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运河(四十里河)

历史演变与遗存初探

陈建木

浙东运河西起钱塘江南岸,经杭州滨江区西兴街道到萧山,东南到钱清镇,再向东南过绍兴城至曹娥江,过曹娥江以东至梁湖街道,东经上虞丰惠旧县城到达通明坝而与姚江汇合,全长约125公里,此段为人工运河。之后,经余姚、宁波会合奉化江后称为甬江,东流镇海以南入海,此段以天然河道为主,亦有部分人工改造河道,自西兴镇到镇海招宝山全程近200公里。其中,过曹娥江以东经上虞丰惠旧县城到通明坝,此段河道称为四十里河。因其修凿年代存疑,且关联河道较为复杂,本文重点梳理了不同时期四十里河演变治理过程,本文认为,在梁湖埭建成前,“四十里河”为天然河道,西与曹娥江(古称舜江)相连通,亦称舜江,向东注入姚江;梁湖埭建成后,切断了与曹娥江的连通,经过疏凿,成为人工运河,系浙东运河一部分,后称四十里河。通过考证,进一步了解到四十里河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同时为更好地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作了初步探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十里河惠丰段

一、四十里河前身

晚更新世以来,中国东部平原区发生了三次海侵(星轮虫海侵、假轮虫海侵、卷转虫海侵)。卷转虫海侵是大理晚期海退以后发生的最后一次海侵,从全新世之初(大约1.5万年)就开始掀起,7000~6000年前,海侵到达最高峰,海面稳定一个时期,随后发生海退,该时期海侵海退或又几度发生。在《孟子·滕文公》等文献记载,“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大约在距今4000年前后,海平面逐渐趋于稳定。此时,曹娥江以东区域原始天然河道(包括四十里河)慢慢开始形成。

历史上,曹娥江、姚江与四十里河关系密不可分。20世纪90年代,有多位专家就姚江源头进行过探讨辩论,主要形成二种意见:一种认为姚江源头在上虞梁湖江坎头,盛鸿郎等在《余姚江河源辨》作过专门考证;另一种认为姚江源头出自四明山夏家岭东北眠岗山。但同时《姚江志》也提到“评审会有人也提出了姚江河源有待进一步探讨的建议”,说明会上有不同的意见。但可以肯定,历史上曹娥江与姚江相通,故均称舜江。民国出版的浙江地形图标注,姚江穿越余姚城段,又称“中舜江”。其时,曹娥江水可通过四十里河、经姚江注甬江入海。《姚江志》“曹娥江洪水东溢侵蚀和古人疏导,加速了姚江的形成。”

从上可知,四十里河前身应是一条连通曹娥江与姚江的天然河道,后经过人工修凿而形成。根据前一种辩论说,四十里河则是余姚江的上游正源;根据后一种辩论说,四十里河是曹娥江与余姚江的连接段。曹娥江与姚江相连通的时间估计长达二千年以上。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梁湖埭的兴建。

二、四十里河的形成和发展

(一)四十里河雏形期

浙东运河是我国春秋时期建成最早的人工运河之一。大约在距今4000年前后,海侵过后的山会平原(主要在今萧绍平原)多为湖泊沼泽和咸潮出没之地及南北向自然河流。越国滨海的水环境正所谓:“西则迫江,东则薄海,水属苍天,下不知所止。交错相过,波涛浚流,沈而复起,因复相还。浩浩之水,朝夕既有时,动作若惊骇,声音若雷霆。”公元前490 年,越王勾践开始实施由山麓地带向平原发展,先建山阴小城,不久又建10倍于小城的山阴大城,形成一个水陆交通四通八达的越国平原都城。

《越绝书》卷八载:“山阴故水道,出东郭,从郡阳春亭,去县五十里。”据考证,这条记载中的古水道,西起今绍兴城东郭门,东至今上虞区东关街道的炼塘村,全长约25千米。 在越王勾践将水路开至曹娥江口后,浙东古运河并没有停止东进的步代。在之后的漫长历史时期,这条古老运河继续向东延伸,直到“通江达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越国水利图(引自《绍兴水文化》)

那么过曹娥江之后,其水道走的是哪一段?学术界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是上虞的四十里河。目前能找到的最早记载四十里河的书,是《嘉泰会稽志·卷十》:“运河,在县南二百二十步,源出七里湖渔门浦,自皂李湖均汇于河,西抵梁湖堰,东之通明堰,各三十五里 。”

