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南充6月28日电 (记者李平、王波)近日,由四川省委宣传部、省发展改革委指导的“向‘新’而行 五区共兴—人民网全媒体四川10城行”调研采访活动走进南充市。

在此期间,南部县委书记尹成平接受了人民网专访,分享南部县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实施“改革深化年”行动,以及抢抓国家战略重大机遇、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抢占新赛道,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庆都市圈新型卫星城的实践和成就。

人民网记者:感谢您接受人民网专访。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等相关政策里,南充都是同城融圈里重要的一环。今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第5年,请您介绍一下南部县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实践和成效。

尹成平:5年来,南部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坚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为指引,以《南部县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规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南部县集成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为施工蓝图,锚定建设成渝地区县域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目标定位,大力实施“工业强县、产业兴县”发展战略,抢抓机遇、主动作为,积极融入和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5年来,我们奋力推动“交通链”互联互通。坚持把交通基础设施作为先行领域,依托成渝地区黄金节点、“成渝西”腹心地带区位优势,以积极融入“成渝两小时经济圈”、打造“成渝两小时交通圈”为切入点,加快建设县城至阆中机场、定升路至阆中天宫院等县域快速通道,“一环六射”县域交通体系持续完善。积极争取成安高铁纳入国家铁路网规划并过境设站,配合推动汉巴南高铁(南部段)正线工程全面完工,加快推进阆营高速、南三高速、万绵高速等圈内主通道建设,全力构建“三铁五高”融成融渝交通体系。

5年来,我们加快推动“产业链”协作协同。紧盯成渝两地产业布局和外溢需求,深度融入成渝地区产业生态圈,大力实施“贡嘎培优”“提质壮干”“扶幼育苗”三大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推动铸造产业集群入选首批四川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与成都市郫都区、重庆市合川区等地签订产业共建合作协议,南部经开区内100余家企业向成渝两地提供配套产品,基本形成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铝合金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成功获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充市南部经开区鸟瞰图。南部县委宣传部供图

5年来,我们持续推动“创新链”共建共享。全面深化以企业为中心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支持县域内企业与成都、重庆等地高校科研机构强强联合,助力英联达电子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建成全市首个“磁电材料与集成器件”联合创新中心,合作设计国内首条全自动封闭软磁铁氧体粉生产线。推动鑫敬业化纤与四川大学、三鑫南蕾与航天七院等校企院企建立长期稳定技术合作关系,“蜀农川椒”“普仁鲜满汇”等科技企业与四川农业大学、重庆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校深入合作,推动前端创新供给和终端市场需求深度互动。

5年来,我们坚定推动“消费链”融合融入。精准对接成渝地区广大消费市场,持续向成渝市场供给晚熟柑橘等特色产品,不断提升“升钟福果”“久全牛肉”等南部品牌知名度。以创建升钟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抓手,主动融入巴蜀文旅走廊建设,持续擦亮“中国升钟湖·世界钓鱼城”名片,全面完成升钟湖游客中心、渔猎岛提升、海螺广场改造等重点项目,成功举办第十二届中国升钟湖钓鱼大赛系列活动,八尔湖获评“2023年四川最受网民喜爱的网红打卡地”,成功创建阆南仪省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5年来,我们全面推动“改革链”走深走实。以首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县域集成改革试点为契机,全面落实88项集成改革试点年度(2020-2024)重点任务,持续深化教育医疗、金融创新、统计现代化等重点改革,“五经普”省级综合试点顺利收官,宅基地管理集成改革经验全省推广。探索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在《四川改革动态》刊发交流,集成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入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县域集成改革试点案例集,为推动县域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探索了新路径、汇聚了新动能。

人民网记者:四川省委对“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作出战略部署后,南部结合实际进行了自己的探索和实践,请您为我们分享南部推进“五区共兴”的特色亮点。

尹成平:贯彻落实“五区共兴”,南部主要有3个方面的优势。

一是基础优势。南部是川东北地区经济大县、人口大县,2023年地方生产总值472.1亿元,稳居全省、全市“一方阵”,连续6年跻身西部百强县;总人口119.3万,城镇化率达47.2%。

二是区位优势。南部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上重要节点,毗邻南充临江新区,位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前沿位置,有着“西三角”黄金分割点的区位优势。

三是政策优势。工信部延续30年帮扶,把南部经开区作为工信部唯一定点帮扶工业园。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南部携手温州瑞安市重点围绕企业拓展布局、招商信息分享、干部人才交流等方面加强协作,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同时,南部作为全省9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县域集成改革试点”之一,37个“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之一,20个“深化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点”之一,有省级试点政策倾斜、项目支撑、要素保障等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铝铝业。南部县委宣传部供图

