清淤拓宽、道路硬化、生态修复,形成了滨河带状生态绿廊,建成光明公园。第三次提升改造以来,寒来暑往,这支健走队一直坚持到现在,每天参加健走的人数上百,大部分是退休后的老年人。他指了指刚才那个喊口号的老人说:“他已经85岁了,行走起来快步如风,喊起口号声音洪亮,有穿透力,丝毫不亚于年轻人。”听了他热情的介绍,我也不禁脚步轻快起来。

我边走边欣赏公园风景,映入眼帘的是绝美的风景:青龙河蜿蜒曲折自北而来,湖水清澈深邃,仿佛流动的翡翠;环绕湖岸边种植着种类丰富的植被和树木:海棠红、忍冬白,丁香紫,刺玫黄......姹紫嫣红,争奇斗艳!河中鱼群嬉戏,河岸蛙声聒噪、林间百鸟啁啾,还有一些晨练的人群,健走的、慢跑的、打球的、跳健美操的...... 眼前这一切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动画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隔河相望,只见三个造型优美的白色“天空之树”高高耸立,树冠如盛开的马蹄莲格外引人注目;每到夜晚,“天空之树”嬗变成LED景观照明,放射出七彩的光,与唐山站东广场音乐灯光喷泉交相辉映,景色别具一格。给城市中心增添了灵动的色彩,真是一处绝美的点睛之笔!

在这样的环境中健步运动,既愉悦了身心又锻炼了身体,令人感到无比快乐,不知不觉气血通畅、汗流浃背,我索性脱掉外衣潇洒地系在腰间,伤痛被抛到了九霄云外,人也显得年轻了许多。

我爱清龙河畔的光明公园,喜欢来这里健步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简介

刘国友,男,1962年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退休教师,唐山市作家协会会员,《唐山知青文苑(文集)》编辑。散文荣获滦河流域文学大赛优秀奖。纪实文章《埋在废墟里的男孩》编入《唐山大地震往事》丛书;文章在《学习强国(唐山平台)》《老人世界》《唐山文学》《唐山晚报》《唐山广播电视报》《开滦日报》《燕赵都市报》《唐山教育》《滦河文艺》《畿东文学与艺术》《金秋文苑》《唐山图书馆》《燕山诗文》等报刊杂志和公众号发表。

(本文于2024年5月13日发表至《开滦日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山市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