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太好了,出水啦。”近日,在安徽省谯城区华佗镇小奈村的一处打井施工现场,伴随着机械轰鸣声,汩汩水流从机井里涌出,甘洌的清水缓缓钻进农田,引得现场群众一片欢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连日来,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安徽省谯城区出现严重旱情,玉米、中药材等农作物不同程度因旱受灾,种植大户十分发愁。小奈村耕地面积8800亩,其中,种植玉米小麦3000亩,中药材5000亩,长时间干旱,加上机井年久失修,农田灌溉成了村民们的“烦心事”。小奈村党委以二季度“民声呼应·暖心走访”活动为契机,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组织村“两委”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召开村民协商议事会,认真听取村民的需求以及意见建议,最终决定采取“群众自筹+村小型公益项目资金补贴+村集体经济资助”的方式新打、维修机井,推进农用机井建设,并积极与华佗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对接,深入调研,科学选址,确保每一口井都能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尽快解决群众“心头事”,降低旱情造成的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不是村里给打了眼机井,我刚刚播种的3亩玉米肯定又要抓瞎了,这不只是一眼机井,这是村里给咱老百姓送的‘及时雨’。”小奈村李大庄村民魏林一边给刚刚播种的玉米浇水,一边激动地说。

截至目前,小奈村已陆续完成51眼抗旱机井的建设,保障农田灌溉面积2000余亩。该村还通过对邻近村22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废弃的电线杆进行重新布局,由村集体联系供电所设置总表,村集体出资购买分表,电线由村民自筹的方式,解决了奈南、奈北、王辛庄三个自然村3000多人口的生产灌溉用电问题,保证了用电安全,满足了群众抗旱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二季度开展“民声呼应·暖心走访”活动以来,谯城区华佗镇党委坚持支部引领、党员先行,组织居民小组长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摸排群众需求,入夏以来,多次召开抗旱抢种工作专题部署会、“三夏”抗旱抢种工作现场会,组织镇干部、农技人员、科技特派员等下沉一线,指导各村(社区)有序开展抗旱抢种工作,切实打好抗旱抢种“主动仗”。截至目前,累计帮助农户解决灌水、种植等难题50余起,完成旱地灌溉2.8万余亩。下一步,将积极组织人员摸排辖区内无灌溉设备、无劳动能力的农户,实行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帮助做好抗旱抢种工作,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田,为保障秋粮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夏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