明万历《新修上虞县志·舆地志四》:“运河在县治之南。其东接新旧通明坝,西距梁湖堰,横亘三十五里。”光绪《上虞县志校续》点校本记载:“《万历志》云:横亘三十五里。《备稿》案:今俗称四十里河。”史书上开始出现”四十里河”名称。

据考证,四十里河(古籍多称“上虞运河”),西起今梁湖街道外梁湖村江坎头自然村,向东流经梁湖街道、丰惠镇,至通明船闸汇入通明江(姚江上虞段),长30余里,“故民间以约数称四十里河。”

关于其开凿历史,《曹娥江史话》认为其始创于晋代,“根据现有资料,最早的航线应该始创于晋代,晋代以前并无记载。”到了晋代,对于四十里河连通曹娥江航运的情况,有了相对明确的旁证,那就是来自西晋大文豪陆云写给他姐姐的一封信。那一年,陆云的外甥石季甫出任鄮县 (古县名,在今宁波一带 ) 县令 ,全家人都很担心,觉得鄮县一带是荒野,交通不畅。陆云于是致书其姐:“(鄮)县去郡治不出三日,直东而出,水陆并通。”(《陆士龙文集》卷十《延祐四明志》一)。就是说从会稽郡城东门经山阴故水道过曹娥江,然后沿姚江可以直达今宁波,其中在曹娥江和姚江间起连接作用的无疑就是四十里河。

也有专家认为认为开掘时间可能更早,推测依据是《汉书·地理志》关于会稽郡句章县的描述中有“渠水东入海”等文字。“渠水”是指经人工疏凿整治的运河,句章城始于春秋越国,既然句章是越国一个东部沿海的港口,那就必然会有一条内河航线与之相通,这条内河航线很可能就是经过四十里河的浙东古运河。

很多古河道都有一个慢慢疏通的过程,就拿浙东运河最早开掘的一段山阴故水道来说,早在越王勾践开凿之前就已经有雏形了,而越国则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疏通拓浚。四十里河应该同样存在这个情况。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将水路开至曹娥江口后,浙东古运河并没有停止东进的步代。四十里河经过局部疏凿,过姚江,到句章,已具备通航条件。春秋越国时期,四十里河雏形已基本形成。

(二)四十里河形成和发展

梁湖埭的兴建为四十里河形成奠定了基础。《水经注》:“浦阳江南北各有埭,司以稽察行旅。胡梅磵曰:浦阳江南津,即今之梁湖堰,北津,即今之曹娥堰。”(注:这里浦阳江应为曹娥江)据考证,梁湖埭的始建年代当比南朝宋更为久远。

梁湖埭兴建后,曹娥江潮汐失去了姚江的分流,引发了曹娥江干道的摆动变化,涌潮更为凶险,感潮河段因而向上延伸,引起曹娥江支流小舜江入河口段的淤积及曹娥江东岸今上浦镇东侧的冲刷和坍岸,淹没了原地上的古冢。《水经注》有记:“江有琵琶圻,圻有古冢堕水,蹙有隐起字云:筮吉龟凶,八百年落江中。谢灵运取蹙诣京,咸传观焉。”即指此。谢灵运还亲眼目睹了他的宅地——东山始宁墅洲渚被江水、涌潮淹没的情景,遂记录于《酬从弟惠连》诗中,云:“辛勤风波事,款曲洲渚言。洲渚既淹时,风波子行迟。”这首诗是谢灵运对谢惠连《西陵遇风献康乐》诗的回诗,作于宋元嘉七年(430),由此可证,引发东山始宁墅洲渚被淹的梁湖埭的始建年代当比南朝宋更为久远,其位置应在今上虞梁湖街道所在地附近。

梁湖埭兴建不久,南朝会稽太守孔灵符在上任之前,就向孝武帝提出了富有远见的“开发浙东”建议,于大明元年(457),提出“山阴县土境褊狭,民多田少。……徙无费之家于余姚、鄞、鄮三县界,垦起湖田”的移民建议。孝武帝批准了他的建议,并调他出任会稽太守,坐镇指挥,组织实施。这次移民路线,由于曹娥江对陆道的阻隔,走的必定是水路,而从安全性和经济性考虑,无疑会选择从会稽郡城,经鉴湖运河航道,过曹娥埭渡曹娥江,再从梁湖埭进入姚江、甬江,到达余姚、鄞、鄮三县这条浙东运河的东段航线。移民船舶以民间小型舟船为多,不可能走涌潮出没的后海航线,而浙东运河在晋代就已开通,故走浙东运河无疑。

