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刘素楠
界面新闻编辑 | 彭朋

近日,民政部发布公号称,经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准,新建嘉兴机场命名为嘉兴南湖机场。嘉兴南湖机场定位为客运支线机场、专业性航空货运枢纽,预计2025年投入运行。

2023年4月,嘉兴全球航空物流枢纽项目开工。项目包括嘉兴机场主体工程、嘉兴机场货运工程、嘉兴机场配套工程和圆通航空物流项目工程,总投资152.2亿元,将于2025年上半年建成投运。预计到2030年,机场旅客和货邮吞吐量将分别达到180万人次和110万吨。

与此同时,安徽芜湖也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专业性航空货运枢纽机场。

2023年11月,芜湖宣州民用机场总体规划修编获中国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正式批复。批复中,芜湖宣州机场定位为民用中型机场、专业性航空货运枢纽机场。

芜宣机场近期规划至2035年,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40万吨,年起降飞机8.24万架次,远期按照满足2050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80万吨,年起降飞机15.4万架次进行规划。

截至目前,长三角41市已拥有24座机场,是我国机场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为何还要竞相建设货运机场?

“随着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和消费方式的改变,快件、特种货物、跨境电商的持续高速增长,带来了大量的航空运输需求,也对航空物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8年出台的《民航局关于促进航空物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

以快件运输为例,近年来快递业高速增长已导致航空货源结构性变化凸显。根据国家邮政局数据,2023年快递业务量完成1320.7亿件,规模再创历年新高。从业务结构上来看,2023年同城、异地和国际/港澳台三项业务的业务量增速分别为6.6%、20.5%和52.0%。全行业拥有国内快递专用货机188架,比上年末增加27架,同比增长16.8%。

再从跨境电商的增长来看,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38万亿元,增长15.6%。界面新闻从浙江省商务厅获悉,2023年浙江全省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已超5000亿元,同比增长18.9%,其中出口超3900亿元,增长24%,规模仅次于广东,保持全国第二。

 图片来源:图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图虫

“高科技产业发达的地区,对航空货运的需求增长很快;其次,制造业的工厂使用的高精尖仪器,绝大部分也是通过航空货运运输;另外,就是一些生鲜高端食品的运输需求。”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对界面新闻指出。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以4%的国土面积,集聚了全国约1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近1/4的经济总量。2023年,长三角三省一市GDP规模首次突破了30万亿元。长三角也是全国消费活力最集中的区域,社零总额占全国比重超过四分之一。

哪些因素制约了航空物流的发展?

《民航局关于促进航空物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曾提出,客货市场的高度重叠使时刻资源成为长期制约我国航空物流业发展的关键瓶颈(时刻协调机场集中了我国85%的货邮吞吐量)。市场环境“客热货冷”的客观实际造成各类资源匹配不合理,也导致行业长期存在“重客轻货”思想。放开对货运航空的时刻限制、优化货运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以货运功能为主的机场建设、促进航空物流企业转型发展等措施,将给予航空物流企业发展以更大的活力和有效的支撑。

国家发改委2018年在回复《关于在西部地区规划建设国家货运机场的提案》时也指出,我国既有机场货运设施利用率普遍较低,总体利用率不足50%,运行效率不高是我国机场货运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以货运功能为主的机场,应处理好存量资源利用和新增布局机场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既有机场货运能力,优化资源配置,有序推进航空货运枢纽机场建设,打破行政区划分割,集约节约利用资源,鼓励相邻区域共建共享机场。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合力打造世界级机场群,编制实施长三角民航协同发展战略规划”“巩固提升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地位,优化提升杭州、南京、合肥区域航空枢纽功能,规划建设南通新机场”“加强航空货运设施建设,加快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淮安航空货运枢纽建设,规划建设嘉兴航空联运中心”。

202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民航协同发展战略规划》印发,提出到2025年,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体系将基本建成,基本形成跨界融合、层次清晰、区域一体的民航高质量发展体系。

