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记者从大同市教育局获悉,为着力规范高中招生工作秩序,坚决整治高中学校超计划招生、跨区域争抢优质生源、乱收费等违规行为,全面实施“阳光招生”,确保招生工作政策透明、程序公开、过程公平、结果公正,有效促进教育公平,大同市出台2024年普通高中招生工作实施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招生计划

各高中学校不得招收择校生。市直优质高中学校仍实行部分指标到校、定向招生的办法。

大同一中、大同二中和大同市实验中学三所学校分别从招生计划中划出70%的招生指标,定向分配到平城区域范围初中学校、新荣区及云州区。

同煤一中、同煤二中分别从招生计划中划出70%的招生指标,定向分配到云冈区域范围初中学校。

大同三中、大同市第二实验中学、大同铁一中三所学校分别从招生计划中划出70%的招生指标,定向分配到平城区域范围初中学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同一中、大同二中、同煤一中分别从招生计划中划出100名招生指标面向平城区、云冈区、云州区、新荣区招生。

北师大大同附中从招生计划中划出100名招生指标,定向分配到平城区域范围初中学校;从招生计划中划出380名招生指标,面向平城区、云冈区、云州区、新荣区招生。

北师大大同附中从招生计划中划出120名招生指标招收“智慧课堂班”,市实验中学从招生计划中划出100名招生指标招收“宏志班”,大同三中从招生计划中划出100名招生指标招收日语班,大同铁一中从招生计划中划出100名招生指标招收“强基班”,全部面向平城区、云冈区、云州区、新荣区招生。大同外国语学校从招生计划中划出250名招生指标招收日语班、俄语班、德语班,面向全市招生。

各县区要把所属优质高中学校的招生计划按照不低于60%的比例,定向分配到所属初中学校,具体分配方案由各县(区)教育局研究制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考报名

所有参加中考的考生均在学籍或户籍所在地通过网上办理报名手续。应届初中毕业生在本人现就读学校集体办理网上报名手续,具有《初中阶段义务教育证书》的往届初中毕业生在本人户籍所在县区招生考试部门指定的报名点,通过网络办理个别报名手续。已经具有高中阶段学校正式学籍的在校生不得报名。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父母在大同市各县区具有合法稳定的住所并居住半年以上、具有合法稳定的职业并工作半年以上,随迁子女本人具有父母务工当地初中学校正式学籍(就读半年以上)的应届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初中阶段义务教育证书》的往届初中毕业生,在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后,均可在当地报名参加中考。

报考省级示范高中的考生,年龄须在17周岁(2007年8月31日以后出生)以下。报考其他高中的考生,年龄须在18周岁(2006年8月31日以后出生)以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填报志愿

高中招生一律由考生在网上自主填报志愿。各高中学校定向和非定向计划全部编制志愿代码,一律按规定的生源范围公开征报。

◆ 大同一中、大同二中招生计划的生源范围:

①具有本市平城区常住户籍的应、往届初中毕业生。

②具有平城区域范围内学校学籍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③符合报名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 同煤一中招生计划的生源范围:

①具有本市平城区、云冈区常住户籍的应、往届初中毕业生。

②具有市直学校、云冈区所属学校、平城区所属学校学籍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③符合报名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 部分区高中学校招生计划的生源范围:

根据各区提出申请情况,经市教育局批准,具有平城区户籍或学籍的应、往届初中毕业生可纳入相应区高中学校生源范围。

◆ 其他各公办高中学校招生计划的生源范围:

具有招生学校所在县区户籍或学籍的应、往届初中毕业生。

◆ 定向招生计划生源范围:

符合当年中考报名条件且已报名参加中考,在本校连续就读三年且有学籍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 民办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计划的生源范围:

民办普通高中招生范围原则上与所在地公办普通高中招生范围一致。地处县域的普通高中应在本县域内招生;地处市区的普通高中应在所在城区或若干城区内招生,具体招生范围由市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确定。

大同一中、大同二中、同煤一中同类招生计划不得互相兼报,只能选报一所。

符合报名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填报志愿时享受与当地常住户籍同类考生同等待遇。

考生志愿一经填报上交,即作为高中录取的依据,任何人不得再变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中录取

所有高中招生一律实行网上统一录取。考生未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即中考)和未在网上填报志愿的,一律不能被高中学校录取。全市高中学校招生实行划定最低录取控制线的办法进行录取。

各高中学校的录取采取学业考试成绩与综合素质评价结合的办法,原则上按照考生志愿,从初中综合素质评价B等级及以上的学生中,按学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定向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招生计划,录取时严格按照各有关学校的定向计划和考生志愿,在全市最低控制线以上、定向招生学校各自分数线下50分之内,且符合相关招生条件的考生中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来源:大同日报融媒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真实原创”,转载旨在传播有益信息,如涉及版权问题,我们立即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