唐宋是浙东运河发展的全盛期。唐长庆二年(822年),上虞县城迁至丰惠,古运河穿城而过。又由于鉴湖和西兴运河交通便利,使甬江和钱塘江通过浙东运河的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四十里河航运更加繁忙。宋室南渡后,“四方之民,云集两浙,百倍常时”。浙东漕粮、食盐、丝绸、茶叶等重要物资,官商交通和外国使臣都由浙东运河驿运。南宋状元王十朋在所撰《会稽风俗赋并序》中,对浙东运河有过一段精彩的描述:“堰限江河,津通漕输, 航瓯舶闽,浮鄞达吴,浪桨风帆,千艘万鲈”的繁华景象。

南宋以前已经把梁湖埭改建成梁湖堰,这样可能更有利于通航。为加强管理,堰旁设梁湖堰营。《嘉泰会稽志》记有“梁湖堰在县(上虞县治丰惠)西二十五里”,已不记梁湖埭。由于上虞段运河(四十里河)介于曹娥江与余姚江两大潮汐河流之间,筑于运河上梁湖、通明两座堰坝,在浙东运河所有堰坝中最为高大。这一方面可能与四十里河与姚江存在较大水位差有关。据目前水情资料,四十里河灌区通明站中水位为3.6米,而虞北灌区余姚牟山闸站中水位为2.1米,两者存在较大落差。

在浙东运河诸段中,四十里河通航能力是最小的。《嘉泰会稽志·卷四》记载:四十里河“在县南二百二十步。东来自余姚县界,经县界五十三里六十步,西入会稽县界,胜二百石舟。”而其他河段多为五百石舟。最主要原因是四十里河主线存在淤浅河床等问题。《宋史·河渠志》:“绍兴初,高宗次越,以上虞梁湖堰东运河浅涩,令发六千五百余工,委本县令佐监浚治。”

明永乐九年(1411年),疏凿黄浦桥至郑监山堰河道,又向东北开十八里河直抵江口坝,入余姚江。四十里河丰惠段北复线基本形成。永乐以后,官名船皆走十八里河。明清时期,浙东地区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城镇繁华,运河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仍十分突出。

解放后,政府多次组织民众对四十里河进行拓宽疏浚。在航运、灌溉、防洪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四十里河现状

由于浙东古运河部分航道窄浅、弯曲,而且沿线地势起伏,形成河道多级,随着经济日益发展,运量和运能的矛盾十分突出。为缓解矛盾,1979年浙江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开通杭甬运河工程,按40吨级航道建设。1980年工程正式开工,至1983年7月1日基本通航。其中,上虞段经萧绍运河到曹娥老坝底入曹娥江,再从下游赵家(百官)升船机沿虞余运河向驿亭、五夫、马渚、斗门入姚江。杭甬运河建成后,过曹娥江后,运河走上虞北线,大大减少了四十里河通航数量。

杭甬运河通航后,运量和运能的矛盾得到缓解。但由于沿线受升船机和局部航段限制等影响,急需实施新杭甬运河改造工程,该工程被列入浙江省“十五”重点工程项目,按四级航道标准改造。工程于2002年开工,至2009年9月基本通航。

新杭甬运河上虞段线路:过上三高速公路东关公铁桥、上虞开发区、塘角船闸、曹娥江(塘角船闸一大厍船闸段),大厍船闸,沿四十里河,经丰惠大桥、通明船闸入姚江,终于绍、甬分界处安家渡。2005年起,四十里新运河开拓疏浚,西起点南移到大厍船闸。其中,大厍船闸至梁湖十里亭处为新开河道(江坎头到梁湖十里亭古运河依然保留)。全河道通航能力达500吨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浙东运河上虞段示意图

(四)四十里河重要关联河道

1.十八里河

光绪《上虞县志校续》记载:“上虞城(丰惠镇)东七里,通明南堰下有七里滩,沙积水浅,舟常待潮而行。”由于受潮汐影响,通航受到限制。明永乐九年(1411年),郏度新开十八里河,西起上虞丰惠新通明闸,向东北直抵江口坝,后入余姚江。在上虞境内长5.5千米。十八里河为浙东运河四十里河丰惠段的复线。

2.后新河

光绪《上虞县志校续》记载:“后新河在县北。永乐九年,鄞人郏度以通明江七里滩阻塞不便,上言将县后旧沟开浚,置西黄浦桥,直抵郑监山堰(现落马桥村至新通明闸段河道称十里河)。置新通明坝,又开十八里河,自新通明直抵江口坝,官民船皆由之。”

