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推动京津冀“越走越亲”?来看唐山市政协的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推动京津冀“越走越亲”?来看唐山市政协的答案

这里是历史文化璀璨的名城,拥有“冀东文艺三枝花”等一批文化遗产;这里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创造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七个第一”;这里是海陆空铁联运的枢纽,是东北亚地区通往欧亚大陆桥距离最近的起点之一……这里便是河北唐山。

唐山北靠燕山、南临渤海、毗邻京津,地处东北亚经济区的中心地带,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唐山市政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指示,始终把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政协工作的首要任务,贯穿政协工作各个方面和全过程。近日,唐山市政协主席苏铁成做客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政协主席面对面》栏目,分享唐山如何发挥政协优势,推动京津冀“越走越近”“越走越亲”的经验和做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山市政协主席苏铁成接受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政协主席面对面》栏目专访。

主持人:今年恰逢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十年来,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京畿大地发生了深刻变化,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唐山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取得的主要成效。

苏铁成:十年来,唐山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机遇,牢牢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扎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走深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山港京唐港区集装箱码头。

据统计,2014年至2023年底,唐山市共实施亿元以上京津合作项目886个,总投资5377.8亿元人民币,累计完成投资4000亿元以上,承接京津疏解转移项目个数、总投资和完成投资额均居全省前列。

同时,唐山市始终坚持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积极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京唐城际铁路开通、“三纵四横五支线”高速路网形成,有效拉近了京津冀时空距离。

随着经济合作的加速、交通运行的便捷,医疗学科区域协作中心、“京津唐基础教育联合体”等民生协同项目,也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切身享受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便利。

主持人:文旅产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点,在您看来,如何以“文旅协同”推动京津冀“越走越亲”,纵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苏铁成:文旅产业具有产业关联度高、就业安置空间大、资源消耗少、开放包容度高等特征,有着“一业兴、百业旺”的强大带动作用。

文旅产业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扩大内需和优化供给、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培育产业新业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撬动作用。三地文旅合力实现“协同管理、优势互补、形象共树、客源共享”,不仅可以助推京津冀高质量发展,更能探索出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的新路子。

三地应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找准发展定位,依托京津冀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优化文旅产业空间布局,努力打造文旅产业发展新高地,激活京津冀文旅协同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以文化为魂、旅游为体,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良好势头保持下去、拓展开来,让党政互访更多一些,让企业联动更多一些,让民间交流更多一些,让彼此见面更多一些,相信在文旅协同中“越走越近”“越走越亲”的京津冀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5月29日至31日,以“相聚‘大美唐山’,在文旅协同中京津冀‘越走越亲’”为主题,京津冀协同发展六城市(区)政协合作机制第五次会议在唐山召开,与会人员先后考察调研了唐山市城市规划展览馆、开滦博物馆、唐山国际旅游岛、李大钊纪念馆、首钢京唐公司、曹妃甸港矿石码头股份有限公司矿石码头三期等地。

主持人: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唐山市政协都开展了哪些工作?

苏铁成:近年来,唐山市政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指示,始终把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作为政协工作的首要任务,贯穿政协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把助推京津冀产业协同列为重要协商议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协商议政,为产业协作建真言、献良策;组织政协委员赴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视察调研,在看发展、看变化、看成就中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聚焦医药、教育、养老等民生协同领域开展民主监督,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惠及群众、增进福祉。特别是聚焦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唐山时作出的“三个努力建成”重要指示,分年度将“努力把唐山建成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窗口城市、环渤海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基地、首都经济圈的重要支点”确定为“1号提案”,组织四级政协委员、各县(市、区)、相关市直部门开展集中联动协商督办,通过协商式监督力促贯彻落实,以“三个努力建成”的成效为唐山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更好发挥作用打下坚实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3月12日、14日和15日,唐山市振兴陶瓷产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苏铁成就振兴陶瓷产业工作情况赴丰南区、高新技术开发区、路北区、开平区和路南区督导调研。

主持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作出系统部署,强调“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并明确提出要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唐山市政协在开展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方面都有哪些工作亮点?

苏铁成:唐山市政协立足工作实际,在制度建设、平台建设、阵地建设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创新,力求突出界别特色、推进制度完善、强化阵地建设、推动履职力量下沉,实现了政协界别工作活起来、实起来、强起来。

在制度建设层面,主要是建立了“全员入委”制度,按照全覆盖、不交叉的原则,将所有市政协委员以界别为单位整体划入办公室和7个专委会,27个界别分别由主席会议成员、办公室和7个专门委员会联系。同时,出台《“主席会议成员联系常委、常委联系委员、委员联系群众”工作制度》,519名市政协委员与1000余名界别群众建立起常态化联系。

在平台建设方面,在全市政协委员中开展“反映一条社情民意、提交一件优秀提案、参加一次履职活动、深入一个基层单位、助力一项实事工程、撰写一篇履职报告”“六个一”活动;在全省率先建立“委员进网格”模式,按照“属地、界别、就近、便利”的原则,将3600多名四级政协委员全部嵌入1.5万个基层网格和300余个专属网格,动员“网格委员”当好党的政策的“宣传员”、社情民意的“联络员”、解疑释惑的“调解员”、助力发展的“战斗员”、民主协商的“监督员”、为民履职的“勤务员”;在市政协机关开展“一委一品”品牌建设,在27个界别中开展“创优争先铸品牌”活动,根据界别特点打造各具特色的履职品牌。这些举措实现了政协与群众“面对面”、与民意“零距离”,将政协触角从“最后一公里”延伸到“最后一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1月17日,唐山市政协委员张春福深入基层社区网格开展工作。

在阵地建设方面,一是在市政协设立委员议政厅,二是县级政协设立委员活动中心,三是开发区(管理区)设立委员联络处,四是专委会设立委员服务站,五是界别设立委员工作室,六是委员个人设立委员之家,通过这六个层面的履职平台,不断延伸政协工作触角、创新联系群众方式,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学习交流的园地、联系群众的桥梁、社情民意的窗口、协商议政的平台、凝聚共识的载体,实现活动有场所、交流有场地、协商有去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4月22日,唐山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苏铁成出席丰南区政协委员活动中心揭牌仪式并致辞。

下一步,唐山市政协将进一步把握政协特点规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方式方法,不断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推进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进一步取得实效。

主持人:如何发挥政协优势,促进京津冀文旅等多领域协同发展?

苏铁成:首先,发挥好政协文史功能,推进三地权威专家、知名学者加强交流研讨,把历史文化的传承创新、红色文化的挖掘弘扬、民俗文化的焕新添彩作为重点,进一步提升文化内涵、彰显文化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山市丰南区河头老街。

其次,发挥好政协联系广泛的特点,引导企业家委员互动走访,立足“吃住行游购娱”等传统要素,推动文旅产业链式开发、深度融合,创新开发研学、民俗、户外运动等新型旅游项目,推出一批互联互通、优势互补、长短结合的精品线路,形成优质旅游资源的有效供给、优质供给、弹性供给,增强京津冀旅游品牌影响力。

第三,发挥好政协智力密集的优势,引导委员聚焦提升区域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升级;强化跨地区综合执法,实现旅游数据互联互通,联合开展调查研究、协商议政和民主监督,为提升文旅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夯实基础。

总策划:李丛杉 谭明悦

总监制:李木元 解艳华

监制:宋宝刚 康亮 韩月

主持:刘佳政

记者:廖昕朔

摄像:赖仁杰 满达呼

后期:刘冠雄

编辑:孙柏月(实习)

审核: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