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县信息港网站:www.caoxian.tv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座城,总深藏着一段故事,虽经过漫长的时代变迁,会走远却不会走失,经过数代人的传承和赋新,给生活在这座城的后人以精气神,这,便可称为历史文脉。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追溯到县城,亦是如此。小城的历史文脉林林总总,形态各异,但小城的发展总是以文化为支撑,无论是贵州榕江的激情足球、甘肃天水的热辣滚烫,还是山东淄博的灵魂烧烤、菏泽曹县的梦回千年,都彰显着其背后历史文脉的影响,可读不可说,如同看到带着头巾向天长吼就能想到信天游,这就是独特的文化赋予城市的特质,让其发展、壮大,在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星河中熠熠闪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曹县地处鲁西南,是商汤京畿、伊尹故里,素有“商汤开国地、华夏第一都”的美誉,齐鲁文化、中原文化、黄河文化、商文化相互交织,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魅力。

千年古都新风盛,大美曹县国潮涌。近年来,曹县始终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传统焕发新生,让文化浸润乡村,在打造乡村文化振兴齐鲁样板上谱写曹县答卷。

以传统为载体,让文化作出时代表达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想在小城中找寻前人足迹,自然离不开传统。

在曹县云龙木雕展览馆内,匠人们手工雕刻的佛像、木雕屏风及各类家具雕刻装饰组件琳琅满目。在曹县木雕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蔡秀芳眼中,木雕不仅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幅活生生的历史长卷,每一刀、每一凿,都凝聚着匠人们的心血和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曹县木雕已有七大类近四千个品种,包括木雕屏风、挂屏、立体艺术台屏等艺术性较高的制品。”蔡秀芳介绍,近年来,曹县木雕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即善以意塑形,精工雕刻,形象简洁明快,造型逼真,古朴之中见精美,大俗之中见雅韵。在木雕车间里,可以感受到木头的呼吸和生命的脉动。那些木雕作品,或花鸟鱼虫,或时代文创,每一个细节都栩栩如生,仿佛要从木头中跃然而出。

一个技艺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更离不开传承。曹县木雕吸取了百家之长,作为曹县木雕的传承人,蔡秀芳不仅注重传统技艺融合,一直以来也都在致力于传承。为了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木雕,创造一个优良的传承环境,蔡秀芬通过收徒带徒、以徒带徒,希望将曹县木雕发扬光大,同时,她从孩子抓起,成立了木雕研学基地,把非遗文化带进校园,组织研学,开展相关课程,让木雕文化保持活力,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传承木雕的队伍里。

而在曹县的另一隅,曹县江米人第五代传承人刘彦中正在传习所内进行江米人的设计研发和制作培训。近年来,传习所陆续推出了爱莲说、白蛇传、迎新纳福、钟馗、先圣孔子等系列作品,其中一些作品在法国卢浮宫卡鲁塞尔展厅亮相,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藏,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之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彦中运用美术思维,将自身的雕塑技巧与传统江米人制作结合,把刀、剪、梳子等雕塑工具融入制作中,研发了案置式江米人,案置式江米人不但在艺术市场一炮而红,也让更多人知道了曹县江米人的魅力。

曹县木雕、江米人作为非遗文化代表,在“两创”的实践探索中,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不仅在国内,更是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民族特色,面向时代、回应时代,激活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以创新为路径,让文化开出产业之花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曹县汉服的火爆出圈,让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以更具冲击力与感染力的形式完美呈现,成为了“叫得响”的品牌。