立足上述优势,南部县委、县政府在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密结合自身实际,聚焦聚力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为南充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奋力谱写现代化南充建设新篇章作出南部贡献。重点抓好了5个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工业强县、产业兴县,全力打造现代产业基地。始终把制造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依托工信部定点帮扶、东西部协作,精心绘制“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新型铝材新材料”3条产业链图谱,全力建链补链强链,建立“链长制”推进工业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工作机制,全面加强企业招引、培育、服务等,力争2025年实现产值翻番。同时,大力发展优质粮油、生猪、晚熟柑桔、木本油料、有机水产等“3+2”特色农业产业,建成11.2万亩晚熟柑橘产业园,规模居全市第一、全省第七,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超10亿斤,生猪出栏连续5年居全市第一位。

二是坚持抓好两端、畅通中间,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以省级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海绵城市建设示范试点为抓手,实施最大体量、最大规模城市更新行动,完成180余个老旧小区改造,新改建雨污管网550余公里,全面建成嘉陵江三桥、南广大道等城市主干道,100公里的“一绕五纵五横”城市交通骨架基本成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开展省级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建设标准试点,统筹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污水革命、垃圾革命、村庄清洁整治等“五大提升工程”,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柑橘现代农业园区获评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

三是坚持用心用情、精准施策,持续用力增进民生福祉。以深入实施教育医卫“三名”工程为抓手,全面完成30件民生实事,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为三级甲等医院并完成整体搬迁,全县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达到4家、数量居全市第一;成功创建各类国、省、市级特色学校20余所,南部中学连续3年被评为全国县域百强中学;新增城镇就业8870人,发放各类救助资金3.5亿元、惠及困难群体15万余人,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稳定在65%以上。

四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切实筑牢生态保护屏障。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协同推进减污、扩绿、降碳、增长,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严格落实河湖长制、长江十年禁渔,深入实施嘉陵江生态保护和修复“十大行动”,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长期稳定达标,土壤安全利用率100%,嘉陵江(南部段)入选省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五是坚持慎终如始、守牢底线,坚决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坚定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扎实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全县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零发生”。常态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从严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防范化解各领域风险隐患,深入推进信访体制机制改革,信访法治化试点经验全省推广。

人民网记者:请为我们谈一谈,南部县锚定“工业强县、产业兴县”发展战略,在推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协同发展方面有哪些清晰路径?

尹成平:当前,南部正处于逆势突围的闯关期、转型发展的攻坚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面临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和要素成本明显上升等现实影响,亟需加快培育新动能、塑造发展新优势。我们将锚定“工业强县、产业兴县”发展战略,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大力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五大攻坚”,奋力构建具有南部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是大力实施产业集群攻坚。重点围绕工业“3+2”产业体系精准发力。机械制造产业方面,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和泵阀精密铸造产业,重点推进新能源汽车底盘系统、发动机总成及高端阀门等制造项目,推动传统铸造向智能铸造转型升级、延链拓展。电子信息产业方面,积极发展基础电子元器件及零组件,延链发展锂电池、光通信产业,着力拓展产品门类、做大产业规模。新型铝材产业方面,以再生铝及铝加工为重点,向航天航空、轨道交通、5G通讯等领域精密铝铸件产品拓展。食品医药产业方面,大力引进农(中药)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等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抢先进行“药食同源”产业工业化生产布局。低空经济产业方面,积极推动低空感知和通信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引进低空飞行器材料、零部件及整机制造等企业,探索开发全空间无人体系等未来场景应用,着力构建低空经济产业体系。

二是大力实施招大引强攻坚。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用好用活工信部定点帮扶、东西部协作等资源,紧紧围绕“3+2”产业发展要求,全面梳理重点招商目标企业清单,大力推行以商招商、链长招商、基金招商、专员赛马、揭榜挂帅等制度机制,力争每年新招引制造业项目30个以上,其中50亿级项目1个以上、20亿级项目2个以上。

三是大力实施载体提升攻坚。大力推进标准化厂房和多层厂房建设,持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及生产性、生活性服务设施,全面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坚持把最优质的资源匹配给最优质的企业,深化“亩均论英雄”,依法依规推进低效闲置用地以及非工业项目占用工业用地清理腾退,力争到2026年工业园区亩均产值达到300万元以上,亩均税收达到15万元以上。

四是大力实施企业成长攻坚。围绕重点企业建立分类分级、动态管理梯队培育清单,“一企一策”制定培育方案,助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成长企业产值倍增、潜力企业升规入统,力争到2026年培育10亿级企业5户以上、5亿级企业8户以上,每年新净升规工业企业15户以上。

五是大力实施优化环境攻坚。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力争审批时限平均缩短65%以上;全面推行“链长制”推进工业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工作机制,严格实行政府、企业“双践诺”,对完成投资合同约定内容且达到奖补条件的企业,按时足额兑现奖补政策。常态开展“政企面对面”“大走访、大调研”等活动,严查重处吃拿卡要等各类破坏营商环境行为,让尊重企业家、服务企业成为全县上下共同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