据此分析,后新河大致包括三段河道:一是十八里河(见前述);二是十里河(落马桥村至新通明闸段);三是后河(民间俗称,从西黄浦桥至现落马桥)。

三、四十里河重要水利遗存

四十里河开凿以后,为不断提高其灌溉、防洪、航运等功能,千百年来,充分发挥劳动人民智慧,沿线创置了众多配套设施,包括堰坝水闸、桥梁埠头、大小湖泊等。现选择部分重要水利遗存作简要介绍。

(一)堰坝水闸

1.梁湖堰

由梁湖埭改建成堰。梁湖埭始建于南朝宋以前,此后疏有记载。及宋,《嘉泰会稽志》记有“梁湖堰,在县(上虞县治丰惠)西二十五里”,不记梁湖埭,可见在南宋以前已经把梁湖埭改建成梁湖堰。而梁湖堰址由于受曹娥江江道摆动影响渐向西移,运河也随着向西拓延伸。元代时,堰向西迁移。明嘉靖间,江潮往西迁徒约七里,县令郑公芸浚为河,移坝江边,以通舟楫。清道光十九年(1839)、清道光十九年(1839),又开通外梁湖至曹娥江边河道约二里(俗称十八槁),梁湖堰再次外移。现已湮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粱湖堰遗址

2.通明堰

通明南堰因位于余姚江上游通明江而得名,亦称旧通明坝。通明北堰早于通明南堰建成。光绪《上虞县志校续》记载:“在二十二都,距县东三里。宋嘉泰元年置。”嘉泰元年以后,南北堰并用。通明堰(南堰)的兴建,使通明堰至梁湖堰的余姚江段渠化成浙东运河之上虞段运河,在宋代长约三十五里,后把通明南堰至梁湖堰 这段运河称为四十里河。

3.新通明坝

光绪《上虞县志校续》记载:“ 一名中坝,在一都郑监山下,急递铺西南,距县东十里。宋淳熙间,县令汪大定置,名通明北堰......明永乐间府志作“洪武初”,鄞人郏度以舟经旧通明坝,滩流壅塞,盐运到,必须潮水大汛始得达,舟常坐困,建言将县东北旧港开浚,自西黄浦达是坝,又名郑监山堰,官商往来便之。”现已改成新通明闸。

4.上源闸

上源闸建于民国25年(1936),位于百官街道龙山北脚下,引曹娥江水灌溉上虞四十里河区域。因工程失当,闸建成后即废。1954年政府投资重建。与总干渠平面呈“ㄚ”字型分布,均为单孔混凝土结构闸,西闸早于东闸,东闸孔径大于西闸孔径,做法也略有不同。20世纪60、70年代上源闸为上虞引水工程的一部分。

5.无量闸

无量闸始建于宋代,由邑人张达在建沙湖塘时创置。位于梁湖街道华山村与外梁湖村分界处。“堵御曹江潮患,随时启闭,为阖邑田庐利益攸关处”。道光三十年,洪水为灾,桥闸冲圮。咸丰初年修复。遇干旱时引曹娥江水至四十里河,对缓解丰惠地区及姚北平原旱情具有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在原闸桥西侧建新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量闸

6.清水闸

现名通明闸。建于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是全县最早的挡潮、灌溉、排涝闸。据万历县志载:“置闸夫遇涝启之注水入江否则闭焉”。南宋初废,仅存故址。宋嘉定元年(1208年)重建,闸旁有过船车坝。日久闸废。元至正八年(1348年)由海塘府史王永重建,并加宽加深。至清代,已又多次重修。1966年列入曹娥江翻水站配套工程,将闸门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梁板式闸门,电动螺杆启闭。1973 年将闸旁过水堰改建为2孔闸。1984年11月,在疏浚四十里河时进行了修理。现通明闸为2017年姚江上游西排工程建设时重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水闸(现名通明闸)

(二)古桥

1.九狮桥

九狮桥始建于元代,位于上虞区丰惠镇街河(四十里河)上。清光绪《上虞县志校续》记:“九狮桥在县东等慈寺前,岁已圮,元至正癸未,寺僧永贻、良玉、普益、似兰、大逵等募缘重建洞桥。”正统志云:“至正间重建洞桥,则九狮桥当属元代改名,嘉泰志等慈桥即此。”九狮桥是一座雄浑苍老的干砌石拱桥,因原桥桥栏上有九尊石狮而得名。桥之北有始建于梁朝天监二年(503年)的佛寺等慈寺,故又名等慈桥。

