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县以“跨村联建”为抓手,通过组织联建、产业联营、治理联动、文化联兴、人才联育,探索出了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连日来,利津县盐窝镇七龙河片区的温室大棚哈密瓜进入收获季,七龙河片区党总支书记郭立保正带领村民采摘、装箱、发货,忙得热火朝天。郭立保是当地有名的致富能人,也曾是七一村的党支部书记,他带领村民流转土地,发展现代农业,在周边村中率先趟出了致富路子。

七龙河片区党总支书记郭立保:当时的时候,我自己有个公司,工程干的也很好,有着一定的资源、优势,并且我也想给乡亲们正儿八经的干点事,回来以后第一个事就是盖大棚,然后搞种植、搞采摘,通过建田园综合体,达到一定的规模,效果很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民收入和村集体收入都有了改善,但郭立保却高兴不起来。

七龙河片区党总支书记郭立保:那个时候咱村是好了,可是毕竟体量小,范围也窄,看周边几个村也有土地,也有劳动力,干着急,每个村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一摊子,方向也不能友好的统一。

让郭立保头疼的问题,不是个例。过去,村与村之间资源分散、条块分割,导致无法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村集体增收压力大、效果不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改善这一状况,从去年开始利津县推行跨村联建,整合各村的资源、产业、生态、文化、地理等优势,将“组织链”嵌入“产业链”,推动形成组织联建、产业联营、资源整合、治理联抓、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在跨村联建措施的推动下,七一村与附近的七二、七三、东坝、南岭、维新5个行政村连起手、抱成团,成立了七龙河片区党总支,郭立保担任片区党总支书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盐窝镇七龙河片区党总支书记郭立保:通过跨村联建,通过强强联合,把各个村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了,包括人员也好、资金也好,包括间接的一些优势,都体现出来了,一个村跟六七个村它就是不一样。跨村联建对咱农村发展,确实有很大的优势。

七龙河片区的成功经验,“跨”出了组织创新的党建引领新模式,“联”出了乡村振兴的共同富裕新路径。作为全省“跨村联建”重点跟踪督导县,利津县聚焦“跨村联建”谁来联、联什么、怎么联等问题,把全县划分76个联建片区,全部成立党总支,整合各村零散资源,推动共建共富;出台1+6系列文件,建立常态化跨村联建推进机制,成立县级共富公司,投资2730万元,支持跨村联建产业链主项目24个,带动配套项目22个,撬动社会资本5595万元;牵头成立合作联社13个、共富公司56家,谋划实施联建项目182个,初步形成“共治、共建、共富、共享”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