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网讯 记者彭亚蕾 “或许是命中注定的缘分,我与非遗相互感应,多重联系在一起”。面对镜头,刘颖欣对记者说道。

2021年作为工业和策展双重设计师的刘颖欣有幸成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下文简称“非遗馆”)的主要策展设计人之一。2022年作为中级茶艺师的刘颖欣,喜闻中国国家级非遗项目茶艺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目录,成为世界级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4年,看着非遗馆隆重开馆仪式,作为广东人之一的刘颖欣,心中情感激动。

回忆当年,她说道:“项目初期,自信地认为,自己作为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对广东非遗已有足够的了解。然而,随着工作的深入,才发现需要学习的部分还有很多。所以尽管从小耳濡目染,但在浩如烟海广东非遗前有如冰山一角。与一般考古类博物馆不一样的是非遗馆展示的传承人是活的,其承载的也是生活。在参与进非遗馆的策展设计工作后,心怀敬畏,持续学习和理解。而越是了解,越能感受到自己的非遗于自己生活之间千重的关联。尤其在国家提出‘文脉’这一概念后,我发现自己真的可以更深刻体会到文化脉搏的跳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非遗馆内,记者见到许多关于刘颖欣策展设计的印记。她告诉记者,“为了让观众能更深刻体会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保护理念,先后提出了数十个创新的策展策划及展项设计方案。在整馆的设计策划时,不仅仅关注展品本身,还要结合建筑内外部肌理,使展品与展馆内外的景色达成和谐共生、相辅相成的关系,实现大型地标文化建筑的“内外视觉双循环”。如二楼的展厅“山海之间”内,有自己引以为傲的龙舟展品:龙舟下方是以地砖仿制的波光粼粼的“江水”,后方彩灯打造出景深;龙舟侧方的大屏幕上播出广东人“扒龙船”的影像记录场景,而大屏幕下的玻璃窗外正是珠江现实景观。如此,展馆内的龙舟仿佛被时节赋予了生命,鲜活地参与到观者的日常生活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设计过程中,刘颖欣也曾面临不少挑战。她告诉记者,“想过以天幕与龙舟相衬,但这一创想与其他展品有所重合。回归本初想法,从原点出发,置身于非遗生态,精雕细琢而后出成品。”正是这种对细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受到其他非遗传承人感动和激活。也正因如此才有了非遗馆一系列精彩的呈现效果。

在龙舟以外,刘颖欣设计师的策展构想还有很多。粤剧化妆间,粤剧舞台,民间传说多层画板场景……这些展项分布在非遗馆内各处,充分融入观者们的欣赏体验。她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设计方案,为广东的非遗注入了新的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出初步的构想后,交由专家组提点讲解相关非遗知识、打磨,精进,再由专家组层层会审,通过,最终能把一个构思变成现实——这种感觉很美好。”刘颖欣对行业的热爱溢于言表“可能很多年以后,不一定所有人都知道非遗馆里有我作品,但我付出过心血汗水的作品被保留下来,能向观者展现出非遗的魅力,这本身就是一种意义。”

在这条路上,还有许多同样心怀热爱、满腔热血的伙伴一同前行,为非遗的传承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结束非遗馆项目的工作后,刘颖欣设计师还将在文博乃至整个策展行业继续钻研精进,用她的专业知识和热情,为保护和传承非遗所在的文博、科技馆领域做出贡献。

刘颖欣的故事,是非遗与现代策展设计相结合的生动案例。她用自己的方式,让非遗在当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同时也激励着更多的人参与到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