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火灾事故猛于虎。

6月25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会,邀请中国消防协会科普委委员、全国建筑防火高端智库专家许传升围绕“火灾防控的理念和重点”作辅导报告。

掌握火灾特性

切断成灾链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重特大火灾事故,火灾事故造成重大伤亡或损失的一些共同特征:

  • 涉及居民、学生、病人、职工等群体;

  • 发生在人员密集场所或敏感时段

  • 发生了爆炸或中毒;

  • 形成了快速火灾或全楼蔓延型火灾;

  • 现场人员应急行动严重错误;

  • 建筑体量大、可燃物多;

  • 灭火系统未起作用;

  • 防火分隔设施破坏等。

消防工作也要注重性价比和效率。正确的消防工作理念应该是,用火灾特性去研究分析消防工作,把主要精力用在成灾关键链条的切断方面。

“比如一个单位,可能无法做到永远不发生火灾,但要能做到火灾发生后及时发现扑灭,或者能保证人员及时撤离没有伤亡。失火成灾是有链条的,关键是把成灾的链条切断,就能有效避免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损失。”

在火灾应急响应过程中,方法有很多,比如灭火、控火、控烟、排烟、报警、疏散、转移、救人、就地避险、供水、破拆、防毒、防爆、撤离,无论采取什么措施,必须把减少或杜绝伤亡放在第一位。

特别是因地因时制宜,根据火灾的速度确定应急时间,根据现场人员的情况确定应急任务及先后顺序,重点抓前3—15分钟火灾应急,注意分工和组织,注意多线程同步进行,不要只盯着火。

这些安全隐患

亟待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传升进一步指出火灾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火作业、电气等火源管理差,单位和个人火灾应急能力提升慢,在成灾关键链条的切断方面投入不够,火灾风险降低措施的研究欠缺等。

电动自行车电池失火、既有建筑违规违法改造利用、自建房违规违法经营、封闭窗户阳台、堵塞消防车通道、多种场所违规合用等,是当前亟待关注和解决的消防安全隐患。

消防工作要抓好两个重点:火源和危险可燃物的分析管控、单位和个人火灾应急能力的提升。

具体工作包括:突出关键重点抓好单位消防措施落地;重视消防人才培养,全员消防培训;建立完善消防法规标准体系,加强城市消防规划和基础消防设施建设;加强安全生产、消防队伍建设,培育消防产业,推进市场化;在降低火灾风险的前提下支持既有建筑的改造和使用等,这些都应该作为常规安全生产要求长抓不懈、落地落实。

发生火灾后

到底跑不跑、怎么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时候火灾发生后,逃生者并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结果采取了错误的应对措施,导致悲剧的发生。”许传升特别强调,要高度重视消防科普工作,提高群众的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

许多人认为,遇到火灾后必须马上逃离,这其实不一定是正确的。

在建筑火灾中,80%以上的伤亡是烟气导致的。如果起火点在家中,我们要紧闭着火房门,避免着火范围扩散,并紧急撤离。但如果起火点位于楼道内,或者楼道内已经充满烟气,这时我们马上逃离,很有可能会在楼梯间倒下,多起居民建筑火灾事故中,大多数伤亡就发生在楼梯内。

因此,如果楼道内着火,可以选择紧闭房门,并清理房门附近可燃物品,随后躲藏在靠窗房间,尽量保持通风报警等待救援。现在大多数建筑结构较为稳定,很多门窗都有防烟阻燃作用,能够为逃生赢得足够的时间。

发生火灾时,第一位的是避免伤亡而不是马上就跑。跑还是不跑,一定要根据情况,“最重要的是不要暴露在火焰特别是烟气中。”

许传升认为,从普通群众的角度来说,家庭火灾报警器意义重大。在常见的家庭环境中,易燃物品较多,着火后两至三分钟可能就会丧失灭火或逃生时机,火灾报警器能够第一时间发出警报。另外,家用灭火器、应急照明手电筒、防烟面罩等设备都应在家中常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全部

专家简介:

许传升,中国消防协会科普委委员、全国建筑防火高端智库专家、公众号“靠山屯闲话”运营者

许传升曾在一线消防队伍中服役27年,担任过多地消防支队支队长,长期从事消防科普工作,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来源 | 南京发布

编辑 | 徐雅莹

发布 | 徐雅莹、吴小荣

审核 | 王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