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干净整洁的街道、秩序井然的车流、环境幽雅的小区……如今,行走在城关的大街小巷,车水马龙、文明礼让,蓝天碧水、相映成趣。展开城关区精神文明建设“画卷”,一道道文明风景跃入眼帘,一股股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近年来,城关区多措并举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提质增效,大力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积极践行“培育文明风尚,增进民生福祉”的精神文明创建理念,创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协同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扎实推进建设“新时代美丽兰州”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高位推进,文明创建有“高度”。城关区委、区政府把创建文明城市作为改善民生、提升城市品位、加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列为每年区委常委会目标任务和重点推进工作,区委负责同志率先垂范,把创建工作抓在手中、摆在案头、扛在肩上。今年以来,连续召开3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创建办协调指导、部门狠抓落实、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构建立体式全域化创建格局,实现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抓实创建,文明创建有“重点”。城关区科学合理设置考核指标,压实创建主体责任,落实“街道吹哨、部门报到”联动工作机制,深化拓展“双报到”工作责任清单,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治理行动,着力解决全区“脏、乱、差”问题。实行文明城市创建“日督办+周通报+月调度”闭环管理,创建任务达到日清、周结效果,实现文明城市创建常态长效化。

绣花之功,文明创建有“精度”。城关区下足“绣花”功夫,瞄准群众“急难愁盼”,办好关系群众便利生活的民生小事,让群众处处感受到创建为民,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落实。深入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攻坚行动,打造特色街区,不断完善“15分钟便民生活圈”。

温润人心,文明创建有“广度”。榜样的力量,道德的光芒。城关区已连续举办11年“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近三年来,全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5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0人,多人荣获“甘肃省道德模范”“甘肃好人”“兰州市道德模范”“兰州好人”“城关区道德模范”“城关区身边好人”等奖项或称号。充分发挥品牌活动价值引领作用,开展道德模范事迹宣讲、基层巡讲等活动,进一步凝聚建设“好人社会”道德力量,树立“德者有得、德者受尊”的价值导向。

见贤思齐,文明创建有“温度”。群众需求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城关区不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与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服务中心、融媒体中心等深度融合,积极推动各单位挂牌设立“文明实践点”“文明实践基地”等。

城关区将持续在更深、更精、更细、更实上下功夫,着力打造全域“文明版图”,汇聚起向上向善的正能量,让“文明”二字根植于市民心中,浸入城市“肌理”。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栋楠 通讯员 郝晋娴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