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机变‘砝码’

以后买东西再也不用担心‘鬼秤’了”

“这个办法很好,

如果大家都用起来,

商家也不敢用‘鬼秤’了”

近日,颍泉区持续组织开展手机变“砝码”活动,引导人民群众对经营者计量行为进行日常监督,让计量违法行为无处遁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使用检定合格的电子天平对市民随身携带的手机免费称重,加贴重量标签,随即,手机秒变“砝码”。

作为随身携带的“手机砝码”,在之后消费的过程中,遇到商家使用电子秤称量商品时,市民只需将手机直接放上当场测试,就可以初步判断是否遭遇了缺斤少两的“黑心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许多正规品牌手机在说明中都会标注重量克数,即便添加了手机壳,也可以通过标准计量器具获得重量。购物前,掏出手机往商家的秤上一放,准不准、一目清。

“我觉得这种形式很好,很方便,相当于有了一个‘随身砝码’。”活动现场,市民王云英的手机上贴上了一张克重标签,她说,以后出去买东西,再也不用担心遇到“黑心秤”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市场上电子秤的常见作弊手段主要包括遥控作弊、芯片密码作弊、按键作弊等。“比如商家趁你不注意按一下遥控器来改变称重的数值,也有通过加装芯片、通过脉冲改变数值,还有一种是通过组合按键作弊。”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如果在称重时听到明显“滴”的一声,可以格外注意,有可能是在使用遥控器调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图

除了手机变“砝码”活动之外,颍泉区市场监管执法人员还严格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要求,对经营者使用的电子秤等计量器具进行专业检定,为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统一粘贴检定标识,杜绝短斤少两等计量违法行为的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市场监管部门,每年都会定期开展商户计量器具强制鉴定工作。” 颍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伍明市场监管所所长孙雷雷介绍,像农贸市场这类经营主体,监管部门通过便携式的砝码进行计量器具的检查鉴定,对于涉农粮站和粮食收购点,则通过衡器检验车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类经营主体都能得到监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商家来说,粘贴检定标识也是对我们秤的准确性的认可。”商超经营者胡泗理认为,使用粘贴检定标识的秤,消费者会更放心。

截至目前,颍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组织8场手机变“砝码”活动,参与人数400多人,开展6次计量器具上门免费检定活动,免费检定了1000多台电子计价秤,营造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计量消费环境。

来源:阜阳新闻联播

记者 蒋文静 王天成

编辑 王东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