曹县被誉为“商汤开国地、华夏第一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服装加工产业发达。近年来,曹县着力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擦亮电商品牌,大力发展电商产业,曹县汉服作为典型代表,几年间从零发展到占据全国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成为了百亿产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曹县有爱共创基地,汉服展厅、汉服版权区、面料饰品及原创高定展示区、妆造间、直播间等应有尽有,4000余款各式汉服、马面裙映入眼帘,数位主播穿梭于展厅,和网友互动、介绍产品信息等声音此起彼伏。汉服产业不仅成为群众增收、全民共富、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更是承载深厚文化内涵、传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曹县因电商而兴、因汉服而火。确实,为让传统文化催生经济发展新引擎,推动产业蝶变,释放文化振兴新动能,曹县广泛搭建平台,与浙江理工大学、山东工艺美院等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举办传统工艺助推乡村振兴与“山东手造”(曹县)高质量发展论坛、汉服文化节、中华汉服与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搭建创意设计、产品研发、品牌打造多元合作平台。强化数字赋能,建设10处直播基地,推动各类文化产业,布局大型电商平台,实现全平台销售。新开发“曹县汉服”APP,打通研发设计、生产、版权交易等壁垒,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目前,曹县已成为“全国原创汉服产业集群”。

曹县汉服作为新生儿在国人眼中名声大噪,然而传统产业焕发的活力也不甘落后。

与曹县汉服不同,不被人熟知的是,曹县是全国唯一的木制品跨境电商产业带,已形成千亿级林木加工产业集群。曹县被称为“中国柳编之乡”,曹县柳编工艺品品种有3万多个,年生产量达8000万件,产品远销欧美、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让“山东手造”走出了国际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东雅尚名品家居有限公司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曹县柳编编织技艺”的传承单位,主要依托国家级非遗项目传统草柳编制作技艺,把柳条掐头去尾浸泡,依据模具形状编制整形修剪,用颜料蒸煮上色,短短时间,就制作成了大家喜闻乐见的草柳编产品,畅销海内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曹县人的记忆中,草柳编技能遍布千家万户,编框放活一度成为留守家庭妇女的主要收入来源,虽是一门老手艺,却成为了群众富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成为了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柳编材料逐渐被水草、玻璃、塑料等新型材质所代替,也衍生出了更多品类的产品,进一步扩大了产业规模,虽换料却未脱本,草柳编技艺已经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模式,真正做到了小手艺催生大产业,大产业带来大市场。

以惠民为目标,让文化拓宽振兴之路

乡村振兴、文化为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文化为群众所接受和喜闻乐见,便是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硬支撑”。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就要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曹县县委、县政府系统谋划、高位推动、协同发力,成立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专班、制发工作方案,一体推进铸魂强农、文化惠民、文化“两创”、文明实践等重点工作,乡村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社会文明风尚向上向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文化下乡”到“文化在乡”,从“送文化”到“种文化”,近年来,曹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书记宣讲团、志愿服务宣讲团、红色宣讲团等10支宣讲队伍作用,持续打造“理润曹县”理论宣讲品牌,将宣讲搬到社区村庄、田间地头,让党的理论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深入村居开展宣讲6000余场次,受众群体达100余万人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构筑县、镇、村三级文明实践活动阵地体系,打造“一元剧场”“慧育荷”“e裳讲堂”“护学岗”等20多个文明实践品牌项目;建成覆盖县、镇、村三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举办“我们的节日”、孝善敬老饺子宴、黄河大集、“戏曲票友大奖赛”“消夏文艺晚会”、农民丰收节等“两节四集四赛”系列活动3000多场,每年免费送文化下乡100场、送戏下乡800多场、送电影下乡近万场、“一元剧场”演出100多场,惠及群众100多万人次,广大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极大丰富。此外,充分发挥文明村镇、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评选身边好人,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全国文明村镇2个,省级文明村镇47个,“中国好人”8人,“山东好人”61人,省市级道德模范及提名奖40人,在全社会形成了崇德向善的浓厚社会氛围。

良好的文化氛围,完善的文化服务供给,如今,曹县乡村风清气正,邻里更加和谐,乡风更加淳朴,和美乡村建设如火如荼,村级事业蓬勃发展。

以文铸魂、以文兴业、以文富民,在现代化的“肌体”中,曹县文“学”正当其时、未来可期。

来源: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