现存的九狮桥正是元代等慈寺僧人化缘重建而成的那一座,幸运地保留了下来。此桥为单孔石拱桥,拱矢高大,跨径三丈有余,跨越街河,北连等慈弄,南接槐花弄。全长26.85米,宽8.8米,高6.3米,净跨9.95米。系单孔石拱桥,用长方形条石交错叠砌。桥顶用青石板错缝平铺而成。两边置踏步,南边26级,北边29级。桥面宽阔,古拙雄浑,数百年来一直坚固耐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九狮桥

2.通济桥

通济桥始建于宋代,位于丰惠镇西南门河与街河(四十里河)的交汇处。通济桥又名八字桥,有两座石桥,构成一个“八”字,大八字桥名通济桥,架在街河主航道上,小八字桥名望稼桥,架在西南门河注入街河入口处。两桥布局奇特,位置重要。

历代都有修缮,现存的是清光绪年间所修。清朝以前,不仅西大街、西南门街围绕着桥的节点,店铺林立,热闹非凡,各路商客聚集于此,构成了一幅旺市图景。

3.丰惠桥

原名“酒务桥”。位于丰惠古城东大街中偏西部南侧。跨越街河(四十里河),北连钱家弄,南接南街。长27米,宽4.5.米。原系石砌阶梯形单孔拱桥。1973年12月桥面坡度改缓。

该桥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周显德年间(954~960)。宋嘉定十七年(1224)知县楼杓重修此桥。因其旧名“酒务”不雅,邑人感其恩德,拟更名为德政桥。楼曰:“天以丰岁加惠我民,事幸而集,予何德焉?以丰惠揭之其可。”遂改名为丰惠桥。原桥处“酒税务”旁,简称“酒务桥”后又将谐音演变成“济富桥”。

4.永庆桥

又名浦湾桥。位于丰惠镇永庆村。跨越蒲湾河(四十里河),南连浦湾自然村,北接仓弄。系三孔石梁桥,长24米,宽3米。

元代始建,为木板桥。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民间募捐重建。

5.太平桥

位于梁湖街道,该桥系清代建筑,南北走向。据清光绪《上虞县志校续》记载:“太平桥在县西梁湖镇,清嘉庆间王望霖陈永言等重修。”桥为单孔拱桥,桥面长22米,宽2.80米,净跨10米,矢高2.60米。桥拱券为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桥两侧旧有扶栏,两堍旧有落坡石阶,20世纪80年代运河治理中桥面改成平直混凝土路面,北面桥墩设圆拱形桥洞,利于河北岸通行。太平桥是华山、洪山湖等地村民通往百官、丰惠等地的主要交通通道。

(三)湖泊

1.皂李湖

据《皂李湖湖经》记载:“上虞县西有皂李湖,一名皂里,去县半舍,坐第十都,其都地势高仰,民患旱暵,唐贞观初,乡人曹氏、黎氏率众割己田为湖,以二姓音近者皂李名湖。”

皂李湖位于梁湖街道倪刘村东南部,湖周约15里,水面近18O0亩,平均水深1.8米,最深处达6米,蓄水量达206万立方米,系目前上虞第一大淡水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皂李湖地图(引自《皂李湖湖经》)

2.西溪湖

清光绪《上虞县志校续》记:“在二十一都,距县西南三里,周七里,溉田二千余亩。宋戴令延兴为堤七里以障之,又名七里湖。”宋代建湖之初,面积约14万平方米,蓄水量近14万立方米。西溪湖位于现丰惠镇西溪湖村。历史上,历经多次废复,现仅存零星池塘。

参考文献

1、《绍兴市水利志》,邱志荣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21年3月。

2、《浙东运河史》,邱志荣、陈鹏儿主编,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7月。

3、《钱塘江河口治理开发》,韩曾萃、戴泽蘅、李光炳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年9月。

4、光绪《上虞县志校续》点校本,(清)储家藻修,中国文史出版社,2016年6月。

5、《上虞市水利志》,上虞市水利局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年3月。

6、《越绝书》,张仲清译注,中华书局,2020年8月。

7、《曹娥江史话》,赵畅主编,中国文史出版社,2016年11月。

8、《绍兴水文化》,盛鸿郎主编,中华书局,2004年9月。

9、《水·化宁波》,黄文杰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年3月。

版权归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程丹

审核:壹之

总期:77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