已拥有8个机场的浙江,正在扩容扩建、新建多个机场。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12月发布《关于加快国际航空货运发展的意见》,提出构建“两枢(纽)两特(色)一专(业)”国际航空货运机场体系。

根据上述意见,杭州机场成为全国航空物流中心和全球“邮快跨”集散中心;宁波机场成为区域性国际航空货运基地和海空联运全国标杆;依托温州外贸企业集聚优势,提升温州机场国际航空货运能级;依托义乌国际小商品集散地特色,重点建设义乌机场跨境航空集散中心;嘉兴机场成为区域航空物流枢纽和长三角多式联运中心。

浙江省提出,到2025年,全省国际航空货运量达到30万吨以上,位居全国前列。全省机场国际货站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以上,国际航线达到150条以上(其中全货机航线40条以上),口岸机场整体通关时间压缩15%以上。

根据《浙江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杭州机场、宁波机场、温州机场将扩容,加快推进金义机场(义务机场迁建)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嘉兴机场建设。浙江还将实施台州机场改扩建,打造浙东南沿海地区中型国际化机场和重要的航空货运机场;新建丽水机场,打造浙南地区重要旅游机场和区域性通用航空基地机场。

曾刚认为,嘉兴南湖机场的建设,与两个因素非常重要:G60科创走廊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G60科创走廊由上海松江、浙江嘉兴、杭州、江苏苏州、安徽合肥、芜湖等9个城市共建,瞄准国际先进科创能力和产业体系加快建设。而长三角示范区范围包括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其示范项目——青浦西岑科创中心将依托华为青浦研发中心打造创新极核。

“这片区域发展潜力很大,未来生产能力一旦释放,需要航空货运等配套保障相互支撑。”曾刚表示。

 杭州萧山机场。图片来源:图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杭州萧山机场。图片来源:图虫

当下,长三角航空货运格局正在发生改变。

根据民航局《2023年全国民用运输机场生产统计公报》,长三角机场群完成货邮吞吐量566.8万吨,远超其他三大城市群,较上年增长13.9%。其中,安徽货邮吞吐量以65.3%的增速排名全国第四。

今年3月,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复函同意开航3年的安徽芜宣机场临时开放,允许开展货运业务,时间为2024年3月31日至2024年9月30日。芜宣机场获批临时开放,是该机场全面开启国际货运功能的起点,为机场后续开通国际航线、加快打造国际一流航空货运枢纽提供开放保障。芜宣机场临时开放获批,标志着芜湖将成为安徽省目前唯一一个兼具水运、航空开放功能的城市。

2012年,芜湖、宣城两市宣布合作共建芜宣机场。“市委市政府提出不能只建一个机场,要以机场为平台发展临空经济。”芜湖市湾沚区航空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招商中心主任刘超告诉界面新闻。经过十余年发展,芜湖围绕芜宣机场已经初步形成了自主可控的航空产业链,聚集了20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据“安徽发布”消息,芜宣机场临时开放获批后,将依托京东覆盖全国的中转能力、联通世界的快运网络,打造一张以全货机航线为主,构建覆盖国内主要城市、全球主要贸易伙伴的轴辐式航线网络。网络将连通国内主要的货运机场,实现高品质物流服务国内24小时覆盖。芜宣机场还将加快开通至日韩、东南亚、南亚及中东等周边国家首都、经济中心和商贸中心等重点城市以及至欧洲、北美和大洋洲重点货运枢纽之间的全货机航线。

 安徽芜宣机场。图片来源:图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徽芜宣机场。图片来源:图虫

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建设正一步步落到实处,机场与机场之间如何协同发展?

曾刚认为,可以借鉴“轨道上的长三角”经验。

今年6月,在长三角高层论坛上,三省一市签署了关于组建长三角轨道交通运营公司合作框架协议等重大合作事项,推动跨省城际、市域铁路运营一体化。

“现在国内的很多机场都在亏损,我们要理性看待修建机场这件事。”曾刚建议,三省一市在机场运营上可打破行政边界,引入社会资本、先进运营经验,共同完善世界级机场群的服务、资源调配,提高运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