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夏,无论是穿梭于国省道,亦或是行走在乡村小道,细心的群众都会发现两侧“颜值”的清爽升级。

变化,源于桐城市提升人居环境的坚定决心与强大攻势。自2023年10月以来,《桐城市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实施方案》《桐城市道路沿线拆违拆旧、清杂清乱专项行动方案》等文件先后出台,将拆违清乱作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突破口。

号角吹响,一呼百应。新渡、大关、双港三镇争当排头兵,迅速掀起了每天有行动、每周有进度的整治热潮。

拆违清乱“加速跑”

一条短短的永正路,贯通了新渡镇永久村,连接起新旧206国道,两侧楼房前原本密集的棚子已不见踪影,一眼望去开阔整洁,而就在不久前,这里刚打赢了一场用时不足两个月、涉及43户人家的拆违攻坚战。

完成43户人家拆违后的永正路两侧不见棚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完成43户人家拆违后的永正路两侧不见棚子。

一直以来,新渡镇民营经济活跃、土地要素紧张,不少商户、居民喜欢在店铺外、家门口搭建棚子,沿街沿路成为私搭乱建的重灾区、拆违治乱的老大难。

“再难,也要迎难而上!”镇党政领导班子会、机关干部会、各村党组织书记会层层召开,统一了镇村干部的思想认识与行动步调。从4月1日启动折除私搭乱建工作至今,全镇已清理废旧广告牌322个、私搭乱建570户、无功能建筑16460平方米,做到了和谐拆违“零冲突”、全面拆违“无死角”。

为什么能?因为新渡镇坚持多措并举促自拆、保证公平推强拆。村两委干部走家串户,摸排底数,宣传政策,讲明“遵法守法”这个理,量准“一视同仁”这把尺,积极做好群众的思想疏导与矛盾化解工作。

家住土桥村的杨来民,在听到自家3个棚子被划入拆违范围时,一开始有些难以接受,但在与村干部一起算清“安全帐”“情理帐”后,很快打开了心结:“这些棚拆掉以后,道路比以前宽敞了,骑车视线也不挡了,我觉得值!”

“面子、里子”双提升

尽管气温不断升高,双港镇山明村由“脏乱差”到“洁序美”的“更新记”仍热度不减,公路沿线的钢架棚上,有工人熟练使用着电钻、切割机等工具,伴随嗡鸣声、咣当声,一片片铁皮被有序拆卸;严老屋组的多条巷道,地面被挖开一米多深的沟槽,工人们正在其中紧锣密鼓地铺设排水管道,而邻近的小横山铺组、汪新屋组,雨污分流工程已顺利完成,一举终结了长期困扰村民的污水外溢、气味难闻之痛。

工人正在拆除双港镇山明村公路沿线钢架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人正在拆除双港镇山明村公路沿线钢架棚。

观一隅而知全局。双港镇统筹抓好“拆违拆旧、清杂清乱”专项行动与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面子”“里子”一齐改,推动人居环境整治不断往“精”里做、往“细”里走。

在白果村,从主次干道到河塘沟渠,从田间地头到畜禽圈舍,每一处都有过“美容师”忙碌的身影。“现在路硬化了,路灯安装了,还有保洁员定期对村道两边杂草、垃圾进行清理,别提多舒心!”村民程月胜对此赞不绝口。再看天城村,该村两委积极整治房前屋后、南河沿线以及村庄闲置土地,引导群众种植薄壳山核桃等摇钱树,做到见缝插绿,地尽其利,增绿又增收……

既是“面子”的焕新,也有“里子”的充实,双港镇正奋力实现“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今年上半年已清理农村生活垃圾378吨、无功能建筑面积约1173.28平方米,新建卫生户厕160个。

党员干群齐上阵

纵观大关镇如火如荼的拆违进程,党员“打样”的现象比比皆是:台庄村退休老教师祖兴如率先垂范,第一时间拆除了自家2间废弃角屋;小关村老党员章龙生主动拆除了45平方米的钢构棚,按乡村规划图纸改建门前招牌,彰显徽派风格;歧岭村党员刘惠仙不仅以身作则,还积极对邻里亲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加深大家对这项工作的认识和支持。

党员干部的榜样示范是最有力的动员,村民们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参与度不断加码,从拆违清乱的旁观者变成践行者、从推动者变成受益者。体现在数据上,大关镇半年来筹工筹劳达4562人次,筹资超62万元,清理乱搭乱建225户,评选“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等125户,绿化及发展“五小园”116个。

步入何畈村江圩组“美丽庭院”示范户笪云华家中,扑面而来的是清新的香气,干净的庭院内满是各色花卉和各种小菜。笪云华是村里出了名的“巧手”,不仅每天“沉迷”于打理庭院、侍弄花草,还热情地向村民分享种植技巧,赠送花苗花种。如今,在江圩组,家家户户争当“洁净人家”、深耕“美丽庭院”,塘畔绿树成荫,路边花团锦簇,犹如微型公园。

放眼大关镇全域,江圩组并非特例。经由干群的携手共建,曾经杂物堆积的房前屋后陆续被小花园、小菜园等点缀,推门见绿、抬头赏景的农家小院越来越多,正不断汇聚成生态宜居的“大美乡村”画卷。(潘皓月 吴磐 曹姗)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责编:木子 小鱼

▌审核:一苇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