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民办实事,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南方都市报联合广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推出《民呼我应·共建美好广州》栏目,精准聚焦百姓关切和民生实事,扎扎实实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本期报道关注广州市增城区凤凰城-翡翠绿洲片区内涝治理的故事。

民呼

当地居民出行必经环岛是水浸重灾区

“以前每逢降雨就会出现很深积水,城里的车出不来,城外的车进不去。”家住增城区凤凰城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在2021年之前,凤凰城“大雨大浸、小雨小浸”的现象时有发生,当地居民受到严重困扰。李女士还提到,印象最为深刻的是2020年5月的暴雨期间,小区积水深度甚至超过了1米,出行受阻。

记者进一步查阅发现,2020年5月22日,广州市普降特大暴雨,增城区新塘、永宁等南部片区出现洪涝灾害,区域内村社、大型小区、重要工厂、市政道路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其中,凤凰城小区、翡翠绿洲小区、福耀玻璃工厂、部分市政道路等地段受淹深度约0.8至3米,水浸内涝时长约2到4个小时。

增城区水务建设管理所工程师刘海彪告诉记者,凤凰城-翡翠绿洲片区位于温涌流域,此前因流域水系复杂和地势低洼,每逢暴雨便出现大面积水浸现象。

而当地住宅小区居民出行必经的凤凰城1号环岛,更是成为水浸重灾区,“这里之前不管是下大雨、小雨,积水都很严重。”刘海彪介绍,凤凰城1号环岛是温涌流域内典型的易涝点。由于1号环岛地处凤凰城大道低洼点,2号至4号环岛的积水也都流排于此,所以当降雨量很大的时候,积水水位甚至会高过一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州市增城区凤凰城1号环岛。通讯员供图

我应

新建广州目前最大规模的地下调蓄池,开展流域治理

为了破解水浸街难题,2020年10月,增城区启动温涌流域凤凰城-翡翠绿洲片区防洪排涝综合整治工程。记者了解到,该项工程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今年底前将全面完工。

刘海彪向记者介绍,凤凰城1号环岛是整治工程的核心突破口。工程团队通过建设地下调蓄池、拓宽河道、增设泵站等多项措施,破解了环岛内涝问题,进一步提升了片区的防洪排涝能力。其中,在环岛周边新建2万m³地下调蓄池正是该整治工程的一大亮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下调蓄池。

记者走访现场发现,凤凰城1号环岛附近开放有一个游泳池,两侧各建有一个约50m³的进水口,旁边安置有智能监测设备,当积水水位涨至相应标准点,便会启动排水功能,将积水引排进泳池底下的调蓄池内。而该调蓄池也是广州目前最大规模的地下调蓄池。

走进地下调蓄池,记者看到整个空间分为两个分区,第一分区接收南侧进水口,共有四条环道。第二分区接收北侧进水口,共有三条环道,作为第一分区的备用而接续调蓄。

刘海彪进一步介绍,工程团队在环岛周边铺设了一圈集水沟,当雨势很大时,集水沟里的雨水便会通过连通管而自动排入地下调蓄池,有效缓解突遇短时强降雨的排水压力,“今年上半年,连续多场强降雨期间,环岛周边约15公顷区域的积水就直接排入地下调蓄池,避免了内涝的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凤凰城1号环岛周边铺设的集水沟。

另外,记者还观察到,地下调蓄池内特别安置有雨水泵和污水泵。其中,污水泵可以将流入调蓄池的污水、泥浆抽排进污水管,同步兼顾雨污分流处理,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工程团队还特别针对温涌流域创建了智能预警监测平台。记者了解到,该平台每15分钟更新一次监测数据。工作人员可在后台实时查看各点位水量情况,包括实时数据和历史记录,从而进一步分析接下来的涨水情况,并对应展开调度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智能预警监测平台。

难题:整治片区所处流域极易发生内涝

破题:以排涝分区为单元开展流域治理

刘海彪还向记者介绍道,温涌流域北高南低,上游为山区性河流,坡降大,上游来水量大且急,下游地势平坦,为感潮河网区,易受潮位顶托排水不畅,是广州增城一种典型的“山区+感潮”复合型流域,极易发生内涝。

“对于这样的困境,我们转变了思路,从通常针对单个河沟的治理,转而以排涝分区为单元开展流域治理”。刘海彪告诉记者,整个流域治理,共有11个子项目,施工点多达20余个,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整治。

首先,在埔安河上游增设了一个调蓄量达12万m³的调蓄区,并同时对灿禾田水库、白鹤争虾水库、陈家林水库、牧场坑水库等四座水库进行挖潜改造,提升调蓄能力至42.6万m³,以蓄滞洪水,减轻下游过洪压力。

其次,重点对河道沿线及关键瓶颈卡口进行疏通,扩建凤凰水东支流广园路箱涵,同步新增凤凰水西支流箱涵、穿广深铁路箱涵以及广深高速桥下箱涵。与此同时,疏通凤凰水东西支流现有箱涵、铁路北侧排洪渠、南侧排水沟,并扩建埔安河翡翠绿洲段出口箱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埔安河翡翠绿洲段。

除此之外,将原本宽度为16米的水南支涌拓宽至25米,增强其分水能力,温涌、水南支涌出口还设立了闸站,设计排涝流量达到了120+80m³/s,进一步增强了排水能力。同时,充分利用南安村现有鱼塘资源,新建了南安村泵站、新墩村泵站以及水系连通管,利用泵站提升片区排涝能力。

实效

地下调蓄池启用6次,有效缓解了1号环岛内涝

记者从增城区水务局获悉,整治工程开工三年多来,该片区共计发生15场约2~10年标准的暴雨和2次天文大潮,地下调蓄池启用6次,有效缓解了凤凰城1号环岛的内涝。同时,埔安河翡翠绿洲浅水湾小区自整治后也未发生过洪涝灾害。

另外,温涌闸站遭遇2次天文大潮,2022年6月15日的潮位更是超出100年设计标准,水闸均有效抵御了潮水倒灌。而泵站自去年装机调试完成后,今年已启用两次,排涝效能明显。

经验

“治理内涝的关键突破口,就是打通河涌卡口”

“和团队一起摸索了三年多,我认为治理内涝的关键突破口,就是打通河涌卡口。”刘海彪解释道,河道过窄可能会导致过流不够,从而影响了内涝治理的最终成效。根据具体情况对河涌卡口进行拓宽疏通,则会明显增进排涝效率。

其次,针对局部内涝点的整治,可以尝试建设小型调蓄池以应对降雨峰期。而如果没有条件建设调蓄池,也可以在相应的点位设立泵站,将积水集中抽排到河道。

刘海彪还谈到,以往,考虑到灌溉等因素,大多数水库设置有一个“既定水位”,当水量降至该水位就不再外排。而结合凤凰城-翡翠绿洲片区的整治实效来看,“既定水位”正是有效缓解内涝的关键因素。“在下雨前,我们都会把水库排空,这样一来,在下雨的时候就可以接续蓄水,在缓解内涝的同时,也避免对下游造成洪水内涝的情况,而这也是我们意外探索出的治涝创新思路。”

统筹:李欣 冯芸清

执行统筹:廖艳萍 董晓妍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张德威 实习生邓晓桐