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3日,全国总工会部署实施《深入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要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数量持续增加,对工会组织的认同度、归属感进一步提升”。

基层治理中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作为治理主体而言还有非常大的潜力可以挖掘,对社区安全、稳定治理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如何发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力量成为了现阶段需要突破的难点问题。基于此,本项目以工会为纽带搭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进网入格平台,尝试在实践层面激发基层治理的“新”力量。

一、项目背景

“工社大联动·进网入格在锦馨”项目,由第二届成都市总工会联系引导劳动领域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支持,成都社区行动公益发展中心执行,落地于成都市锦江区锦馨社区。项目以“党建引领+工会”为抓手,搭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进网入格平台,打开新思路,将新业态行业管理纳入构建基层治理现代化体系一体推进,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成为微网实格中的“新”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疫情后经济下行,夜市经济崛起

流动人口增多,租客增多

锦馨社区隶属锦江区柳江街道,是农转居大型拆迁安置小区,也因城市化发展、体制机制改革,2020年新增商品房及58商业综合体也并入社区管理,项目前期调研发现锦馨社区辖区内外卖闪送员在册登记就有78名,网约车司机群体43名,快递超市4家,社会组织6家,流动中介20来家,长期对外租出400余套房子,成都西囡妇科医院众多求医者都租住在临近的锦馨社区,且租客群体背景多元,人口流动越来频繁。另疫情之后经济下行,锦馨街区两侧自然形成的夜市小摊小贩越来越多,环境越来越混乱嘈杂无序影响了小区的安全稳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均为个体,流动大又很难组织很难凝聚……

如何借助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有效发挥辖区内行动网格力量,以便第一时间回应职工群众诉求、增强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第一时间化解风险隐患,增强职工群众安全感是锦馨社区急需深入探索以及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项目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微网格队伍组建为切入点,围绕“暖‘新’服务”“沟通交流会”、“市集沙龙”等活动,引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融入城市基层治理格局,全力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党建工作破题增效,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破解城市基层治理瓶颈问题。

二、经验做法与成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项目推进策略框架图

(一)党建引领“双网融合”,构建协同联动保障机制

项目寄托各级工会、社区以及专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协同联动,整合资源形成坚实的保障机制。

一是通过实地走访调研辖区流动中介、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群体,并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了解其当下现状及需求进行梳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访调研辖区快递员、流动中介群体

二是基础上有指向性的通过定期开展职工联席会、沟通交流会,搭建沟通平台如(微信交流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流动中介群体联席会

快递员沟通交流会

三是以服务为切入点,结合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工作特性,开展暖新市集活动,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就业咨询等多项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律点位咨询

就业咨询点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暖“新”主题服务活动

基于此,成功搭建党建引领“微网实格网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网络”双网互嵌融合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进网入格平台。

(二)打造“4+”组织体系,实现多维度服务机制

项目依托已搭建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进网入格平台,通过建立“线上+线下”、“服务+激发”、“引导+规范”、“宣传+赋能”的“4+”组织体系,持续推动平台发挥实效,并持续纳入“新”力量参与其中。

一是在线上沟通平台的基础上,延伸开展沟通交流会等线下活动。

二是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切实所需的服务,并在此基础上激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与基层治理的动力。特别在空间打造上已经形成实体,是按照场地共用、资源共享的原则,聚焦新业态群体休息难、喝水难的问题,在已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搭建的职工之家基础上,与爱心商家共建“网格暖新驿站”,提供免费休息场所,根据外卖员、快递员的需求配备生理物品、应急医药包、雨伞等资源,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暖“新”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共建网格暖新驿站

从之前一家咖啡店到现在成为网格暖心驿站,热心的商铺老板看到来了往往的快递员和外卖员,顶着大太阳、被雨淋着;希望能借助店铺位置,为他们提供一个落脚点,累的可以休息一下;渴了,能喝上一口水。在项目中了解到商铺老板想法后,我们和老板一起去到店铺里看,在原有基础上,把场地规整下、添置一些标识标牌、采购物料等。

三是通过引导辖区内房屋中介参与租房安全专题沙龙活动,推动房屋租赁规范化,解答租房安全问题,梳理租房流程,特别是提升在地流动中介群体服务规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租房安全专题沙龙活动

四是通过工会网络开展宣传并赋能,联动辖区学校、企业的各级工会组织搭建职工交友平台,打破现有沟通模式,为辖区职工提供沟通渠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搭建职工交友平台

(三)激发基层治理“新”力量,形成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与机制

形成问题清单、需求清单、进网入格潜在骨干名单等,引导他们参与讨论、分析存在的问题现状,运用在地智慧,梳理规范化在地服务手册,助力网格化队伍筹备组建工作。

一是充分发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走街串巷、遍布城市每一个角落的行业优势,建立志愿随手拍积分兑换机制,鼓励外卖、快递、流动中介群体参与随手拍活动,招募辖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志愿者,组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网格队伍。

二是搭建外卖、快递、流动中介群体与社区、网格之间的信息反馈平台,引导其在走街串巷同时发现社区治理问题,第一时间反馈社区。

三是激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争当防范诈骗“宣传员”、小区“安全观察员”、违法线索“信息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搭建信息反馈平台

三、启示与思考

(一)以需求为导向,打破单向服务思维

在基层治理实践中,往往存在单向服务的思维,对如何发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力量参与到治理中缺乏思考。从单向服务出发,更要注重的是如何赋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并激发其参与到基层治理中的内在逻辑。因此本项目通过非常深入的调研,了解辖区总体情况以及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及租房中介等不同类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实际需求,不仅提供服务,更注重赋能,例如针对不同职业,依托“网格暖新驿站”阵地,开展多元主题职场技能培训,解答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职场遇到的困惑。基于此,激发其原生优势,扩充基层治理“新”动能。

(二)以机制为主轴,拉通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路径

机制建设是基层治理创新实践的重要核心。区别于以活动营造或空间打造为重点的情况,本项目将机制建设作为项目开展的主轴,依托工会、社区、专业社会组织的参与,将资源的联动通过保障机制、组织机制、参与机制进行有效的整合,在党建引领下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进网入格平台铸造坚实底座,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常态化运行逻辑,真正将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路径打通。

(三)以互利为基底,发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先天优势

辖区内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大多数工作时长久、强度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增加其“负担”要求拿出额外的时间精力参与基层治理很难维持长效性,因此,本项目以互利为基底,挖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自身的工作特征所带来的治理资源。例如,流动房产中介了解租客情况,可以在租房过程向租客普及用电用气安全常识,协助社区发放安全宣传手册成为社区居家安全稳定的“感知末梢”;负责辖区配送的快递员小哥,在派送包裹的同时,发现小区存在安全问题、垃圾乱堆放等问题,第一时间把问题反馈到沟通平台等。

(本项目由第二届成都市总工会联系引导劳动领域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支持、成都社区行动公益发展中心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